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4,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庄园
私营
木行
请引
银楼
资金
脩业
招牌
茶客
本富
小商
私商
本金
赢利
开店
《國語辭典》:庄园(莊園)  拼音:zhuāng yuán
1.田宅、家园。
2.封建制度下,领主所拥有的田园土地。参见「庄园制度」条。
《國語辭典》:私营(私營)  拼音:sī yíng
私人或私人团体所经营。如:「私营企业」。
《漢語大詞典》:木行
谓五行说中的木德。 隋 李德林 《为周禅隋诏》:“木行已谢,火运既兴, 河 洛 出革命之符,星辰表代终之象。”
(1).草木类。犹言植物。 宋 陈普 《莲花赋》:“夫天地之生物,各品类以赋形,惟木行之为盛,分四序而敷荣。”
(2).旧时经营木材的商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四回:“还有这里 虹口 鸿泰木行一个出店,也是个花翎、参将衔的都司。”
《漢語大詞典》:请引(請引)
旧时盐商要在某地经营盐业,必须缴纳某地的引(规定的单位重量)税方可请领营业执照,谓之“请引”。 宋 朱熹 《答陈漕论盐法书》:“诚能罢海仓及下四州诸县之买纳,而使客人请引,南自 漳 泉 ,北至 长溪 ,各从便路,径就埕户买盐兴贩,则引价可减,本钱可轻,而盐贱矣。”
《國語辭典》:银楼(銀樓)  拼音:yín lóu
制售金银首饰的商店。
《國語辭典》:资金(資金)  拼音:zī jīn
发展工商业等经济活动所需的物资或金钱。如:「资金外流」、「资金丰富」。
《漢語大詞典》:脩业(脩業)
(1).建立功业。《易·乾》:“君子进德脩业。” 晋 张华 《励志》诗:“进德脩业,暉光日新。”
(2).学习知识,钻研学问。后汉书·蔡邕传:“脩业思真,弃此焉如?静以俟命,不斁不渝。”
(3).经营产业。史记·货殖列传:“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國語辭典》:招牌  拼音:zhāo pái
1.商店机构作为标识的牌子。宋。张任国 柳梢青。挂起招牌词:「挂起招牌,一声喝采,旧店新开。」《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将来挂招牌,就可以称儒医。」《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下车进去,见一家大门上挂著一块黑底金字的招裨,上写著『保国强种不缠足会』八个大字。」
2.演艺人员或团体揭示其所献技艺有关事项的牌子。《水浒传》第五一回:「今日秀英招牌上,明写著这场话本,是一段风流韫籍的格范,唤做『豫章城双渐赶苏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将及到家之际,遇见一个全真先生,手执招牌,上写著『风鉴通神』。」
3.拿手的,可做为标识的。如:「这首歌是她最为大家熟知的招牌歌曲。」
4.比喻骗人的幌子。清。李渔《意中缘》第六出:「我借他做个招牌,结识起士大夫来。」
《漢語大詞典》:茶客
(1).在茶馆饮茶的顾客。 元 马致远 《岳阳楼》第二折:“我且在这阁子里歇一歇,若有茶客来时,着我知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泡茶乘凉,带着谈天,可奈茶客太多,人声嘈杂。” 沙汀 《丁跛公》:“每喝一口,就拿眼角扫一下前后左右的茶客。”
(2).经营茶业的商人。 宋 林逋 《无为军》诗:“酒家楼阁摇风旆,茶客舟船簇雨檣。”
《漢語大詞典》:本富
指经营农业致富。与“末富”(经营工商业致富)相对而言。史记·货殖列传:“今治生不待危身取给,则贤人勉焉。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姦富最下。”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四》:“且也天下有本富,有末富,其别在有田无田。”
《漢語大詞典》:小商
(1).经营规模不大的商人。宋史·食货志下五:“初,禁 淮南 盐,小商已困。至是,益不能行。”
(2).今多指只有少量资金,购入商品转售给消费者,不雇工人或店员,自己从事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劳动,以其收入为生活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人。亦称“ 小商人 ”。
《國語辭典》:私商  拼音:sī shāng
贩运私货的商人。《水浒传》第三六回:「这个卖酒的,是此间揭阳岭人,只靠做私商道路。」
《國語辭典》:本金  拼音:běn jīn
1.借给他人以收取利息的母金。
2.经营事业所投下的资本。也称为「本银」。
《國語辭典》:赢利(贏利)  拼音:yíng lì
营业所得的利益。《商君书。外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与时俯仰,获其赢利,以末致财。」也作「盈利」、「嬴利」。
《国语辞典》:开店(开店)  拼音:kāi diàn
经营店铺。如:「他拿出积蓄,在闹区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