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精兵处

相关人物
陈豨
 
韩信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
陈豨拜为钜鹿守,辞于淮阴侯。淮阴侯挈其手,辟左右与之步于庭,仰天叹曰:「子可与言乎?欲与子有言也。」豨曰:「唯将军令之。」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待豨报。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

例句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 杜牧 感怀诗一首

《國語辭典》:精兵  拼音:jīng bīng
训练精良的部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即令诸将击齐,而自以精兵三万人,南从鲁出胡陵。」《三国演义》第五三回:「整点精兵器械,出城迎敌。」
《国语辞典》:精兵猛将(精兵猛将)  拼音:jīng bīng měng jiàng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晋书。卷六七。郗鉴传》:「使君若顾二帝,自可不行,宜急下檄文,速遣精兵猛将。」《三国演义》第六二回:「可连夜遣兵屯雒县,塞住咽喉之路。刘备虽有精兵猛将,不能过也。」
《漢語大詞典》:精兵简政(精兵簡政)
谓党政军紧缩机构,精简人员。亦借用于一般的去除繁冗,力求简要。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 李鼎铭 先生提出来的。”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章:“趁大家休息,我就跑到僻静处,想偷偷地来个精兵简政,把不必要的东西扔掉一些。”
《國語辭典》:练兵(練兵)  拼音:liàn bīng
训练军队。如:「练兵的重点在练胆、练力、练技。」
《漢語大詞典》:锋锐(鋒鋭)
(1).刀剑锐利。吴子·治兵:“锋鋭甲坚,则人轻战。”
(2).指锐利的刀剑。 唐 白居易《汉高皇帝亲斩白蛇赋》:“口譟雷霆,手操锋鋭。”
(3).尖兵,前锋。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 绍 遣将攻之,连年不能拔”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袁绍 与 瓚 书曰‘……又 乌丸 、 濊貊 ,皆足下同州,僕与之殊俗,各奋迅激怒,争为锋鋭。’”
(4).精兵。陈书·高祖纪上:“应分贼兵势,以弱制强,何故聚其锋鋭,令必死於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兵部·土兵:“各边将领,又专倚家丁为锋鋭。”
(5).指凌厉的气势。 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三:“赤眉新拔 长安 ,财赋日盛,锋鋭不可当也。”《三国演义》第六七回:“今可发兵出迎,奋力与战,折其锋鋭,以安众心。”明史·朱亮祖周德兴等传赞:“介胄之士桀驁难驯,乘其锋鋭,皆能竖尺寸於疆埸。”
(6).指气势凌厉。 郭小川 《新路歌》:“我们就是这样,无比锋锐。”
(7).指卓越的才能。 宋 苏辙 《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之一:“同儕畏锋鋭,兄弟更驰逐。” 宋 叶适 《宋故宣教郎通判平江府姚君墓志铭》:“所歷之官,皆人立欲以其材能自振迅者,而 洪卿 摧敛锋鋭,若不敢有所为。”
(8).锋利;犀利。 宋 叶适《徐德操墓志铭》:“梳櫛缴绕以赴绳墨,磨错椎钝以就锋鋭。” 罗正伟 《清廷预备立宪》:“聪明俊伟之士,持偏激之学説,挟锋鋭之文字,发行报纸,刊刻书籍。”
《漢語大詞典》:胜兵(勝兵)
指能充当兵士参加作战的人。汉书·西域传上·婼羌:“户四百五十,口千七百五十,胜兵者五百人。”梁书·冯道根传:“率乡人子弟胜兵者,悉归 高祖 。” 宋 叶适 《华文阁待制知庐州钱公墓志铭》:“於是上令教两 淮 民兵万弩手,而公选胜兵七千八十九人,参之军制,束以队伍,别以事艺,严以训练。”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 金陵 人口一千五十万二千六百五十一,则得胜兵二十一万五百。”
(1).打胜仗的部队。孙子·形:“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三国志·魏志·贾诩传:“﹝ 张绣 ﹞问 詡 曰:‘ 绣 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
(2).犹精兵。战国策·魏策三:“臣闻 魏氏 悉其百县胜兵,以止戍 大梁 ,臣以为不下三十万。”旧唐书·太宗纪上:“师次于 涇阳 ,胜兵九万,破胡贼 刘鷂子 ,并其众。” 宋 王安石 《送程公辟之豫章》诗:“地灵人秀古所臧,胜兵可使酒可尝。”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夫我之边且延袤以千里计,守东而西溃,守西而东溃,五里置堠,十里传烽,积而一路一将,即使胜兵满千,而彼飘忽腾捷,立以十倍来,不可支矣。”
