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8,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丽质
瑶簪
多娇
玉奴
双文
红裳
燕婉
娇娥
丽色
娇娃
妖冶
玉儿
娅姹
殊色
粲者
《國語辭典》:丽质(麗質)  拼音:lì zhí
1.资质佳美。也指品貌。三国魏。文帝〈与钟大理书〉:「谨奉赋一篇,以赞扬丽质。」唐。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2.指美人。南朝梁。简文帝 妾薄命篇十韵:「名都多丽质,本自恃容姿;荡子行未至,秋胡无定期。」
《漢語大詞典》:瑶簪
(1).玉簪。 唐 杜牧 《黄州准赦祭百神文》:“瑶簪绣裾,千万侍女。酬以觥斝,助之歌舞。” 元 王沂 《古宫人怨》诗:“粧成陪玉輦,舞罢坠瑶簪。” 清 汤春生 《夏闰晚景琐说》:“入傍妆臺,对芙蓉镜,卸鬢边双凤,重綰云髻,插瑶簪,堆茉莉。”
(2).借指美女。 明 张凤翼 《灌园记·法章闻变》:“想往日凤楼鹤禁,列两行寳珥瑶簪。”
(3).比喻高而尖的山峰。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岩洞:“ 桂 之千峯,皆帝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簪,森列无际。”一本作“ 瑶篸 ”。
《國語辭典》:多娇(多嬌)  拼音:duō jiāo
1.形容女子姿态娇媚。唐。元稹《莺莺传》:「无力慵移腕,多娇爱敛躬。」《金瓶梅》第八九回:「你正青春,奴又多娇。」
2.代称所爱恋的女子。《董西厢》卷五:「欲把莺莺今夜约,殷勤把红娘告:『休推托,专专付与多娇。』」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二折:「愁闷杀小生,烦恼杀幼子,冻饿杀多娇。」
分類:美女女子
《漢語大詞典》:玉奴
(1). 南朝 齐 东昏侯 妃 潘氏 ,小名 玉儿 ,诗词中多称“玉奴”。 宋 苏轼 《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之四:“月地雪堦漫一樽, 玉奴 终不负 东昏 。” 宋 周紫芝 《浣溪沙》词:“无限春情不肯休,江梅未动使人愁, 东昏 覰得 玉奴 羞。”
(2). 唐玄宗 妃 杨太真 小名。 唐 郑嵎 《津阳门》诗:“ 玉奴 琵琶龙香拨,倚歌促酒声娇悲。”自注:“ 玉奴 乃 太真 小字。” 宋 杨万里 《和祝汝玉作举子语之句》:“ 玉奴 何必减 花奴 ,省识春风作画图。”茶香室丛钞·玉奴引 明 邝露 赤雅云:“ 杨妃 井在 容州 云凌里 。妃姓 杨 名 玉奴 ,别字 玉环 ,号 太真 。”
(3).泛指美女。 宋 苏轼 《四时词》:“起来呵手画双鸦,醉脸轻匀衬眼霞。真态香生谁画得?玉奴纤手嗅梅花。” 元 萨都剌 《送友人之金陵》诗:“楼中子弟皆年少,玉奴行酒吹鸞笙。” 明 陶宗仪 《念奴娇·九日有感次韵》词:“呼酒谩拨清愁,玉奴频劝,两脸添春色。”
(4).指梅花。 宋 吴文英 《天香·腊梅》词:“岭上寒多,溪头月冷,北枝瘦、南枝小。玉奴有姊,先占立、墙阴春早。初试宫黄淡薄,偷分 寿阳 纤巧。” 宋 王沂孙 《花犯·苔梅》词:“ 罗浮 梦,半蟾挂晓,幺凤冷,山中乍起。又唤取、玉奴归去,餘香空翠被。”
《漢語大詞典》:双文(雙文)
(1). 宋 钱惟演 《苦热》诗:“赫日烘霞鬪晓光,双文桃簟碧牙牀。” 明 梅鼎祚 《昆仑奴》第一折:“腰悬着百鍊鎚,胸挂着双文镜。” 清 陈维嵩 《水调歌头·咏美人秋千》词:“百丈同心綵索,一寸双文画板,风颭绣旗开。”
(2).指骈体文。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八:“闭门三日了何事?题图祝寿諛人诗。双文单笔记序偈,笔秃幸趁酒熟时。”
(3).指 唐 传奇小说人物 崔莺莺 。 唐 元稹 《杂忆》诗之一:“忆得 双文 通内里,玉櫳深处暗闻香。”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僕家有 微之 作《元氏古艳诗》百餘篇,中有《春词》二首……其诗中多言 双文 ,意谓二鶯字为 双文 也。”红楼梦第三五回:“ 双文 虽然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我 黛玉 之薄命,一併连孀母弱弟俱无。”
(4).借指美女。 明 高启 《和逊庵效香奁体》:“重寻未省 双文 去,只道羞郎不出来。”参见“ 崔鶯鶯 ”。
《國語辭典》:崔莺莺(崔鶯鶯)  拼音:cuī yīng yīng
唐元稹《莺莺传》中的女子,字双文。有绝色,工文词。贞元年间,崔女从母郑氏过河中府之普救寺,巧遇张生,遂相慕恋。宋元以来所演《西厢记》故事皆本于此。
《漢語大詞典》:红裳(紅裳)
(1).红色衣裳。《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酒至半酣,一红裳女子满斟大觥,送与十八姨。”
(2).借指美女。 宋 朱熹 《春谷》诗:“红裳似欲留人醉,锦障何妨为客开。”
《國語辭典》:燕婉  拼音:yàn wǎn
1.安详温顺。《诗经。邶风。新台》:「燕婉之求,遽篨不鲜。」
