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分类词汇(续上)
罪不容诛
弥天案
极恶不赦
保外就医
十恶不赦
《國語辭典》:罪不容诛(罪不容誅)  拼音:zuì bù róng zhū
判处死刑还抵偿不了所犯罪行。比喻罪大恶极。《文选。庾亮。让中书令表》:「事有不允,罪不容诛。」《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王某上负天子,下负百姓,罪不容诛,九泉之下,何面目见唐子方诸公乎?」
《国语辞典》:弥天案(弥天案)  拼音:mí tiān àn
比喻罪大恶极的案件。明。徐渭《雌木兰》第一出:「便做道黑山贼寇犯了弥天案,也无多些子差一念心田。」
《漢語大詞典》:极恶不赦(極惡不赦)
罪大恶极,不可饶恕。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续编·牛肉鳝鱼:“按《唐律》屠牛者,在极恶不赦内。”
《漢語大詞典》:保外就医(保外就醫)
在押的未决犯(罪大恶极的除外),被判处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者,找人担保,并经批准,暂不羁押,可在外医疗。保外就医期间,可以折抵刑期。
《國語辭典》:十恶不赦(十惡不赦)  拼音:shí è bù shè
源自于法制史名词「十恶」的一种生活用语,指唐律中规定凡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等减刑规定,而且遇到大赦也不能赦免(常赦所不原),亦即「十恶不赦」。
《國語辭典》:十恶(十惡)  拼音:shí è
古代最严重的十大罪行。《隋书。卷二五。刑法志》:「又置十恶之条……,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药杀亲夫,这是十恶大罪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