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熊罴(熊羆)  拼音:xióng pí
1.熊和罴。《书经。禹贡》:「熊罴狐狸,织皮。」唐。柳宗元〈钴鉧潭西小邱记〉:「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2.比喻勇士或军队。唐。杨烱〈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胜残去杀,上凭宗庙之威;禁暴戢奸,下藉熊罴之用。」
3.比喻辅君的贤臣。唐。杜甫〈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燕王买骏骨,渭老得熊罴。」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舟楫商岩命,熊罴渭水占。」
《漢語大詞典》:罴虎(羆虎)
喻勇士。《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梁程虔墓志》:“駈率六戎,镇翼羆虎。” 元 陈基 《发吴门》诗:“顾余麋鹿姿,辱参羆虎羣。”
分類:勇士
《骈字类编》:虎罴(虎罴)
史记周本纪见豺离下非又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 螭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于是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
《國語辭典》:非罴(非羆)  拼音:fēi pí
比喻能够扶持国政的贤臣。《六韬。卷一。文韬。文师》:「文王将田,史编布卜曰:『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郦,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遗汝师,以之佐昌,施及三王。』」宋。杨万里 读罪己诏诗之一:「莫读轮台诏,令人泪点垂。天乎容此虏,帝者渴非罴。」
分類:周文王
《國語辭典》:非熊  拼音:fēi xióng
比喻扶持国政的贤臣。唐。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诗:「出游逢牧马,罢猎见非熊。」唐。元稹 有鸟二十章诗之一七:「文王长在苑中猎,何日非熊休卖屠。」
《漢語大詞典》:黄罴(黄羆)
黄色的罴。《诗·大雅·韩奕》:“献其貔皮,赤豹黄羆。”尔雅·释兽“羆如熊,黄白文” 邢昺 疏引 三国 吴 陆玑 曰:“羆有黄羆,有赤羆。”
《漢語大詞典》:梦熊罴(夢熊羆)
同“ 梦熊 ”。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诗:“又説当产子,产子知何时?贤者宜有后,固当梦熊羆。”
《国语辞典》:梦罴(梦罴)  拼音:mèng pí
语本《诗经。小雅。斯干》:「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梦见罴。古代认为是生男孩的预兆。《幼学琼林。卷二。老幼寿诞类》:「梦熊梦罴,男子之兆。」
《漢語大詞典》:罴卧(羆卧)
北史·王罴传:“ 神武 遣 韩轨 、 司马子如 从 河东 宵济袭 羆 , 羆 不觉。比晓, 轨 众已乘梯入城。 羆 尚卧未起,闻閤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羆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后以“羆卧”喻有志之士虽退处草野而意气犹盛。 宋 陆游 《晓出至湖桑埭》诗:“老气犹能作羆卧,壮怀谁復记鸿轩。”参见“ 老羆当道 ”。
分類:草野意气
《國語辭典》:老罴当道(老羆當道)  拼音:lǎo pí dāng dào
北朝周将王罴率人修城,到晚上仍未完成,乃将梯子留在城外,不料却被敌人趁机偷袭。隔天清晨王罴被屋外的吵杂声惊醒,便袒身赤脚,拿著白棒,大叫道:「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而吓退了敌人。典出《北史。卷六二。王罴传》。后因用以比喻勇将镇守要塞。也作「老熊当道」。
《漢語大詞典》:赤罴(赤羆)
传说中的瑞兽。金石索·石索四·武氏石室祥瑞图二:“赤羆,仁姦明则至。”
分類:瑞兽
《骈字类编》:绿罴(绿罴)
《漢語大詞典》:罴貅(羆貅)
犹貔貅。古代传说中的猛兽。喻勇猛的士卒。 明 王玉峰《焚香记·驱敌》:“拥百万之羆貅,专四方之征伐。”
《骈字类编》:一罴(一罴)
史记赵世家见上
《韵府拾遗 支韵》:万罴(万罴)
卢肇海潮赋驱貙虎与兕象慑千熊及万罴
《骈字类编》:象罴(象罴)
班固西都赋曳犀犛顿象罴
《骈字类编》:豹罴(豹罴)
诗献其貔皮赤豹黄罴疏貔皮之上言献其则豹罴亦献之貔言皮则豹罴亦献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