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经纪人家(经纪人家)  拼音:jīng jì rén jiā
居中介绍买卖,从中抽取佣金的个人或商行。《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江居引荆公到一个经纪人家来。主人迎接上坐,问道:『客官要往那里去?』」《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我们经纪人家,那里还想甚么应考上进?」也称为「行家」、「牙行」。
《国语辞典》:保险经纪人(保险经纪人)  拼音:bǎo xiǎn jīng jì rén
基于被保险人的利益,代向保险人洽订保险契约,而向承保的保险业收取佣金的人。我国保险法规定,经纪人非经登记缴存保證金并领有执业證书,不得执行业务。
《国语辞典》:丙种经纪人(丙种经纪人)  拼音:bǐng zhǒng jīng jì rén
股票术语。指非法从事證券垫款、垫款业务者。简称为「丙种」。
《國語辭典》:经纪人(經紀人)  拼音:jīng jì rén
1.做买卖的商人。《金瓶梅》第三回:「小人只认的大郎,是个养家经纪人。且是街上做买卖,大大小小不曾恶过一个。」
2.在交易所中代他人进行买卖,或撮合买卖双方而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3.受聘于演艺人员、职业运动员等,为其处理签约、安排演出、代替发言等事宜的人。
《分类字锦》:经纪人伦(经纪人伦)
史记自序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
分类:
《國語辭典》:经纪(經紀)  拼音:jīng jì
1.纲纪、条理。《淮南子。俶真》:「万物百族,使各有经纪条贯。」《后汉书。卷二五。卓鲁魏刘列传。卓茂》:「凡人之生,群君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接。」
2.经营管理。《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朱建平》:「繇经纪其门户,欲嫁其妾。」唐。韩愈 柳子厚墓志铭:「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3.买卖、交易。《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点检行囊,没十日都使尽,又不会做甚经纪。」《儒林外史》第二三回:「家里做个小生意,是戏子行头经纪。」
4.经手买卖的人。《福惠全书。卷八。杂课部。牛驴杂税》:「例有牙行经纪,评价发货。」也称为「牙郎」、「牙侩」、「牙人」、「牙子」。
5.通行。《淮南子。原道》:「经纪山川,蹈腾昆仑。」
6.聪明。《西游记》第六八回:「贤弟,你好不经纪!再走走,拣大的买吃。」
7.北平方言。指奥秘、道理。如:「这里头的经纪,外行人是不容易懂的!」
8.北平方言。指主张、主意。如:「这会儿,他心里已有个经纪了。」
《國語辭典》:经纪人(經紀人)  拼音:jīng jì rén
1.做买卖的商人。《金瓶梅》第三回:「小人只认的大郎,是个养家经纪人。且是街上做买卖,大大小小不曾恶过一个。」
2.在交易所中代他人进行买卖,或撮合买卖双方而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3.受聘于演艺人员、职业运动员等,为其处理签约、安排演出、代替发言等事宜的人。
《國語辭典》:客户(客戶)  拼音:kè hù
1.自己没有土地,向人租地耕种的佃户。《晋书。卷九三。外戚传。王恂传》:「魏氏给公卿已下租牛客户数各有差。」《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依职田例招主客户多方种莳,以沃瘠分三等输课。」
2.由外地迁入的户口。宋。方岳〈燕来巢〉诗:「吾贫自无家,客户寄村疃。」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祭灶》:「其祀期用二十三日,惟南省客户用二十四日。」
3.顾客。如:「总经理正在和客户洽谈合作细节,请您稍待。」
《國語辭典》:驵侩(駔儈)  拼音:zǎng kuài
马匹贩卖的中介人。后泛指居中介绍买卖的商人。《儒林外史》第一一回:「那知辞官未久,被了这一场横祸,受小人驵侩之欺!」
《漢語大詞典》:城牙
城中官家田产经纪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田房税》:“官牙拿究,业主依律科罪;若乡村镇集……照城牙业主,依律并究。”
《漢語大詞典》:马占(馬占)
[英merchant]方言。经纪人;买办。 清 林则徐 《喻洋商责令外商呈缴烟土稿》:“况夷馆係该商所盖,租与夷人居住,馆内行丁及各项工役,皆该商所雇,马占等皆该商所用。”
分類:经纪人
《漢語大詞典》:主侩(主儈)
旧时促成双方买卖并从中获取佣金的牙行经纪人。新唐书·卢杞传:“凡公私贸易,旧法率千钱算二十,请加五十,主侩注所售,入其算有司;其自相市,为私籍自言,隐不尽,率千钱没二万,告者以万钱畀之。”
《国语辞典》:软人才(软人才)  拼音:ruǎn rén cái
大陆地区指从事工商贸易、出版、演艺、体育、科技、房地产、旅游等仲介服务的经纪人。因是靠智力赚钱,与直接从事生产者有所不同,故称为「软人才」。
《國語辭典》:拆息  拼音:chāi xí
金融业间互相拆放、拆出短期融资借款的利息。多为按日计息。也称为「日拆」。
《漢語大詞典》:嫟称(嫟稱)
亲昵的称呼。 柯灵 《香雪海·阿波罗降临人世》:“﹝“做手”﹞这是 上海 投机商对交易所经纪人的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