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诅盟(詛盟)  拼音:zǔ méng
誓约。《书经。吕刑》:「罔中于信,以覆诅盟。」《庄子。齐物》:「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
《漢語大詞典》:交连(交連)
(1).谓结盟相通。后汉书·西域传序:“若然,则虏财贿益增,胆埶益殖,威临 南羌 ,与之交连。如此, 河西 四郡危矣。”
(2).接连不断。三国志·吴志·周泰传“ 权 手自指其创痕,问以所起。 泰 则记昔战鬭处以对” 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 权 把其臂,因流涕交连……即敕以己常所用御幘青縑盖赐之。”
《國語辭典》:缔盟(締盟)  拼音:dì méng
订立盟约。如:「两国缔盟」。
《漢語大詞典》:盟坛(盟壇)
古代缔结盟约时所设的坛场。孔丛子·儒服:“﹝ 曹子 ﹞为 鲁 三与 齐 战,三败失地,然以勇敢之节奋三尺之剑,要 桓公 、 管仲 於盟坛,卒收其所丧。” 晋 刘澄之 《梁州记》:“ 刘备 为 汉王 ,权住此城,盟於城下。今门外有盟坛犹存。” 清 赵翼 《方牧园谒选入都话旧》诗:“少日盟坛共酒樽,相思云树渺江村。”
《國語辭典》:约从(約從)  拼音:yuē zōng
相约以行合从的策略。《战国策。秦策一》:「约从散横,以抑强秦。」
《漢語大詞典》:申盟
缔结盟约。国语·晋语七:“四年,诸侯会于 鸡丘 ,於是乎布命、结援、修好、申盟而还。” 韦昭 注:“申,寻也。” 清 马建忠 《巴黎复友人书》:“於是诸列国申盟要言,以强弱相恤,大小相维,成一均势之局。即 战国 合纵连横之説名异而事同者也。”
《漢語大詞典》:司盟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盟约之辞及其礼仪。参阅周礼·秋官·司盟
古代传说诸侯结盟时伺察盟者之神。司,通“ 伺 ”。左传·襄公十一年:“或间兹命, 司慎 、 司盟 ……明神殛之,俾失其民。” 杜预 注:“二司,天神。”仪礼·觐礼“加方明于其上” 唐 孔颖达 疏:“ 司慎 ,司不敬者; 司盟 ,司察盟者。”
《漢語大詞典》:和盟
和好结盟。 唐 李德裕 《赠故蕃维州城副使悉怛谋制》:“故蕃 维州城 副使 悉怛谋 ,尝解辫髮,献其垒垣。议臣託以和盟,沮其诚欵。寻令束缚,归戮虏庭。”
分類:和好结盟
《漢語大詞典》:约盟(約盟)
缔结盟约。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王 使其相 李牧 来约盟,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 太原 。”三国志·蜀志·后主传:“ 孙权 称帝,与 蜀 约盟,共交分天下。”
《漢語大詞典》:皮帛
兽皮和丝帛。古代举行结盟、朝会等大事时所持的礼物。《周礼·春官·大宗伯》:“孤执皮帛。” 郑玄 注:“皮帛者,束帛而表以皮为之饰。皮,虎豹皮;帛,如今璧色繒也。” 贾公彦 疏:“言‘表以皮为之饰’者,凡以皮配物者皆手执帛以致命而皮设於地。”庄子·让王:“ 太王亶父 居 邠 , 狄 人攻之,事之以皮帛而不受。” 汉 张衡 《东京赋》:“璧羔皮帛之贄既奠,天子乃以三揖之礼礼之。”
《漢語大詞典》:私盟
(1).秘密结盟。《穀梁传·襄公三年》:“诸侯盟,又大夫相与私盟,是大夫张也。”
(2).男女间定情的盟誓。 清 缪艮 《珠江名花小传》卷三:“花底私盟曾刻骨,日间戏语已销魂。”
《漢語大詞典》:盟诅(盟詛)
(1).结盟立誓。周礼·春官·诅祝:“作盟诅之载辞,以叙国之信用,以质邦国之剂信。” 郑玄 注:“盟诅主於要誓。” 孙诒让 正义:“盟诅亦有誓,但以用牲为异。”《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五伯。”汉书·赵充国传:“ 元康 三年, 先零 遂与诸 羌 种豪二百餘人解仇交质盟诅。”新唐书·柳浑传:“五帝无誥誓,三王无盟诅,盖盟诅之兴皆在季末。”
(2).对神立誓诅咒。周礼·秋官·司盟:“有狱讼者,则使之盟诅。凡盟诅,各以其地域之众庶,共其牲而致焉。”周礼·秋官·司盟“盟万民之犯命者,诅其不信者亦如之” 汉 郑玄 注:“盟诅者,欲相与共恶之也。”
《国语辞典》:同盟者  拼音:tóng méng zhě
同意参加共同缔结盟约者。
《漢語大詞典》:刳羊
宰羊(立誓以结盟)。 汉 刘向 说苑·奉始:“ 柳下惠 曰:‘臣之君所以不惧者,以其先人出 周 封於 鲁 ,君之先君亦出 周 封於 齐 。相与出 周 南门刳羊而约曰:自后子孙敢有相攻者,令其罪若此刳羊矣。’”
分類:立誓结盟
《漢語大詞典》:司慎
古代传说诸侯结盟时伺察不敬者之神。司,通“ 伺 ”。详“ 司盟 ”。
《漢語大詞典》:司盟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掌盟约之辞及其礼仪。参阅周礼·秋官·司盟
古代传说诸侯结盟时伺察盟者之神。司,通“ 伺 ”。左传·襄公十一年:“或间兹命, 司慎 、 司盟 ……明神殛之,俾失其民。” 杜预 注:“二司,天神。”仪礼·觐礼“加方明于其上” 唐 孔颖达 疏:“ 司慎 ,司不敬者; 司盟 ,司察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