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滚 → 滚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翻滚(翻滾)  拼音:fān gǔn
滚动、转动。如:「球顺著白线翻滚到界外去了。」《孽海花》第三三回:「忽见崖顶上,彷佛天河决了口倒下的洪涛里,翻滚著两个赤条条的孩子。」
《國語辭典》:翻滚滚(翻滾滾)  拼音:fān gǔn gǔn
形容上下滚动。元。武汉臣《老生儿》第二折:「那龙喷浪,翻滚滚的长江也经过有二百遭,我提起来魄散魂消。」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风习习杏花村,粉墙乱落胭脂片,翻滚滚玉阑干,扇粉翅飞倦采香蝶。」
分類:滚动戏曲
《國語辭典》:翻覆  拼音:fān fù
1.倾倒、翻转。如:「他酒后驾车,转弯时一不留意,车子翻覆,人也受了重伤。」
2.反覆,变易无常。唐。王维 酌酒与裴迪诗:「酌酒与君君自宽,人情翻覆似波澜。」
《國語辭典》:翻腾(翻騰)  拼音:fān téng
1.上下滚翻,翻动。如:「许多问题在他脑中翻腾,使他澈夜未眠。」
2.翻乱原来的顺序。比喻旧事重提。《红楼梦》第五五回:「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子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
3.辗转反侧。形容睡不著觉。《红楼梦》第四八回:「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
4.变化翻新,推陈出新。宋。魏了翁〈贺新郎。旧日重阳日〉词:「造物翻腾新机杼,不踏诗人陈迹。」元。张养浩〈一枝花。用尽我套。梁州曲〉:「恨不的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也作「番腾」。
《漢語大詞典》:磨旋
盘旋;翻滚。 叶紫 《丰收》二:“他就把这句话不住地在自己的脑际里打磨旋。” 叶紫 《夜哨线》:“妇人、老头子和孩子们大半都不肯走动,哭闹喧天的,赖在地下打着磨旋儿。”
分類:盘旋翻滚
《漢語大詞典》:滚沸
翻滚;沸腾。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 周大勇 和战士们一样,滚沸的血在全身冲激。” 端木蕻良 《可塑性的》:“带着叫号,带着滚沸的尘烟,使他更觉烦躁。”
分類:翻滚沸腾
《漢語大詞典》:翻搅(翻攪)
(1).胡乱翻动。 鲁迅 《而已集·再谈香港》:“他只将箱子的内容倒出,翻搅一通。”
(2).犹翻滚。 袁鹰 《保卫红领巾》:“我听到这故事,正当天上黑云翻搅。”
《漢語大詞典》:翻涌
翻滚。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南风飘起,水为逆流,飜涌二百餘里。”
分類:翻涌翻滚
《國語辭典》:滚翻(滾翻)  拼音:gǔn fān
1.翻滚、打滚。如:「那个小孩子在地上滚翻,把衣服都弄脏了。」
2.一种体操动作。在地板或垫上,全身向前或向后翻转的动作,如前滚翻。
《漢語大詞典》:冁衮(囅衮)
犹翻滚。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胶黐取虎:“数夕来,每有一虎至麦场软藳閒,囅衮取快,移时而去。”
分類:翻滚
《國語辭典》:衮衮(袞袞)  拼音:gǔn gǔn
1.众多。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2.谈话滔滔不绝的样子。《晋书。卷四三。王戎传》:「张华善说史汉,裴頠论前言往行,衮衮可听。」《新唐书。卷一○○。封伦传》:「论天下事,衮衮不倦。」
3.波浪翻涌的样子。唐。杜甫 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也作「混混」、「滚滚」。
《國語辭典》:衮衣(袞衣)  拼音:gǔn yī
古代礼服,指龙衣。《诗经。豳风。九罭》:「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國語辭典》:云涛(雲濤)  拼音:yún táo
波涛。唐。韩愈 贞女峡诗:「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
《漢語大詞典》:翻雪
(1).宋书·符瑞志下:“ 大明 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 谢庄 下殿,雪集衣。还白,上以为瑞。於是公卿并作花雪诗。”后因用为典实。 唐 李商隐 《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诗:“ 谢郎 衣袖初翻雪, 荀令 熏炉更换香。”
(2).形容白浪翻滚。 唐 元稹 《送致用》诗:“遥看逆浪愁翻雪,渐失征帆错认云。”
(3).泛出白色。 明 王九思 《四时怨》曲:“醉醒锦袖笼香晚,茗甌翻雪小房櫳。”
《漢語大詞典》:回云(迴雲)
翻滚的云;行云。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五七:“惊风振四野,迴云荫堂隅。”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三:“迴云随舞曲,流水逐歌筵。” 唐 钱起 《晚次宿预馆》诗:“迴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
分類:翻滚行云
《漢語大詞典》:腾凌(騰凌)
(1).亦作“ 腾陵 ”。腾跃。尉缭子·兵谈:“人人无不腾陵张胆,絶乎疑虑,堂堂决而去。” 唐 颜真卿 《赠裴将军》诗:“战马若龙虎,腾凌何壮哉!” 唐 钱起 《巨鱼纵大壑》诗:“巨鱼纵大壑,遂性似乘时,奋跃风生鬣,腾凌浪鼓鰭。”
(2).水波上涌,翻滚。 唐 元稹 《遭风二十韵》:“腾凌岂但河宫溢,坱轧浑忧地轴摧。” 宋 司马光 《从始平公城西大阅》诗:“ 汾水 腾凌金鼓震,西山宛转斾旌迴。”
(3).上升貌。 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传呼贺拜声相连,杀气腾凌阴满川。”
(4).指腾空而上。 宋 范仲淹 《和运使舍人观潮》:“腾凌大鯤化,浩荡六鼇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