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构 → 搆构”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线性表
n≥0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数据逻辑结构。表中每个数据元素,除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外,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趋和一个直接后继。对它可进行存取、插入、删除、合并、分解、复制、检索、排序等运算。
《漢語大詞典》:相似相溶规则
指物质容易溶解在与其结构相似的溶剂中的规则。如碘、油脂等非极性物质,易溶于四氯化碳、苯等非极性溶剂中,而难溶于强极性的水中;氯化钠、氨等强极性物质易溶于强极性的水中,而难溶于非极性溶剂中。为经验规则,但可运用于推测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漢語大詞典》:舾装(舾裝)
(1).船上锚、桅杆、梯、管路、电路等设备和装置的总称。
(2).船体主要结构造完之后,安装锚、桅杆、电路等设备和装置的工作。
《國語辭典》:纤维(纖維)  拼音:xiān wéi
1.构成生物体内具保护与支持作用机械组织的一种细胞。通常为长形且具较厚的细胞壁。
2.一种天然的或是人造的细丝,韧性很强。如植物纤维的棉、麻,动物纤维的蚕丝、羊毛,人造纤维的尼龙等。
《国语辞典》:南北战争(南北战争)  拼音:nán běi zhàn zhēng
十九世纪发生于美国的内战。美国因南北经济结构的差异,故对黑奴的主张不同。西元一八六一年,美国总统林肯下令释放黑奴,南部诸州不服,遂退出联邦,自组美利坚邦联,南北因此分裂,发生内战,历时四年。一八六五年,南方投降,美国终告统一。
《国语辞典》:贫穷文化(贫穷文化)  拼音:pín qióng wén huà
指资本主义结构下系统性再制贫穷的次文化。由美国人类学家Oscar Lewis于西元1959年的著作《贫穷文化──墨西哥五个家庭一日生活的实录》(Five Families:Mexican Case Studies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所提出,依据其于墨西哥贫民区的民族志研究所指出,贫穷的孩童其世界观中的无助、依赖、无所认同、自尊心薄弱等令其持续处于贫穷状况,而没有形成阶级认同。此概念后来遭受学者如Carol Stack的批评,其认为贫穷文化是政治的语言,事实上结构性的因素比文化更能解释贫穷问题。
《国语辞典》:逻辑常项(逻辑常项)  拼音:luó jí cháng xiàng
理则学上指在固定形式结构上有意义的特定符号。如以「→」表示「如……则……」,以「v」表示「抑或」等等。
《国语辞典》:罗马建筑(罗马建筑)  拼音:luó mǎ jiàn zhú
古代罗马的建筑。在结构上承袭希腊建筑的山形墙和柱廊的特色,并创造了圆拱和圆顶。建筑规模宏伟,以石材为主,三合土次之,装饰华丽,多用嵌工。著名的建筑有提托斯纪念门、斗兽场、万神殿。以其重实用性,第十世纪起流行于欧洲。
《国语辞典》:社会变迁(社会变迁)  拼音:shè huì biàn qiān
社会形态或社会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国语辞典》:社会秩序(社会秩序)  拼音:shè huì zhì xù
社会中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形成结构化并可依从的情感互动与阶序模式。
《国语辞典》:双层公路(双层公路)  拼音:shuāng céng gōng lù
具有两层路面结构的公路。可增加单位道路面积的使用量。
《国语辞典》:球状星团(球状星团)  拼音:qiú zhuàng xīng tuán
外观呈球形、结构紧密的星团,由超过数十万颗恒星组成。
《国语辞典》:共同管道  拼音:gòng tóng guǎn dào
设置在道路底下,可容纳两种以上公共管线的结构体。其效益包括可充分利用道路、提升传输品质、减少路面挖掘、保持交通顺畅、增加道路寿命、维护都市景观等优点,但缺点是造价太高。
《国语辞典》:封建思想  拼音:fēng jiàn sī xiǎng
维护封建统治结构的道德价值观,特别强调阶级观念,主张居下位者必须向上位者效忠,尊卑关系不可改变。后泛称思想陈旧保守,不易接受新观念、新事物。
《国语辞典》:防震设计(防震设计)  拼音:fáng zhèn shè jì
在使结构体及其附属品能抵抗因地震袭击所引致之横向力的设计。也称为「耐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