《漢語大詞典》:练卒(練卒)
(1).精兵。六韬·略地:“中人以为先出者,得其径道,其练卒材士必出。”吕氏春秋·处方:“ 章子 甚喜,因练卒以夜奄 荆 人之所盛守,果杀 唐蔑 。” 清 唐甄 潜书·受任:“善用兵者,生卒亦胜;不善用兵者,练卒亦败。”
(2).操练兵卒。 唐 杜甫 《新安吏》诗:“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漢語大詞典》:常选(常選)
(1).指素常选拔的精兵。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驃骑,驃骑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将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絶也。” 司马贞 索隐:“谓驃骑常选择取精兵。”
(2).古代定期选举官吏的一种制度。《梁书·武帝纪中》:“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若有才同 甘颜 ,勿限年次。” 宋 王安石 《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铭》:“公自常选,数年遂任事于时。”元史·张珪传:“近侍不得巧词復奏,不该常调之人亦不得滥入常选。”
《漢語大詞典》:练士(練士)
(1).精兵。管子·地图:“缮器械,选练士,为教服,连什伍,徧知天下,审御机数,此兵主之事也。”吕氏春秋·爱类:“王也者,非必坚甲利兵选卒练士也,非必隳人之城郭、杀人之士民也。”
(2).训练士兵。
(3).选拔士兵。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楨富柄强……以之蒐器,器不窳;以之练士,士无虚伍。”
《漢語大詞典》:练甲(練甲)
精兵。韩非子·十过:“ 秦 得 韩 之都一,驱其练甲, 秦 韩 为一以南乡 楚 ,此 秦王 之所以庙祠而求也。”
分類:精兵
《國語辭典》:保义(保義)  拼音:bǎo yì
1.仗义保护。《书经。康王之诰》:「则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义王家。」《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膺受多福,保义子孙。」
2.官中人物或仆隶。宋。曾慥《高斋漫录》:「近年贵人仆隶,以仆射、司徒为卑小,则称保义,又或称大夫也。」宋。洪迈《夷坚甲志。卷一二。雷震石保义》:「又入数家,询巡辖递铺石保义所在。」
3.对技艺人的称呼。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小说讲经史》:「且小说名『银字儿』,……有谭淡子、翁二郎、雍燕、王保义。」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诸色伎艺人》:「小说:徐保义、汪保义。」
《國語辭典》:奋击(奮擊)  拼音:fèn jí
1.奋起力击。《战国策。燕策》:「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齐恐,上书愿与广川勇士奋击匈奴,上许之。」
2.奋力击敌的勇士,指精兵。《战国策。秦策一》:「奋击百万,沃野千里。」《史记。卷六九。苏秦列传》:「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士二十万,苍头二十万,奋击二十万。」
《國語辭典》:后劲(後勁)  拼音:hòu jìn
发作较迟的力量或作用。如:「小心这酒后劲大,喝多了会醉的。」
《國語辭典》:后劲(後勁)  拼音:hòu jìng
全军中殿后的精兵。《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权后劲。」晋。杜预。注:「中军制谋,后以精兵为殿。」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提戈后劲,厕龙豹之谋。」
《國語辭典》:六院  拼音:liù yuàn
1.唐南山道之精兵。《新唐书。卷一五四。列传。李晟》:「愬乃令佩刀出入帐下,署六院兵马使。六院者,随、唐兵也,凡三千人,皆山南奇材锐士,故委祐统之。」
2.宋朝登闻检院、登闻鼓院、官告院、都进奏院、诸军司粮料院、审计院等官署的合称。《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中兴后,检、鼓、粮、审计、官告、进奏,谓之六院。」
3.即六宫,后妃所住的地方。明、清皇宫内廷在三宫的两边有东西六宫,故称。如:「三宫六院」。《西游记》第三七回:「三宫皇后,六院嫔妃。」
4.院指行院,歌妓的营业场所。明初南京最著名的妓院有来宾、重译、轻烟、淡粉、梅妍、柳翠等六院,故以「六院」为妓院的别称。《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恩卿妙音,六院推首。某相遇之初,每闻绝调,辄不禁神魂之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