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26,分6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
翠微
翡翠
苍翠
翠袖
空翠
翠华
紫翠
翠羽
翠竹
翠屏
山翠
翠盖
翠色
积翠
翠壁
《國語辭典》:翠微  拼音:cuì wéi
1.山旁弯曲不平的地方。唐。白居易 香山避暑二绝诗二首之二:「纱巾草履竹疏衣,晚下香山蹋翠微。」
2.淡青色的山岚。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三:「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國語辭典》:翡翠  拼音:fěi cuì
1.动物名。一种鸟。鸟纲佛法僧目。与鱼狗同类,稍大,全体羽毛带赤褐色,惟臀部中央与上尾间有白纹一条,又杂以青色斑纹,羽毛可作装饰品。
2.硬玉中含铬而呈翠绿色者。主要成分为钠铝矽酸盐,属单斜晶系,光泽如脂,半透明,可作珍贵饰品。也称为「翠玉」。
《國語辭典》:苍翠(蒼翠)  拼音:cāng cuì
深绿色。唐。王维 辋川閒居赠裴秀才迪诗:「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分類:苍翠青绿
《漢語大詞典》:翠袖
(1).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 唐 杜甫 《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宋 苏轼 《王晋叔所藏画跋尾·芍药》诗:“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 清 龚自珍 《菩萨鬘》词:“无言垂翠袖,粉蝶窥人瘦。”
(2).指女子。 宋 辛弃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明 何景明 《明妃引》:“琵琶马上再三弹,翠袖朝啼关塞寒。”
《漢語大詞典》:空翠
(1).指绿色的草木。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白岸亭》诗:“空翠难强名,渔钓易为曲。”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岑参》:“满陂空翠,净无纤尘,鸥凫散乱,管弦齐奏,四处都在唱歌。”
(2).指绿叶。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清 陈维嵩 《齐天乐·暮春风雨》词:“小楼昨夜东风到,吹落满园空翠。”
(3).指青色的潮湿的雾气。 唐 王维 《山中》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宋 范成大 《浪淘沙》词:“空翠湿征鞍,马首千山。” 郁达夫 《题画》诗之四:“贪坐溪亭晚未归,四山空翠欲沾衣。”
(4).指碧空,苍天。 唐 白居易 《大水》诗:“苍茫生海色,渺漫连空翠。”
(5).指清澈的泉水。 清 魏源 《四明山中峡诗》之二:“山深云液积,尽化流泉清。家家吸空翠,妇孺皆聪明。”
《國語辭典》:翠华(翠華)  拼音:cuì huá
1.用翠羽所作的旗饰,为古代天子出行时所用。《文选。张衡。蜀都赋》:「望翠华兮葳蕤,建太常兮裶裶。」唐。白居易〈长恨歌〉:「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馀里。」
2.喻指皇帝。唐。杜甫〈北征〉诗:「都人望翠华,佳气向金阙。」唐。白居易〈新乐府。骊宫高〉:「翠华不来岁月久,墙有衣兮瓦有松。」
《骈字类编》:紫翠
唐 王翰 古娥眉怨 琳琅禁闼遥相忆,紫翠岩房昼不开。
唐 唐彦谦 高平九日 云净南山紫翠浮,凭陵绝顶望悠悠。
宋 欧阳修 毬场看山 为爱南山紫翠峰,偶来仍值雪初融。
宋 曾巩 甘露寺多景楼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國語辭典》:翠羽  拼音:cuì yǔ
1.翠鸟的羽毛,青绿色而有光泽。
2.比喻眉色。后遂用以指女子的眉。宋。秦醇《谭意哥传》:「对景感时情绪乱,这密意,翠羽空传。」
《國語辭典》:翠竹  拼音:cuì zhú
碧绿的竹子。唐。张继 游灵岩诗:「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精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分類:绿竹
《漢語大詞典》:翠屏
(1).绿色屏风。 南朝 梁 江淹 《丽色赋》:“紫帷鉿匝,翠屏环合。” 后蜀 鹿虔扆 《思越人》词:“翠屏欹,银烛背,漏残清夜迢迢。”
(2).借指青翠的竹丛。 宋 梅尧臣 《县署丛竹》诗:“寒生緑罇上,影入翠屏中。”
(3).形容峰峦排列的绿色山岩。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践莓苔之滑石,搏壁立之翠屏。” 李善 注:“翠屏,石桥之上石壁之名也。” 李周翰 注:“有石屏风如壁立,横絶桥上。” 唐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诗:“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明 张居正 《和真一王孙八岭山韵》:“仙城杳靄何因见,悵望青霄耸翠屏。” 清 汪中 《甘露寺》诗:“中流砰訇两山动,翠屏金碧当空开。”
《漢語大詞典》:山翠
翠绿的山色。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水光悬荡壁,山翠下添流。” 唐 王维 《华子冈》诗:“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宋 欧阳修 《逸老亭》诗:“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清 厉鹗 《永兴寺二雪堂晓起看绿萼梅》诗:“是时春空霽,山翠争便娟。”
分類:翠绿山色
《國語辭典》:翠盖(翠蓋)  拼音:cuì gài
1.用翠鸟羽毛装饰的车盖。汉。辛延年〈羽林郎〉诗:「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唐。李白〈东武吟〉:「乘舆拥翠盖,扈从金城东。」
2.形容枝叶茂密。金。元好问 后湾别业诗:「童童翠盖桑初合,滟滟苍波麦已匀。」
《骈字类编》:翠色
唐 李白 夕霁杜陵登楼寄韦繇 清晖映竹日,翠色明云松。
唐 皇甫冉 曾东游以诗寄之 嵯峨天姥峰,翠色春更碧。
唐 韦纾 赋得风动万年枝 参差摇翠色,绮靡舞晴空。
唐 史俊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 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
南北朝 费昶 采菱曲 玉面不关妆,双眉本翠色。
唐 姚合 杨柳枝词五首 其二 叶叶如眉翠色浓,黄莺偏恋语从容。
唐 刘沧 宿题金山寺 一点青山翠色危,云岩不掩与星期。
分类:翠色
《漢語大詞典》:积翠(積翠)
(1).翠色重迭。形容草木繁茂。《文选·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攒素既森蔼,积翠亦葱芊。” 张铣 注:“松柏重布,故云积翠。”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中天积翠玉臺遥,上帝高居絳节朝。” 宋 范成大 《谒南岳》诗:“浓嵐忽飘荡,积翠浮云端。” 清 金农 《宿焦山》诗:“縹緲松寥山,积翠下无路。”
(2).指青山。 唐 黄滔 《融结为河岳赋》:“吾欲炭鞴阴阳,鑪燃天地,鼓将邐迤之濬谷,写破连延之积翠。”
(3).指春季。 唐 刘长卿 《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诗:“积翠下 京口 ,归潮落山根。”
《骈字类编》:翠壁
唐 邵升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沁园佳丽夺蓬瀛,翠壁红泉绕上京。
唐 杜甫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唐 鲍溶 途中旅思二首 其一 峨峨西天岳,锦绣明翠壁。
唐 张乔 青鸟泉 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
唐 皮日休 太湖诗 其八 缥缈峰 翠壁内有室,叩之虚䃔䃧。
唐 徐铉 送孟宾于员外还新淦 题诗翠壁称逋客,采药春畦狎老农。
宋 苏轼 自清平镇游楼观、五郡、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 仙游潭五首·潭 其五 翠壁下无路,何年雷雨穿。
宋 陈与义 岸帻 乱云交翠壁,细雨湿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