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缓耳(緩耳)
《漢語大詞典》:儋耳
(1).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 哀牢 人皆穿鼻儋耳,其渠帅自谓王者,耳皆下肩三寸,庶人则至肩而已。” 唐 张说 《宋公遗爱碑颂》:“虽有文身凿齿,被髦儋耳,衣卉麵木,巢山馆水,种落异俗而化齐,言语不通而心喻矣。”参阅《后汉书·明帝纪》 李贤 注。
(2).古代北方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有 儋耳 之国, 任 姓, 禺号 子,食穀。”
(3).古代南方国名。又名 离耳 。 汉 元鼎 六年内属,称 儋耳郡 。在今 海南岛 儋县 。《史记·货殖列传》:“ 九疑 苍梧 以南至 儋耳 者,与 江 南大同俗,而 杨 越 多焉。”《文选·左思〈吴都赋〉》:“ 儋耳 黑齿 之酋, 金邻 象郡 之渠。” 刘逵 注:“ 儋耳 人鏤其耳匡。” 唐 沈佺期 《初达驩州》诗:“水行 儋耳 国,陆行 雕题 藪。” 宋 苏轼 《桄榔庵铭》:“ 东坡居士 ,謫于 儋耳 。” 清 管抡 《蛮中作》诗:“从来圣世要荒外, 儋耳 龙场 自有人。”《说文·耳部》“聸,垂耳也。从耳詹声。南方有 聸耳国 ” 清 段玉裁 注:“古祇作‘耽’,一变为 聸耳 ,再变则为 儋耳 矣。”
(2).古代北方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有 儋耳 之国, 任 姓, 禺号 子,食穀。”
(3).古代南方国名。又名 离耳 。 汉 元鼎 六年内属,称 儋耳郡 。在今 海南岛 儋县 。《史记·货殖列传》:“ 九疑 苍梧 以南至 儋耳 者,与 江 南大同俗,而 杨 越 多焉。”《文选·左思〈吴都赋〉》:“ 儋耳 黑齿 之酋, 金邻 象郡 之渠。” 刘逵 注:“ 儋耳 人鏤其耳匡。” 唐 沈佺期 《初达驩州》诗:“水行 儋耳 国,陆行 雕题 藪。” 宋 苏轼 《桄榔庵铭》:“ 东坡居士 ,謫于 儋耳 。” 清 管抡 《蛮中作》诗:“从来圣世要荒外, 儋耳 龙场 自有人。”《说文·耳部》“聸,垂耳也。从耳詹声。南方有 聸耳国 ” 清 段玉裁 注:“古祇作‘耽’,一变为 聸耳 ,再变则为 儋耳 矣。”
《漢語大詞典》:缓纵(緩縱)
《漢語大詞典》:散缓(散緩)
指诗文平淡无奇。 宋 惠洪 《冷斋夜话·东坡得陶渊明之遗意》:“ 东坡 尝曰:‘ 渊明 诗,初视若散缓,熟看有奇句。’” 宋 陈善 《扪虱新话·拟渊明作诗》:“ 山谷 尝谓 白乐天 、 柳子厚 俱效 陶渊明 作诗,而惟 柳子厚 诗为近。然以予观之…… 子厚 气悽愴, 乐天 语散缓。”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昨夜西风摇落千林梢,渡头小舟捲入寒塘坳’,声调散缓而无气魄。”
《韵府拾遗 屋韵》:缓逐(缓逐)
李商隐齐梁晴云诗缓逐烟波起如妒柳绵飘
《骈字类编》:弦缓(弦缓)
四十二章经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诸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