2.夫妇恩爱欢好。汉。苏武〈诗四首〉之二:「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唐。白居易〈新乐府。母别子〉:「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漢語大詞典》:嬿婉
(1).美好貌。 南朝 梁 沈约 《丽人赋》:“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价,思尚衣巾。”
(2).也借指美女。 汉 张衡 《西京赋》:“捐衰色,从嬿婉。” 宋 苏轼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之一:“吾闻 东山 傅,置酒携嬿婉。”
(3).欢好;和美。文选·苏武〈诗〉之三:“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吕向 注:“嬿婉,欢好貌。”文选·刘琨〈答卢谌诗〉:“郁穆旧姻,嬿婉新婚。” 吕延济 注:“郁穆,嬿婉,和美貌。” 明 沈鲸《双珠记·吉筵叙故》:“ 秦 晋 同休,成两姓绸繆之好; 朱 陈 媲美,缔百年嬿婉之欢。”
《國語辭典》:娇娥(嬌娥)  拼音:jiāo é
美人、美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绣户珠帘,时露娇娥半面。」
《漢語大詞典》:丽色(麗色)
(1).美丽的颜色。 南朝 齐 张融 《海赋》:“笼丽色以拂烟,镜悬暉以照雪。”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璧日扬精,景云丽色。”
(2).美丽的容貌。 南朝 梁 沈约 《白紵词》:“寒闺昼寝罗幌垂,婉容丽色心相知。” 宋 庞元英 《谈薮》:“俄时,小画舫傍湖而来,二美人径出登岸,靚粧丽色,王公家不过也。”
(3).指美人。 宋 张先 《玉树后庭花》词:“新声丽色千人,歌《后庭》清妙。” 清 葆光子 《物妖志·杂类·孤山女妖》:“遥见三女郎,自树影中来,一著冠,年稍长,其二,则綰肉髻,垂鬟如鸦,皆丽色也。”
《國語辭典》:娇娃(嬌娃)  拼音:jiāo wá
1.美女。《元曲选。鸳鸯被。第二折》:「可怜我这没照觑的娇娃,早諕的来手儿脚儿软剌答。」《歧路灯》第四九回:「谭绍闻因前日跟著夏鼎赶那一次会,也新学会物色娇娃。」
2.小孩。如:「他第一次坐飞机时,还是个吃奶的娇娃。」
《國語辭典》:妖冶  拼音:yāo yě
1.形容女子艳丽,而举止有欠端庄。《易经。系辞上》唐。孔颖达。正义:「女子妖冶其容,身不精悫,是教诲淫者,使来淫己也。」
2.美好。《文选。陆机。文赋》:「或奔放以谐合,务嘈囋而妖冶。」
《漢語大詞典》:玉儿(玉兒)
(1).人名。 南齐 东昏侯 潘淑妃 之小字。 东昏侯 败,同死。 唐 陆龟蒙 小名录:“ 东昏侯 潘淑妃 小字 玉儿 。”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行次野梅次韵》:“ 梁 殿得非 萧帝 瑞, 齐 宫应是 玉儿 媒。” 清 唐孙华 《登灵岩有怀馆娃宫遗事》诗:“ 玉儿 犹殉亡 齐 节, 西子 寧为卖国人。”
(2).人名。 后魏 元树 之爱姬 朱玉儿 。 唐 刘禹锡 《和西川李尚书伤韦令孔雀及薛涛之什》诗:“ 玉儿 已逐金环葬,翠羽先随秋草萎。”自注:“ 后魏 元树 ……北归,爱姬 朱玉儿 脱金指环为赠。”
(3).泛指美人。 宋 毛滂 《蝶恋花·戊寅秋寒秀亭观梅》词:“唤起玉儿娇睡觉,半山残月南枝晓。” 宋 石孝友 《如梦令》词:“秋气著人衣,斗帐玉儿生晕。”
《漢語大詞典》:娅姹(婭姹)
(1).形容娇娆多姿。 唐 张鷟 游仙窟:“然后逶迤廻面,婭姹向前。” 宋 陆游 《春愁曲》:“ 蜀 姬双鬟婭姹娇,醉看恐是海棠妖。” 元 陈基 《次韵钱伯行白芙蓉》:“婭姹最怜无语处,风流全在半开时。” 清 陈履平 《花下独酌》诗:“花枝婭姹摇春风,纷纷蜂蝶争繁丛。”
(2).借指美女。 宋 欧阳修 《答梅圣俞莫登楼》:“婭姹扶栏车两头,髧髦垂鬟娇未羞。”
(3).象声词。 宋 王安石 《黄鹂》诗:“婭姹不知缘底事,背人飞过北山前。” 宋 陆游 《晨起》:“喔咿鷄失旦,婭姹鸟鸣春。” 清 龚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蹉跎乎公,公今言愁愁无终,公无哀吟婭姹声沉空。”
《漢語大詞典》:殊色
(1).特别美丽的色彩。 汉 应玚 《鹦鹉赋》:“何翩翩之丽鸟,表众艷之殊色。”
(2).绝色。指女子特别美丽的姿色。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女有殊色,所乘骏马极佳。”明史·黄龙传:“ 世魁 本市侩,其女有殊色,为 毛文龙 小妻。”
(3).借指美女。 唐 李朝威 《柳毅传》:“见有妇人,牧羊於道畔。 毅 怪视之,乃殊色也。”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序》:“ 珠市 者,间有殊色。”
(4).不同的颜色。《淮南子·人间训》:“铅之与丹,异类殊色。” 清 陈确 《答查石文书》:“夫白之与黑,灿然其殊色矣。”
《國語辭典》:粲者  拼音:càn zhě
丈夫称妻妾之词。语出《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粲者。」今用为美女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