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死水儿(死水儿)  拼音:sǐ shuǐ ér
1.死水。
2.比喻缺少支援。《金瓶梅》第七九回:「你爹没了,你娘儿们是死水儿了。」
《漢語大詞典》:负德孤恩(負德孤恩)
缺少恩义。 宋 李觏 《闵雨诗》:“安知愚下鬼,负德孤恩难制指,弄天之权侮人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不走了,廝覷者,神天报应无虚设。休,休,休,负德孤恩的见去也。”
分類:缺少恩义
《漢語大詞典》:多谋少断(多謀少斷)
能多方谋划,但缺少决断。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骆文忠公(秉章)遗爱:“同时 张石卿 制军,其初名位与 骆公 相埒,而才调发越,则十倍 骆公 ;然有为不能有守,好用权术,多谋少断。”
《漢語大詞典》:寡情薄意
缺少情意。《水浒传》第一一○回:“ 公孙胜 道:‘若是小道半途撇了仁兄,便是寡情薄意。今来仁兄功成名遂,只得曲允。’”
分類:缺少情意
《國語辭典》:补票(補票)  拼音:bǔ piào
补买车票、船票、电影票等。如:「如果来不及购票,上车后,务必要找列车长补票。」
《國語辭典》:匾短  拼音:biǎn duǎn
短少钱财。《元曲选。小尉迟。第二折》:「这些时没人来,手头匾短,终日家閒邀邀的闷坐。」
分類:缺少银钱
《國語辭典》:布帛菽粟  拼音:bù bó shú sù
布帛,指布匹衣物。菽粟,指豆、稻等日常食物。布帛菽粟比喻虽属平常,却连一日都不可缺少的事物。《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國語辭典》:必需品  拼音:bì xū pǐn
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物品。如米、麦、盐、布等等。
《漢語大詞典》: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比喻做事缺少全局观点,忙于局部应付。如:过去,这个大队因为没有一个整体规划,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面貌改变不大。
《漢語大詞典》:地质罗盘
又称“袖珍经纬仪”。野外地质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主要包括磁针、水平仪和倾斜仪。结构上可分为底盘、外壳和上盖,主要仪器均固定在底盘上,三者用合页联结成整体。可用于识别方向、确定位置、测量地质体产状及草测地形图等。
《國語辭典》:奇缺  拼音:qí quē
非常缺乏。如:「目前国内各大建设都在动工,劳工奇缺。」
《國語辭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拼音: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谚语)巧媳妇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即使非常灵巧的人,做事缺乏必要条件,也难以完成。如:「不是我不愿意表现厨艺,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作「巧妇做不得无面馎饦」、「巧媳妇煮不得没米粥」。
《國語辭典》:轻言寡信(輕言寡信)  拼音:qīng yán guǎ xìn
说话草率没有信用。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三折:「你不要非真当假,大丈夫言出无差,轻言寡信,休要耍。」
《漢語大詞典》:缺货
缺少的货物。例如:木材在林区看来不是希罕的东西,在城市却是缺货。
缺少某种货物。例如:茅台酒现在缺货。
分類:缺少货物
《國語辭典》:缺项(缺項)  拼音:quē xiàng
1.空缺的项目。如:「零件表上的缺项是什么,要陈列清楚。」
2.数学上指多项式中,某个次方项或常数项系数为零,则称此次方项或常数项为「缺项」。如5&9a73._104_0.gif;+1,此多项式的x项是缺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