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追叙(追敘)  拼音:zhuī xù
追述往事。宋。苏轼〈代藤甫辩谤乞郡书〉:「追叙始终之遭逢,以诧乡邻之父老。」
《漢語大詞典》:房生
聚簇而生。植物开花、受粉、结果的一种形态。《诗·秦风·晨风》“山有苞櫟” 三国 吴 陆玑 疏:“ 河内 人谓木蓼为櫟,椒榝之属也,其子房生为球,木蓼子亦房生。”
《國語辭典》:叶枝(葉枝)  拼音:yè zhī
只长叶子不长果实的枝干。
《國語辭典》:远因(遠因)  拼音:yuǎn yīn
存在久远的原因,或间接的原因。相对于近因而言。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佛教法,本存远因。」
《國語辭典》:阳性(陽性)  拼音:yáng xìng
1.进行某种试验或化验结果的表示方法。亦用以表示体内曾被某种病原体感染,或对某种药物有过敏反应。
2.某些语言,对于名词、代词、形容词皆有阴性、阳性、中性的区分,不可错用。如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
《国语辞典》:天官书(天官书)  拼音:tiān guān shū
史记》的篇名。记载秦、汉天文制度和观测天文的结果。
《國語辭典》:平手  拼音:píng shǒu
不分胜负的比赛结果。如:「今年大专杯篮球赛,本校与去年冠军队打成平手。」
《國語辭典》:阴性(陰性)  拼音:yīn xìng
1.女性。相对于阳性、男性而言。
2.阴险的性情。《醒世姻缘传》第二回:「那妇人的阴性就如内官子一般,降怕他一遭,他便只是胆怯,再也不敢逞强。」
3.为诊断某些疾病而进行某种注射实验,所得结果无过敏现象,称为「阴性」。如注射结核菌没有发生红肿的反应,则为阴性反应。
4.某些语言中的名词、代名词、形容词的一种类别。如梵语、德语、俄语等名词有阳、阴、中三性。
《国语辞典》:考堂  拼音:kǎo táng
1.旧时宣布官吏考核结果的场所。《新唐书。卷一三二。柳芳传》:「会尚书省应考绩事,元日陈贡棐,集于考堂,唱其考第,进贤以兴善,简不肖以黜恶。」
2.核计朝廷财务出纳的厅堂。《新唐书。卷二二三。奸臣传上。李林甫传》:「博济亦憸薄自肆,为户部郎中,部有考堂,天下岁会计处。」
《國語辭典》:交差  拼音:jiāo chāi
任务完成后,向相关人员报告。如:「当帐目核对无误后,会计的工作就可以交差了。」
《國語辭典》:没前程(沒前程)  拼音:méi qián chéng
1.没有好的下场、好的未来。宋。曾慥《高斋漫录》:「蔡京,崇宁中,以星文罢相,般出观音院待罪。客有过之者,京泣曰:『京若负国,即教三子都没前程。』」《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一出》:「缘何一向便生嗔?你门直是没前程。」
2.没良心。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郎岩妻》:「此我过也,初不合迷谬,至逢今日。没前程畜产,何足慕,我独不能别择偶乎?」
《國語辭典》:效果  拼音:xiào guǒ
1.功效、效率。如:「这次展览会的效果不错,各厂商均接获不少订单。」
2.戏剧上指为配合剧情需要所造成的特殊声光。
《國語辭典》:敢情  拼音:gǎn qing
1.原来。《孽海花》第二三回:「敢情为了预备老佛爷万寿的事情,内务府来请了去商量,说不定多早才回家呢。」
2.自然、当然。《红楼梦》第二九回:「老祖宗也去,敢情好,可就是我又不得受用了。」
《國語辭典》:导致(導致)  拼音:dǎo zhì
促成、引起。如:「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好,很容易导致眼睛失明。」
《國語辭典》:解决(解決)  拼音:jiě jué
1.疏解、处理清楚。如:「解决了难题。」汉。王充《论衡。案书》:「孰与剖破浑沌,解决乱丝?」《孽海花》第三○回:「他在窗外听得不耐烦,爽性趁此机会,直闯进去,把出去的问题直捷痛快的解决了。」
2.消除、消灭。如:「把敌人完全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