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缓急轻重(缓急轻重)  拼音:huǎn jí qīng zhòng
各种事情都有主要和次要、紧急和缓慢等状况的差别。如:「热心虽是好的,但事情总有个缓急轻重,不能厚此薄彼。」也作「轻重缓急」。
《国语辞典》:紧急命令(紧急命令)  拼音:jǐn jí mìng lìng
国家遇有紧急事变时,颁布命令,取消原有的国民自由权,称为「紧急命令」。
《国语辞典》:紧急避难权(紧急避难权)  拼音:jǐn jí bì nàn quán
采取紧急避难行为而免予受罚的权利。法律上规定因避免自己或他人生命、身体、自由、财产的紧急危难,而不得已侵害第三者的利益的行为,可不负刑事责任。
《国语辞典》:火烧眉毛,且顾眼前(火烧眉毛,且顾眼前)  拼音:huǒ shāo méi máo,qiě gù yǎn qián
比喻情势紧急,必须马上解决。《镜花缘》第三五回:「但因要救舅兄,不得已做了一个火烧眉毛,且顾眼前之计。」
《国语辞典》:紧急避难行为(紧急避难行为)  拼音:jǐn jí bì nàn xíng wéi
法律上指为避免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身体、自由、财产遭受紧急危难,出于不得已的侵害他人行为。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明定为不罚,若行为过当亦得减轻或免除刑罚。
《国语辞典》:紧急医疗救护网(紧急医疗救护网)  拼音:jǐn jí yī liáo jiù hù wǎng
当急难发生时,由接受报案、通报有关单位、现场抢救、紧急送医、医院连系等行动串接起来的有组织的救助行动系统。其中的抢救、送医都需有专业人员的参与。
《国语辞典》:羽檄飞驰(羽檄飞驰)  拼音:yǔ xí fēi chí
迅速传递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比喻军情紧急。清。黄遵宪〈再述〉诗五首之五:「羽檄飞驰四百州,先防狼角后髦头。」也作「羽檄交驰」。
《国语辞典》:羽檄交驰(羽檄交驰)  拼音:yǔ xí jiāo chí
迅速传递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比喻军情紧急。唐。王维〈老将行〉:「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宋。张孝祥〈衡州新学记〉:「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也作「羽檄飞驰」。
《国语辞典》:紧等(紧等)  拼音:jǐn děng
紧急、重要。《水浒传》第二一回:「真个是知县相公紧等的勾当。我却不会说谎。」
分类:紧急
《国语辞典》:报案中心(报案中心)  拼音:bào àn zhōng xīn
专为受理市民报警而设置的单位。市民于遭受不法危害或临时紧急事故,需要警察协助时,只需以电话告诉报案中心,即可获得协助。
《国语辞典》:被动免疫(被动免疫)  拼音:bèi dòng miǎn yì
当有害物质(抗原)进入身体后,由体外紧急注入有效抗体,以免除或降低有害物质对身体的影响,此种免疫称为「被动免疫」。相对于主动免疫而言。
《国语辞典》:动员戡乱(动员戡乱)  拼音:dòng yuán kān luàn
于战时或紧急状况时,动员国家全部的人力和资源,支援国防军事活动,以平定战事乱象的措施。如:「为因应时局变化,中华民国于民国八十年五月由总统宣告终止动员戡乱时期。」
《国语辞典》:配水池  拼音:pèi shuǐ chí
用以调节用水,供应消防紧急用水的清水贮蓄池,兼有改善水压的功用。
《国语辞典》:尖锐化(尖锐化)  拼音:jiān ruì huà
局势转成最紧急严重的状态。如:「这两个政党之间的冲突日趋尖锐化。」
《国语辞典》:亮红灯(亮红灯)  拼音:liàng hóng dēng
比喻出现紧急、危急的状况。如:「这对夫妻最近经常为细故吵架,可见彼此间的感情已经亮红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