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碎米
(1).细碎的米。形容说话絮烦。 丁玲 《母亲》二:“她觉得在这里做客,真拘束得很,她从前讨嫌么妈一张碎米似的嘴,现在却念起她来。”
(2).比喻雪花。 宋 苏轼 《泗州除夜雪中黄师是送酥酒》诗:“暮雪纷纷投碎米,春流咽咽走黄沙。” 宋 周必大 《后两日大雪邦衡复用前韵作穷语戏和》:“暮雪故教投碎米,馋涎那更忍流酥。” 清 唐孙华 《和友人郊字雪诗》:“杂遝冰花乱,繽纷碎米抛。”
《漢語大詞典》:微详(微詳)
细碎详尽。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惜内顾之缠緜,恨末命之微详。” 李周翰 注:“内顾,家事也;缠緜,亲密也;微,细也;详,悉也。此 机 言 武帝 之德甚高,但惜其临终下节,乃於姬妾亲密,遗令细碎详述之甚也。”
分類:细碎详尽
《漢語大詞典》:吱喳
象声词。形容鸟儿杂乱细碎的叫声。 清 朱彝尊 《醉太平》曲:“寒号虫时到口吱喳,儘由他自夸。” 郭小川 《团泊洼的秋天》诗:“蝉声消退了,多嘴的麻雀已不在房顶上吱喳。”
《漢語大詞典》:冗细
1.亦作"冗细"。
2.繁杂细碎。
分類:繁杂细碎
《漢語大詞典》:尾琐(尾瑣)
(1).细碎琐屑,微小。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服器序:“服帛器物,虽属尾琐,而仓猝值用。”
(2).形容衰微。 明 茅溱 《粉蝶儿·金台怀古》套曲:“豪杰气都成尾琐,《召南》篇尽化胡歌。”
(3).犹猥琐,庸俗不大方。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二节:“他没有学过射御,当然不会像那世袭贵族一样有拳有勇。臃肿尾琐,面目可憎,刚好画出一个暴发户的神气。”
《漢語大詞典》:鄙碎
琐屑细碎。周书·王罴传:“每至享会,亲自秤量酒肉,分给将士。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唐 刘知几 史通·补注:“自兹已降,其失逾甚。若 萧 ( 萧大圜 ) 羊 ( 羊衒之 )之璅杂, 王 ( 王邵 ) 宋 ( 宋孝王 )之鄙碎,言殊拣金,事比鸡肋。”
分類:琐屑细碎
《國語辭典》:碎聒  拼音:suì guā
啰嗦、唠叨。《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方妈妈平日本是难相处的人,就碎聒得一个不了不休。」
《漢語大詞典》:吱嗻
(1).象声词。形容人的嘈杂声。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闻喜》:“人语闹吱嗻,听风声,似是女孩儿关节。”
(2).象声词。形容脚步急促细碎声。
《国语辞典》:切碎  拼音:qiē suì
用刀将物体切割成细碎状。如:「把洋葱切碎后,打个蛋,再加一些佐料及饭,就能做成一盘香喷喷的炒饭。」
《漢語大詞典》:咽哳
形容声音凄切细碎。 南朝 梁 萧统 《蝉赞》:“兹虫清絜,惟露是餐。寂寞秋序,咽哳夏阑。”
《國語辭典》:麻点(麻點)  拼音:má diǎn
似麻子的斑点。
《漢語大詞典》:齑音(齏音)
细碎的声音。 唐 孟郊 《寒溪》诗:“冻飈杂碎号,齏音坑谷辛。”
分類:细碎声音
《漢語大詞典》:支支节节(支支節節)
谓细碎繁琐。 清 恽敬 《文衡山先生诗册跋》:“古大家名家所作,自性情流出,故生气坌涌,大小高下,如其人之生平;贋者支支节节为之,则索然矣。” 清 臧镛 《〈经籍籑诂〉后序》:“论其大端,实足为有功经学之书,倘不知者指其小舛,支支节节而议之,是欲擿 泰山 之片石,问河海於断潢矣,又乌足与语学问之事哉!”
分類:细碎繁琐
《漢語大詞典》:喳喳嘁嘁
形容细碎的声音。 朱自清 《记游》五:“落叶堆了满路,我们踏着:‘喳喳嘁嘁’的声音。” 冰心 《我的邻居》:“楼下的声音,却是隐约上腾,半夜总听见喳喳嘁嘁的,‘如哭如诉’。”
分類:细碎声音
《漢語大詞典》:摭裂
采摘细碎,无关宏旨。 明 文徵明 《何氏〈语林〉叙》:“凡二千七百餘事总十餘万言,类列义例一惟 刘氏 之旧……而或者以为摭裂委琐,无所取裁。”
分類:采摘细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