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象牙贝(象牙贝)  拼音:xiàng yá bèi
动物名。软体动物掘足纲。为一种细长贝类,其贝壳两端开口,中间相通,身体半埋沙粒中,捕食微小生物。常栖息在海洋底部。
《国语辞典》:乳酸菌  拼音:rǔ suān jùn
真细菌类乳酸菌科(属),菌体杆状较细长,微好气性,分解单糖并使乳酸发酵的细菌。对于酸性有抵抗力,常用于发酵及酪品制造。
《国语辞典》:条桑育(条桑育)  拼音:tiáo sāng yù
一种采桑养蚕的方法。将叶肉丰厚、叶梗细长的桑叶均匀排列,使桑叶保持新鲜及蚕座通风。如:「农家养蚕多使用条桑育以节省人力。」
《漢語大詞典》:高锰酸钾(高錳酸鉀)
无机化合物,暗紫红色或黑色的细长结晶。稀溶液紫红色,医药上用做消毒剂。通称灰锰氧。
《国语辞典》:蛾眉皓齿(蛾眉皓齿)  拼音:é méi hào chǐ
细长眉毛和洁白牙齿。形容女子容貌明艳美丽。汉。司马相如〈美人赋〉:「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颜盛色茂。」《洛阳伽蓝记。卷三。高阳王寺》:「王有二美姬,一名脩容,一名艳姿,并蛾眉皓齿,洁貌倾城。」
《漢語大詞典》:发症虫(髮癥蟲)
一种寄生虫,因形状细长似发而得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胡麻﹝修治﹞:“髮癥饮油……治胸喉间觉有癥虫上下,尝闻葱豉食香,此乃髮癥虫也。二日不食,开口而卧,以油煎葱豉令香,置口边,虫当出,以物引去之,必癒。”参见“ 髮癥 ”。
《漢語大詞典》:发症(髮癥)
亦作“ 髮徵 ”。 一种寄生虫病,因虫形细长似发而得名。南史·徐文伯传:“ 宋明帝 宫人患腰痛牵心,每至輒气欲絶,众医以为肉癥。 文伯 曰:‘此髮癥。’以油投之,即吐得物如髮。稍引之长三尺,头已成蛇能动,挂门上适尽一髮而已,病都差。”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雄黄﹝附方﹞:“髮徵饮油:有饮油五升以来方快者,不尔则病。此是髮入于胃,气血裹之,化为虫也。雄黄半两为末,水调服之,虫自出。”
《漢語大詞典》:黄麂
麂的一种。雄的有短角,雌的无角。四肢细长,能疾走。栖息树林中。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我最欢喜的是猎取野猪同黄麂。”
《漢語大詞典》:积雪草(積雪草)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茎细长匍匐,节节生根。叶肾圆形,基部心形。夏季开淡红紫色小花,伞形花序。果实扁圆形。全草入药,有利尿除湿、活血祛瘀的功效。又称落得打。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积雪草:“积雪草即胡薄荷,乃薄荷之蔓生者尔。”
《漢語大詞典》:火纸捻儿(火紙捻兒)
点火用的细长纸卷。也称火煤子。相声《怯跟班》:“﹝ 三儿 ﹞把烟袋嘴递到 曾九 口里,这头燃了火纸捻儿给点烟。”
《漢語大詞典》:桄榔须(桄榔鬚)
桄榔树叶下的须子,细长如马尾,用盐水浸渍后异常坚韧,常用以缚船。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上:“贾人船不用铁钉,只使桄榔鬚繫缚,以橄欖糖泥之,糖乾甚坚,入水如漆也。”
《國語辭典》:骨骼肌  拼音:gǔ gé jī
肌纤维在显微镜下显现明暗相间的横纹。肌肉的两端附著在骨骼上,它的活动可以由人的意识来控制,也称为「随意肌」。参见「横纹肌」条。
《國語辭典》:黑家鼠  拼音:hēi jiā shǔ
动物名。一种家鼠,尾巴细长,鼻子尖、耳大,全身灰黑色,容易传播疾病。也称为「黑鼠」。
《國語辭典》:黑麦(黑麥)  拼音:hēi mài
植物名。禾本科黑麦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耐寒抗旱力强。原产欧洲南部和中亚细亚。茎高达一至二公尺;叶长线形,长十至二十公分,排列成二列。穗状花序顶生,小穗具长芒,与小麦相似。是粮食作物之一,亦可酿酒和做面包的原料。也称为「拉爱麦」。
《漢語大詞典》:黑藻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中。茎细长。叶子披针形,轮生,边缘有细锯齿。花淡紫色,雌雄异株。
《國語辭典》:海蛇  拼音:hǎi shé
海蛇科的统称。体长三、四尺,头小,眼小,口有毒牙。鼻孔在顶端,尾呈桨状,鼻孔开口于吻背,有瓣膜司开闭,可防止海水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