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征镇(征鎮)
(1). 魏 晋 以来,将军、大将军的称号,有征东、镇东、征西、镇西之类,监临军事,守卫地方,总称征镇。《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羣公卿士,股肱之辅,四方征镇宣力之佐,皆积德累功,忠勤帝室。”后因以称地方长官。晋书·怀帝纪:“帝谓使者曰:‘为我语诸征镇,若今日尚可救,后则无逮矣。’时莫有至者。”
(2).指征镇统辖的地区或人民。新唐书·狄仁杰传:“今边垂未寧,宜宽征镇之徭,省不急之务。” 宋 陆游 《桃园忆故人》词之五:“泪尽 两河 征镇,日望中兴运。”
《漢語大詞典》:并兵(併兵)
(1).聚合兵力。 三国 魏 钟会 《檄蜀文》:“蓄力待时,併兵一向。”
(2).兼并原本不属于自己统辖的军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议革张浚祀:“ 浚 ( 张浚 )怒,奏 飞 ( 岳飞 )积虑在於併兵,奏牘求去,意在要君。”
《國語辭典》:统理(統理)  拼音:tǒng lǐ
统合治理。《书经。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句下汉。孔安国。传:「天官卿称太宰,主国政治,统理百官,均平四海之内。」《魏书。卷八五。文苑传。序》:「自昔圣达之作,贤哲之书,莫不统理成章,蕴气标致。」
《國語辭典》:管带(管帶)  拼音:guǎn dài
营长的旧称。如:「他是我入伍时的步兵管带,全营都由他指挥管理。」
《漢語大詞典》:凝图(凝圖)
收聚天下图籍。比喻统辖天下。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自我 唐 太陵迁构,均五方于鹤几之前;中野凝图,调六气于虬床之下。” 唐 骆宾王 《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臣闻圆天列象;紫宫通北极之尊;大帝凝图,玄猷畅东巡之礼。” 陈熙晋 笺注:“ 颜 注:‘凝,聚也。聚天下之图籍而君之也。’”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光赞基隆; 轩后 凝图;厥资风牧, 苍姬 绵历。”
《漢語大詞典》:兵镇(兵鎮)
统辖一方的军府。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兵镇所处,物力必全。”
分類:统辖军府
《漢語大詞典》:分统(分統)
(1).分别统率。旧唐书·中宗纪:“时召诸府折衝兵五万人分屯京城,列为左右营,诸 韦 子姪分统之。”
(2).犹统辖,管辖。 清 洪升 《长生殿·觅魂》:“想那分统处量也不小。”
《漢語大詞典》:十箭
唐 时 西突厥 分其国为十部,每部命一人统辖,赐箭一支,号为十箭。亦称“ 十设 ”、“ 十姓部落 ”。新唐书·突厥传下:“可汗分其国为十部,部以一人统之,人授一箭,号十设,亦曰十箭……其下称一箭曰一部落,号十姓部落。”
《漢語大詞典》:摄属(攝屬)
统辖,隶属。 明 唐顺之 《请游兵疏》:“所据前项兵马,虽奉钦依议定专官统领征 倭 之数,但恐摄属隔别,挑选间非劲鋭。”
分類:统辖隶属
《漢語大詞典》:厢巡(廂巡)
宋 代京都巡夜的军警,属厢官统辖。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游手:“都辖一房,有都辖使臣总辖供申院长,以至厢巡、地分、头项、火下……凡数千人,专以缉捕为职。”参阅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防火、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防隅巡警
《漢語大詞典》:领统(領統)
带领统辖。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乃号 禹 曰 伯禹 ,官曰司空,赐姓 姒氏 ,领统州伯,以巡十二部。”
分類:带领统辖
《漢語大詞典》:领御(領御)
统辖支配。韩非子·奸劫弑臣:“上不能説人主,使之明法术度数之理,以避祸难之患;下不能领御其众,以安其国。”
分類:统辖支配
《漢語大詞典》:镇统(鎮統)
(1).镇守统辖。三国志·魏志·徐宣传:“今当远征,而此方未定,以为后忧,宜得清公大德以镇统之。”晋书·李特载记:“推 特 行镇北大将军,承制封拜,其弟 流 行镇东将军,以相镇统。”
(2). 清 代军队编制中“镇”的长官。也称统制。
《漢語大詞典》:驻牙(駐牙)
将帅或方面大员驻扎、统辖某地。牙,牙旗。旧唐书·回纥传:“ 乌介 诸部犹称十万众驻牙 大同军 北 閭门山 。”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五三回:“小子有诗吊 郑汝成 道:‘驻牙 沪渎 显威容,谁料仇人暗揕胸。’”
《国语辞典》:舰长(舰长)  拼音:jiàn zhǎng
军舰上的最高指挥官。负有统辖全舰官兵,管理舰中各种事务,保全本舰安全及全舰乘员的指挥、统率、教育训练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