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35,分26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罗天
罗衾
金叵罗
兜罗
修罗
罗帷
罗扇
青罗
罗襟
阎罗
多罗
包罗
罗织
碧罗
罗山
《漢語大詞典》:罗天(羅天)
即大罗天。云笈七籤卷二一:“於此界外八方世界,皆上有罗天重重,别置日月、五星、二十八宿,亦与南天下宛利同无异也。”参见“ 大罗天 ”。
分類:大罗天
《國語辭典》:大罗天(大羅天)  拼音:dà luó tiān
道家指最高的天,即仙界。唐。王维 送王尊师归蜀拜扫诗:「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头花柳春。」
《高级汉语词典》:罗衾
绸被
《漢語大詞典》:金叵罗(金叵羅)
金制酒器。北齐书·祖珽传:“ 神武 宴寮属,于坐失金叵罗, 竇泰 令饮酒者皆脱帽,于 珽 髻上得之。”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一:“ 东坡 诗:‘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按北史, 祖珽 盗 神武 金叵罗,盖酒器也。” 清 黄遵宪 《元武湖歌》:“酒波光溢金叵罗,银鱸锦鸭甘芳多。” 陈世宜 《醉歌》:“手捧金叵罗,拾级趋山阿。”一说指饮酒用的金质吸管。《文学遗产》1982年第1期:“我认为,金叵罗应是饮酒用的金质吸管。 东晋 、 十六国 时期是有用吸管饮酒的习惯的……至今 藏 族同胞饮酒仍普遍使用吸管。因此,金叵罗应是这种形状的酒器。只有这种较细的管状物, 祖珽 才能把它像簪子一样插在髻上。”
《國語辭典》:兜罗(兜羅)  拼音:dōu luó
1.收拾。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眼见得这场做作,官司里怎好兜罗?」也作「兜笼」。
2.笼络、巴结。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哑谜儿有甚难猜破,甜句儿将我紧兜罗,口如密钵。」也作「兜笼」。
分類:收拾笼络
《漢語大詞典》:兜罗绵(兜羅綿)
(1).[梵tūla]棉。亦为草木花絮之总称。翻译名义集·沙门服相:“兜罗,此云细香……或名妬罗绵。妬罗,树名。绵从树生,因而立称如柳絮也。亦翻杨华。” 明 曹昭 格古要论·古锦论·兜罗绵:“兜罗绵,出南番、西番、 云南 ,莎罗树子内绵织者,与剪绒相似,阔五六尺,多作被,亦可作衣服。”
(2).喻云或雪。 宋 杨万里 《题曾无愧月窗》诗:“阿兄作云巢,阿弟作月窗……兜罗绵上住兄子,银色界中著吾弟。” 金 元好问 《读书山雪中》诗:“山灵为渠也放颠,世界幻入兜罗绵。” 清 赵翼 《途遇大雪》诗:“世界幻入兜罗绵,恍见洪荒万万古。”亦省作“ 兜罗 ”。 赵朴初 《访云冈石窟及华严寺》诗:“凿巖造佛高数丈,示现手如兜罗绵。”
分類:草木
《漢語大詞典》:修罗(修羅)
梵语Asura的译音,“ 阿修罗 ”的省称。意译为“不端正”或“非天”,是古 印度 神话中的一种恶神,住在海底,常与天神战斗。佛教采用其名,把它列为天龙八部之一,又列为轮回六道之一。 唐 吕岩 《敲爻歌》:“声闻缘觉冰消散,外道修罗缩项惊。” 明 屠隆 《昙花记·西来遇魔》:“生平慾怒逞豪雄,貌似修罗气吐虹。” 清 赵翼 《拟老杜诸将之作》诗:“总为修罗能障日,迁延酿祸至今貽。”
《漢語大詞典》:罗帷(羅帷)
丝制帷幔。 战国 楚 宋玉 《风赋》:“躋于罗帷,经于洞房。”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居则广厦邃房,下罗帷,来清风。” 唐 张鷟 《游仙窟》:“锦障划然卷,罗帷垂半敧。”
分類:帷幔
《国语辞典》:罗扇(罗扇)  拼音:luó shàn
丝绢所制的团扇。唐。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罗扇夹花灯,金鞍攒绣毂。」
《漢語大詞典》:青罗(青羅)
(1).青色丝织物。隋书·礼仪志七:“青衣,青罗为之,制与鞠衣同。” 郭沫若 《瓶》诗之一:“她那蜀锦的上衣,青罗的短裙……这些都还在我如镜的脑中驰骋。”
(2).喻曲折环绕的碧水。 宋 孔武仲 《炭步港观萤》诗:“ 九华 之南芦苇长,流萤夕起不计双。烂如神仙珠玉闕,青罗掩映千明缸。” 宋 刘弇 《清真观斋轩》诗:“矗橚晓声来杂珮,涟漪春脉涨青罗。” 宋 范成大 《贺乐丈先生南郭新居》诗:“卜迁不我遐,一水明青罗。”
《骈字类编》:罗襟(罗襟)
白居易 赠张山人诗 罗襟蕙带竹皮巾,虽到尘中不染尘。
《國語辭典》:阎罗(閻羅)  拼音:yán luó
地狱中的鬼王。为梵语Yama的音译。在佛经中他既是地狱的审判者,但同时也承受地狱的烧炙毒痛之苦。在中国民间更进一步发展成十阎罗王乃至十八阎罗王的信仰。《大楼炭经》卷二:「阎罗王昼夜各三过烧热铜,自然火在前宫中。」也称为「阎摩」、「阎魔」、「阎魔王」、「阎罗王」、「阎君」、「阎王」、「阎王老子」、「阎王爷」、「琰魔王」。
《國語辭典》:多罗(多羅)  拼音:duō luó
1.眼睛。比喻精明能干。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我做斗子十多罗,觅些仓米养老婆。」
2.做事鲁莽,缠夹不清。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我可也千不合,万不合。一时间做事忒多罗,没来由结识这个,义认那个,我正是识人多者是非多。」
3.满洲话。加于爵位上的美称。如:「多罗郡王。」
4.植物名。冬青科冬青属,常绿乔木。高十五公尺,树皮灰黑,叶呈长椭圆形,可供书写。盛产于南洋。
《國語辭典》:包罗(包羅)  拼音:bāo luó
包括网罗,含盖一切。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允文允武,包罗群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一出:「这胸次包罗不少,能直谏,能旁嘲。」
《國語辭典》:罗织(羅織)  拼音:luó zhī
网罗罪状,陷害无辜。《旧唐书。卷九二。萧至忠传》:「至忠泣而奏曰:『陛下富有四海,贵为天子,岂不能保一弟一妹,受人罗织?宗社存亡,实在于此。』」唐。朱敬则〈请除滥刑疏〉:「杜告密之源,绝罗织之迹。」
《骈字类编》:碧罗(碧罗)
唐 祖咏 古意二首 其一 碧罗象天阁,坐辇乘芳春。
《骈字类编》:罗山(罗山)
十道山川考罗山在申州罗山县西南九里有石城山甚高峻在钟山县西南二十一里冥阨盖谓此山吕氏春秋九塞之一有地理通释淮南道古扬州之境今十有四州其名山 八公灊大别霍山罗山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