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轻赍
遗秉
平粜
官廪
馈粮
输粟
生谷
完聚
磨石
岁漕
绝食
朽蠹
宿储
食土
见粮
《國語辭典》:轻赍(輕齎)  拼音:qīng jī
方便携带的装备。《汉书。卷五十五。霍去病传》:「约轻赍,绝大幕。」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诗:「馀波期救涸,费日苦轻赍。」
《漢語大詞典》:轻赍银(輕齎銀)
元 明 以来,税粮、漕粮、马草等折收银两的部分,叫“轻齎银”。 清 代漕粮加征的耗米,除随船给运四斗外,其余耗米折征银两,并按兑运远近规定数额。见清史稿·食货志三明史·食货志三:“轻齎银者, 宪宗 以诸仓改兑,给路费,始各有耗米;兑运米,俱一平一鋭,故有鋭米;自随船给运四斗外,餘折银,谓之轻齎。”
《漢語大詞典》:遗秉(遺秉)
指成把的遗穗。《诗·小雅·大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毛 传:“秉,把也。” 孔颖达 疏:“彼处有遗餘之秉把,此处有滞漏之禾穗。” 唐 王维 《京兆张公德政碑》:“野无遗秉,路有委骨。” 清 彭兆荪 《输租乐》:“遗秉滞穗皆入官,鳩形妇子吞声还。”
犹言发放粮食。 宋 宋祁 《贺吕待制启》:“ 河 朔艰食,县官乏材,首膺僉求,大经用度,游刃於肯綮之地,遗秉於灭裂之餘。”
分類:发放粮食
《國語辭典》:平粜(平糶)  拼音:píng tiào
平价卖出米粮。旧时官府于丰收时先平籴买入米粮,遇荒年粮缺价高时,平价卖出官仓米粮,以平衡物价。《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也搜括了几百石谷,一边平粜,一边煮粥。」
《漢語大詞典》:官廪
(1).犹官俸。国家发给的俸禄。《三国志·吴志·陆凯传》:“伏闻织络及诸徒坐,乃有千数,计其所长,不足为国财,然坐食官廪,岁岁相承,此为无益。” 宋 陆游 《暑夜》诗:“无功耗官廪,太息负平生。” 明 张四维 《双烈记·从征》:“我这里深惭毛义微官廪,那些个少可酬 云英 逆旅情。”
(2).国库里的粮食。宋史·真宗纪二:“﹝ 大中 祥符 二年九月﹞丁丑,发官廪振 凤州 水灾。”宋史·王沿传:“又体量 河朔 饥民,所至不俟詔,发官廪济之。”
《國語辭典》:馈粮(饋糧)  拼音:kuì liáng
运送粮食。《孙子。作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漢語大詞典》:输粟(輸粟)
(1).运送谷物。左传·僖公十三年:“ 秦 於是乎输粟于 晋 ,自 雍 及 絳 相继。”
(2).古代农户向官府捐纳粮食。新唐书·食货志一:“凡授田者,丁岁输粟二斛,稻三斛,谓之租。”
(3). 明 清 时,富家子弟为得功名、官职而捐纳财货于官府,称输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纳粟民生高第:“ 景泰 以后,胄监始有纳马之例,既改为输粟,初不过青衿援例耳。” 明 王世贞 觚不觚录:“输粟富家儿,不识一丁,口尚乳臭。” 明 章懋 《陕西副使静虚潘公墓志铭》:“生子三人,长即 希奭 ,材而克家,以输粟拜散官。”
《漢語大詞典》:生谷(生穀)
(1).生产谷物。管子·禁藏:“发五正,赦薄罪,出拘民,解仇讎,所以建时功施生穀也。” 尹知章 注:“谓及时立农功,施力为生穀。”
(2).指谷物、粮食。明史·外国传一·朝鲜:“顾以封疆多故,土瘠民贫,内供本国之军需,外济镇兵之待哺,生穀有限,支给实难。”
分類:谷物粮食
《國語辭典》:完聚  拼音:wán jù
1.修治城郭,聚集民众。《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2.团聚、团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我和你自幼相许,今日完聚,不足为奇。」
《國語辭典》:磨石  拼音:mó shí
用来磨刀刃的石头。《书经。禹贡》「砺砥砮丹」句下汉。孔安国。传:「砥细于砺,皆磨石也。」
《漢語大詞典》:岁漕(歲漕)
谓每年由水路运输粮食至京师或指定地点。 宋 欧阳修 《泗州先春亭记》:“ 泗 ,天下之水会也,岁漕必廪於此。”宋史·食货志上三:“ 宋 岁漕以广军储、实京邑。”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 嘉祐 四年,詔所运菽,减漕船三百艘。自是岁漕三河而已。”
《國語辭典》:绝食(絕食)  拼音:jué shí
断绝饮食。《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樊深传》:「坠崖伤足,绝食再宿。」《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杨奉寻得牛车一辆,载帝至大阳。绝食,晚宿于瓦屋中。」也作「绝粒」。
《國語辭典》:朽蠹  拼音:xiǔ dù
1.朽败及被虫蚀。《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府藏朽蠹,而礼悖于诸侯。菽粟藏深,而怨积于百姓。」
2.腐朽生虫的粮食、木材。《左传。昭公三年》:「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唐。韩愈 题木居士诗二首之二:「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漢語大詞典》:宿储(宿儲)
积储的物资。多指粮食。《后汉书·明帝纪》:“日月薄蚀,彗孛见天,水旱不节,稼穡不成,人无宿储,下生愁垫。” 唐 韦应物 《观田家》诗:“仓廩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國語辭典》:食土  拼音:shí tǔ
食邑,受封的领地。《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利博则恩笃,乐远则忧深,故诸侯享食土之实。」
《國語辭典》:见粮(見糧)  拼音:xiàn liáng
现存的粮米。《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
分類:现存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