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散场(散場)  拼音:sàn cháng
收场结束。《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话本说彻,且作散场。」《红楼梦》第一回:「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漢語大詞典》:了处(了處)
归宿,结局。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许宣 如今年纪长成,恐虑后无人养育,不是了处。”
分類:归宿结局
《國語辭典》:归齐(歸齊)  拼音:guī qí
总共。《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归齐不到一个月,你还转著湾儿到底照市价还了我了。」
《國語辭典》:热火(熱火)  拼音:rè huǒ
1.热烘烘的样子。如:「趁热火快吃吧!」
2.形容热闹、兴旺的样子。如:「过年过节难得聚在一起热火、热火。」
3.亲热的样子。《儿女英雄传》第一五回:「这些事都不用老爷子操心。我才听得老哥儿们一说,就这样热火,我都预备妥当了。」
《國語辭典》:悲剧(悲劇)  拼音:bēi jù
1.以不幸遭遇为主题的戏剧。在情节布局中主角的命运往往悲惨不幸,进而引起观众的同情。
2.比喻悲惨不幸的事件。如:「酒后切勿驾车,以免酿成悲剧。」
《國語辭典》:倒断(倒斷)  拼音:dǎo duàn
1.决断。引申有解决及计划的意思。宋。吴潜〈满江红。举世悠悠〉词:「万事尽由天倒断,三才自有人撑抵。」《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山前行正在州衙门前立,倒断不下,猛抬头看时,却见皇甫殿直在面前。」也作「道断」。
2.终止。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我这府里祗候几曾閒,差拨无铨次,从今后无倒断呀怨咨。」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因姐姐玉精神,花模样,无倒断晓夜思量。」也作「倒顿」。
3.清楚、明白。《二刻拍案惊奇》卷六:「亦且妻子随著别人已经多年,不知他心腹怎么样了,也要与他说个倒断。」
《國語辭典》:和局  拼音:hé jú
1.比赛或赌博的结果不分胜负。如:「跟你下棋盘盘和局,真没意思!」
2.议和的局势。如:「如今战争已呈和局,大家可松一口气了。」
《國語辭典》:嫡系  拼音:dí xì
指亲族一脉相传的正支。也指政党团体或军政首脑的亲信派系。如:「他是王家唯一的嫡系子孙。」
《漢語大詞典》:揭宝(揭寶)
喻揭示结局。宝,一种赌具。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他希望在他进山以前,和她揭‘宝’,红哩黑哩,就这一家伙。”
《國語辭典》:委结(委結)  拼音:wěi jié
1.郁积。《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梁鸿传》:「悼吾心兮不获,长委结兮焉究。」
2.了结、决断。《水浒传》第一七回:「气得洒家正苦在这里,没个委结,不想却是大哥来。」也作「委决」。
《国语辞典》:结煞(结煞)  拼音:jié shà
结果、结局,归根结底。《水浒传》第六六回:「毕竟梁中书一行人马怎地结煞,且听下回分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穷秀才结煞,除去做官,再无路可走了。」
分类:结果结局
《国语辞典》:好收场(好收场)  拼音:hǎo shōu cháng
好的结局。《文明小史》第二○回:「看他们两天,如果不对,还是远避他们为是,看来没有什么好收场的。」
分类:结局
《国语辞典》:结幕(结幕)  拼音:jié mù
多幕剧中的最后一幕。常用来比喻事情的结局或高潮。如:「结幕是他们两家终于澄清误会,握手言和了。」
《國語辭典》:黑人  拼音:hēi rén
1.黑色人种。参见「黑种」条。
2.因犯罪或其他事故,不敢公开露面的人。如:「他因为犯了法,躲在山中做了三年黑人。」
《漢語大詞典》:了场(了場)
犹收场,结局。 赵树理 《李家庄的变迁》二:“ 修福 老汉道:‘我看可以上告他!就是到县里把官司打输了,也要比这样子了场合算。’”
分類:收场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