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54,分271页显示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1  62  63  6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波罗塞戏
波罗奢花
白俄罗斯
白俄罗斯人
白罗绣屧
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庵摩罗
阿波罗
阿波罗计划
阿罗汉果
阿罗耶
阿罗耶识
阿耨多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奥赛罗
《漢語大詞典》:波罗塞戏(波羅塞戲)
即双陆。古代游戏,二人相博,类似下棋。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二》:“双陆一名‘握槊’,本胡戏也……又名‘长行’,又名‘波罗塞戏’。”参见“ 双陆 ”。
《國語辭典》:双陆(雙陸)  拼音:shuāng lù
一种古代的赌博游戏方式。有点类似下棋,赛盘上两边各置十二格,双方各持十五枚黑或白色棒槌状的马子立于己边,比赛时按掷骰子的点数行走,先走到对方区域者获胜。《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本县录事老爷有两位郎君,好的是赌博,也肯使花酒钱,有多嘴的对他说了,引到我家坐地,要寻人赌双陆。」《红楼梦》第八八回:「看见贾母与字纨打双陆,鸳鸯旁边瞧著李纨的骰子好,掷下去把老太太的锤打下了好几个去。」也作「双六」。
《漢語大詞典》:波罗奢花(波羅奢花)
即鸡冠花。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鸡冠》:“鸡冠花,佛书谓之波罗奢花,又 汴 中谓之洗手花。”参阅翻译名义集·百花
分類:鸡冠花
《國語辭典》:白俄罗斯(白俄羅斯)  拼音:bái é luó sī
Belarus
国名。位于俄罗斯西部,与波兰、立陶宛接壤的地方。参见「白俄罗斯共和国」条。
《國語辭典》:白俄罗斯人(白俄羅斯人)  拼音:bái é luó sī rén
俄罗斯民族的一支。主要是西元六至八世纪居住在白俄罗斯的东斯拉夫诸部落的后代。主要语言为斯拉夫语系的白俄罗斯语。信仰东正教。
《分类字锦》:白罗绣屧(白罗绣屧)
韩偓 屐子诗 方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屧红托里。
分类:
《漢語大詞典》: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
1929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中的德国馆。建于1929年。占地1250平方米。由一个主厅、两间附属用房、两片水池和几道围墙组成。主厅平面呈矩形,厅内设有玻璃和大理石隔断,纵横交错,隔而不断,有的并延伸出去成为围墙,形成既分隔又联系、半封闭半开敞的空间,使室内各部分之间、室内外之间的空间相互贯穿。建筑形体简单,不加装饰,利用钢、玻璃和大理石的本色和质感,显示着简洁高雅的气氛。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漢語大詞典》:庵摩罗(菴摩羅)
(1).果名。即菴摩勒。
(2).佛教语。梵语amala的音译。意译为清净识、无垢识。谓经修行,阿赖耶识脱离迷妄,达到清净无漏时,则称此名。金刚三昧经·本觉利品:“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菴摩罗。”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菴摩罗者,译言无垢,即此阿赖耶识永离垢染而得此名。”
《國語辭典》:阿波罗(阿波羅)  拼音:ā bō luó
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为英语Apollo的音译。主神宙斯之子,司传播神的意志于人间,又为知识艺术及光明清纯的神。也译作「阿坡罗」、「爱钵罗」。
《高级汉语词典》:阿波罗计划  拼音:ā bō luó jì huà
美国的一项科学技术计划,包括把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球
《漢語大詞典》:阿罗汉果(阿羅漢果)
佛教语。小乘谓断一切嗜欲和烦恼并出三界生死者,称为得到阿罗汉果。百喻经·三重楼喻:“我今不用餘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
《漢語大詞典》:阿罗耶(阿羅耶)
见“ 阿罗耶识 ”。
《漢語大詞典》:阿罗耶识(阿羅耶識)
即阿赖耶识。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臧者,瑜伽师所谓阿罗耶识(此从 真諦 译, 真諦 又译阿梨耶。 玄奘 则译阿赖耶。今审其音,以阿罗耶为正),谓其能臧所臧执臧。持诸种,故为能臧矣。受诸熏,故为所臧矣。任诸根,故为执臧矣。”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 庄周 亦云:‘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外物》。游者,旌旗之流,流虽多,一属於縿,谓之天游。指縿以拟阿罗耶;指流以拟六识。无阿罗耶,则六根、六识相纷拏。斯执臧之説已。”参见“ 阿赖耶识 ”。
《漢語大詞典》:阿罗耶识(阿羅耶識)
即阿赖耶识。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臧者,瑜伽师所谓阿罗耶识(此从 真諦 译, 真諦 又译阿梨耶。 玄奘 则译阿赖耶。今审其音,以阿罗耶为正),谓其能臧所臧执臧。持诸种,故为能臧矣。受诸熏,故为所臧矣。任诸根,故为执臧矣。” 章炳麟 《国故论衡·明见》:“ 庄周 亦云:‘心无天游,则六凿相攘。’《外物》。游者,旌旗之流,流虽多,一属於縿,谓之天游。指縿以拟阿罗耶;指流以拟六识。无阿罗耶,则六根、六识相纷拏。斯执臧之説已。”参见“ 阿赖耶识 ”。
《漢語大詞典》:阿赖耶识(阿賴耶識)
亦作“ 阿黎耶识 ”。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清 龚自珍 《南岳大师〈大乘止观〉科判》:“止观境界分三科:一、真实性,即真如;一、依他性,即第八阿黎耶识;一、分别性,即第六、第七识。”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第二自性,由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与眼、耳、鼻、舌、身等五识虚妄分别而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那识意为自我本体的显现,站在自我本体后面的那种自我本体,叫做第八识,即阿赖耶识。”
《國語辭典》:阿耨多罗(阿耨多羅)  拼音:ā nòu duō luó
无上、最殊胜,为梵语Anuttara的音译。《大智度论》卷二:「复次知世间相,非有常,非无常,非有边,非无边,非去,非不去,如是相亦不著清净,常不坏相如虚空,是名知世间,复名阿耨多罗。」
《漢語大詞典》: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上正等正觉”。一译为“无上正遍知”。是佛无上觉智。佛教认为得到这种无上的、正确的、普遍的觉智,即名为“佛”。 宋 苏轼 《虔州崇庆禅院新经藏记》:“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曰以无所得故而得, 舍利弗 得阿罗汉道,亦曰以无所得故而得。如来与 舍利弗 若是同乎?曰:何独 舍利弗 !”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第四二问》:“如我所言,上合佛心,我所科判,上合 阿难 原文,佛加被我, 智者大师 加被我,我疾得法华三昧,亦得普见一切色身三昧,见生蒙佛梦中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國語辭典》:奥赛罗(奧賽羅)  拼音:ào sài luó
英国莎士比亚所写的悲剧之一。叙述义大利威尼斯大将奥赛罗,误中奸人雅各的诡计,怀疑爱妻不贞而杀之,事后始知其妻无罪,遂自杀以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