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漢語大詞典》:锦缠头(錦纏頭)
古代歌舞艺人演毕,客以罗锦为赠,置之头上,谓之“锦缠头”。后又作为赠送女妓财物的通称。 唐 杜甫 《即事》诗:“笑时花近眼,舞罢锦缠头。” 明 沈自徵 《鞭歌妓》:“恼得我髮衝冠三尺剑生花,休想锦缠头一曲春无价。”亦省称“ 锦缠 ”。 元 兰楚芳 《粉蝶儿》套曲:“初来时争着与他锦缠,则为他那歌謳宛转。”
《漢語大詞典》:缠头锦(纏頭錦)
用作缠头的罗锦。借指买笑寻欢的费用。 元 刘致 《金字经·常氏称心》曲:“酒满斟,醉来花下吟,缠头锦,愿得常称心。”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妓﹞敛衽谢曰:‘暇日再来访,索昨夕缠头锦耳。’”参见“ 缠头 ”。
分類:缠头费用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漢語大詞典》:缠头客(纏頭客)
旧指寻花问柳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颜鑑堂 ﹞《题楚莲香》云:‘蝶蜂也似缠头客,乱逐游踪上下狂。’”参见“ 缠头 ”。
分類:寻花问柳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分类字锦》:一曲缠头(一曲缠头)
白居易 琵琶行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漢語大詞典》:缠头裹脑(纏頭裹腦)
纠缠不清。 元 无名氏 《贫富兴衰》第二折:“这厮无理,説没有,没有,则管里缠头裹脑的。”
分類:纠缠不清
《漢語大詞典》:缠头回(纏頭回)
见“ 缠头 ”。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
《漢語大詞典》:缠头赀(纏頭貲)
送给妓女的财物。 清 叶衍兰 《秦淮八艳图咏》:“ 大鋮 欲藉生为解倩人,日载酒食与生游,为 香 备妆匳及缠头貲甚鉅。”参见“ 缠头 ”。
《國語辭典》:缠头(纏頭)  拼音:chán tóu
1.古时舞者用彩锦缠头,当宾客宴集,赏舞完毕,常赠罗锦给舞者为彩,称为「缠头」。对于青楼歌妓,宾客也往往赐锦,或以财物代替。后把送给歌伎或妓女之财物称为「缠头」。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宋。陆游 梅花绝句一○首之四:「濯锦江边忆旧游,缠头百万醉青楼。」
2.回人以白布缠头,称为「缠头回子」。也称为「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