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35,分26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大罗
罗敷
罗带
汨罗
罗襦
搜罗
罗网
罗幕
轻罗
红罗
张罗
罗裳
香罗
叵罗
罗衫
《漢語大詞典》:大罗(大羅)
(1).即大罗天。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三清上曰大罗。” 唐 王建 《同于汝锡游降圣观》诗:“ 秦 时桃树满山坡,骑鹿先生降大罗。”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诗:“《霓裳》曲记大罗咏, 广寒 斧是前身脩。”参见“ 大罗天 ”。
(2).古官名。即大罗氏。 唐 杨谏 《大蜡赋》:“ 伊耆 之礼不易,大罗之职有常。”参见“ 大罗氏 ”。
(3).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國語辭典》:大罗天(大羅天)  拼音:dà luó tiān
道家指最高的天,即仙界。唐。王维 送王尊师归蜀拜扫诗:「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头花柳春。」
《漢語大詞典》:大罗氏(大羅氏)
古官名。即《周礼·夏官》之“罗氏”。礼记·郊特牲:“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 孔颖达 疏:“谓为大罗者, 郑 云:能以罗捕鸟兽者也。”
《國語辭典》:罗敷(羅敷)  拼音:luó fū
人名。战国时赵王家令王仁妻。邯郸人,姓秦,采桑陌上,使君见而悦之,欲夺为妾,罗敷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后比喻传统文化中貌美而有品德的女子。唐。李白 子夜吴歌。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四折:「不比那秦氏罗敷,单说得他一会儿夫婿的谎。」
《漢語大詞典》:罗带(羅帶)
(1).丝织的衣带。 隋 李德林 《夏日》诗:“微风动罗带,薄汗染红粧。”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四九:“姊妹隔花催送客,尚拈罗带不开门。”
(2).喻曲折的河流。 唐 白居易 《宅西有流水小楼临玩》诗:“水色波文何所似?麴尘罗带一条斜。” 宋 苏轼 《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诗之一:“繫闷岂无罗带水,割愁还有剑芒山。”
《漢語大詞典》:汨罗(汨羅)
(1).江名。 湘江 支流。在 湖南省 东北部。上游 汨水 有东西两源:东源出 江西省 修水县 境,西源出 湖南省 平江县 东北境 龙璋山 。两源在 平江县 城西汇合后称 汨罗江 ,西流到 湘阴县 北注入 洞庭湖 。 战国 时 楚 诗人 屈原 忧愤国事,投此江而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於是怀石遂自投 汨罗 以死。” 汉 刘向 《九叹·离世》:“惜 师延 之浮渚兮,赴 汨罗 之长流。”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 原 在 湘 沅 之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作《离骚》。终怀石自投 汨罗 以死,时盖 顷襄王 十四五年(前二八五或六)也。”
(2).借指 屈原 。 清 姚康 《〈嵞山集〉序》:“谓诗文必穷而后工者,大约取证 汨罗 、 杜陵 诸君子。”
《國語辭典》:罗襦(羅襦)  拼音:luó rú
丝质的短衣。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唐。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诗:「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分類:细密短衣
《國語辭典》:搜罗(搜羅)  拼音:sōu luó
搜求罗致。唐。范传正 赠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代宗之初,搜罗俊逸,拜公左拾遗。」《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凡稍有名望,稍有学问的人,他都搜罗到他手下,出了钱养活。」
《國語辭典》:蒐罗(蒐羅)  拼音:sōu luó
蒐集网罗。如:「当年的文献都已是断简残编,蒐罗不易。」
《國語辭典》:罗网(羅網)  拼音:luó wǎng
1.捕鸟兽的网。《礼记。月令》:「季春之月,……田猎置罘罗网毕翳喂兽之药,毋出九门。」
2.比喻陷害人的计谋。《三国演义》第七六回:「卦象正合某之机也。关公虽有冲天之翼,飞不出吾罗网矣!」
3.法网。《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先公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脩,不触罗网。」《文明小史》第四二回:「从来说得好,叫做『无巧不成书』,偏偏康太尊办得凶,偏偏就有人投在他罗网之中。」
《漢語大詞典》:罗幕(羅幕)
丝罗帐幕。《文选·陆机〈君子有所思行〉》:“邃宇列綺窻,兰室接罗幕。” 张铣 注:“罗幕即罗帐。” 唐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宋 晏殊 《蝶恋花》词:“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分類:丝罗帐幕
《漢語大詞典》:轻罗(輕羅)
一种质地较薄的丝织品。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故轻罗雾縠,冶服之丽也,而不可以御流鏑。”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著红少年里中出,百金市上裁轻罗。”《花月痕》第十一回:“又见 采秋 晚粧如画,头上乌云,一丝不乱,一身轻罗薄縠,映着玉骨冰肌,遂把前事忘了。”
《漢語大詞典》:红罗(紅羅)
(1).红色的轻软丝织品。多用以制作妇女衣裙。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感帷裳兮发红罗,纷綷縩兮紈素声。”
(2).荔枝品种名。参阅《广群芳谱·果谱七·荔支一》引 唐 郑熊 《广中荔支谱》
《國語辭典》:张罗(張羅)  拼音:zhāng luó
张网以捕鸟。《战国策。东周策》:「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
《國語辭典》:张罗(張羅)  拼音:zhāng luo
1.招待。《红楼梦》第一四回:「尤氏犹卧于内室,一应张罗款待,独是凤姐一人周全承应。」
2.筹备、安排。《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他们爷们五哇,洗洗汕汕,缝缝连连,都得我,我一个人儿,张罗得过来吗?」《花月痕》第一二回:「三十两尽彀开消。老爷要明日,我就回去赶紧张罗,不然,怕误事呢。」
《國語辭典》:门可罗雀(門可羅雀)  拼音:mén kě luó què
汉朝翟公官居廷尉时宾客盈门,失官后门前冷落,可张网捕雀。见《史记。卷一二○。汲黯传》。后用来形容做官的人从拥有权势到离开政治中心后门庭冷落、宾客稀少的景况。也作「门可罗爵」、「门可张罗」、「门前雀罗」。
《漢語大詞典》:罗裳(羅裳)
犹罗裙。《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春歌十》:“春风復多情,吹我罗裳开。”宋书·乐志四:“舞饰丽华乐容工,罗裳皎日袂随风。” 宋 李清照 《一剪梅》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漢語大詞典》:香罗(香羅)
绫罗的美称。 唐 杜甫 《端午日赐衣》诗:“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宋 孔平仲 《子明棋战两败输张寓墨并蒙见许夏间出箧中所藏以相示诗索所负且坚元约》诗:“古锦缀为囊,香罗裁作帕。” 明 黄子锡 《艳曲》诗:“学织九张机,香罗叠舞衣。”
分類:绫罗
《國語辭典》:叵罗(叵羅)  拼音:pǒ luó
酒器。《北齐书。卷三九。列传。祖珽》:「后为神武中外府功曹,神武宴僚属,于坐失金叵罗,窦泰令饮酒者皆脱帽,于珽髻上得之,神武不能罪也。」《太平广记。卷一四四。王涯》:「昼窥之,或见铜叵罗,或见银熨斗者,水腐不可饮。」
《漢語大詞典》:罗衫(羅衫)
丝织衣衫。 唐 韦应物 《白沙亭逢吴叟歌》:“龙池宫里上皇时,罗衫宝带香风吹。” 唐 章孝标 《柘枝》诗:“柘枝初出鼓声招,花鈿罗衫耸细腰。” 唐 温庭筠 《黄昙子歌》:“罗衫褭回风,点粉金鸝卵。”
分類:衣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