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储备粮(儲備糧)
储存以备需用的粮食。《红旗》1965年第1期:“这一年,售粮,储备粮,社员口粮,都是历史上最高的。”
《漢語大詞典》:出荷粮(出荷糧)
伪 满 时期,官府向农民低价征购的粮食。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他在伪 满 时,交了出荷粮,家里不剩啥,缺吃又缺穿。”
《漢語大詞典》:铺仓(鋪倉)
贮藏粮食的库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催征》:“非多蠧嚼吞于坊肆,即累日困闭于铺仓。”
《漢語大詞典》:曝场(曝場)
曝晒粮食的场地。 叶圣陶 《火灾·晓行》:“屋前一方地和屋的面积一样大,铺着长方的小砖,是他们的曝场。”
《漢語大詞典》:全国一盘棋
下棋要从全盘着眼,比喻全国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我说,别处有种粮食的嘛,全国一盘棋哩,早已不是小国寡民老古时了,一个小村子什么也得齐齐全全。咱队不种棉,不是可以买布吗
《漢語大詞典》:樵米
柴草与粮食。南史·梁南平元襄王伟传:“每祁寒积雪,则遣人载樵米,随乏絶者赋给之。”新唐书·张知謇传:“ 武后 革命……百姓惊骇,樵米踊贵。”
分類:柴草粮食
《漢語大詞典》:碾磙子
碾盘上的圆柱形石磙,用以轧碎粮食或去掉它的皮。又称碾砣。
《漢語大詞典》:囊漏贮中(囊漏貯中)
亦作“ 囊漏储中 ”。 谓粮食从小器漏入大器,其实并未漏掉。常以喻实际利益并未外流。贮,盛米器,大于囊。 汉 贾谊 新书·春秋:“汝知小计而不知大计。 周 谚曰:‘囊漏贮中。’而独弗闻歟?”宋书·范泰传:“未有民贫而国富,本不足而末有餘者也。故囊漏贮中,识者不吝;反裘负薪,存毛实难。”
《漢語大詞典》:馁匮(餒匱)
谓粮食、物资等匮乏。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 康熙 漠北之役,西路惟 归化城 满 兵不恤驼马,中途馁匱。”
《漢語大詞典》:食为民天(食爲民天)
谓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涉务:“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清 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自序》:“食为民天,有食斯有民。”参见“ 食天 ”。
《漢語大詞典》:食天
比喻人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事物。语本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 宋 姚勉 《沁园春·寿陶守》词:“春雨慳时,千金斗粟,民仰使君为食天。”
分類:生存
《國語辭典》: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拼音:shí bù yàn jīng,kuài bù yàn xì
米麦碾舂得愈精白愈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比喻食品精致,饮食讲究。《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宋。杨万里 庸言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学而不精可乎?」
《漢語大詞典》:实物地租(實物地租)
封建地租的一种形式。农民定期向地主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牲畜、家禽或其他农产品作为地租。在封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通常采用实物地租的形式。
《漢語大詞典》:商品粮(商品糧)
作为商品出售的粮食。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去年生产了三千六百多亿斤粮食,商品粮包括公粮在内,大约是八百多亿斤,不到四分之一,四分之三以上归农民。”
《漢語大詞典》:践土食毛(踐土食毛)
(1).语出左传·昭公七年:“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 杜预 注:“毛,草也。”毛,泛指土地上生长的粮食蔬菜等植物。后以“践土食毛”谓蒙受君恩。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黄忠端公:“诸君践土食毛,义亦可死;但未食禄,亦可以无死。”
(2).泛指起居生活。 明 张煌言 《山头重建海塘碑记》:“今乾坤陆沉,余不能尘沧海而挽皇舆,而独能使一方桑田不波乎?凡尔之得以践土食毛者,皆父老子弟力耳。”
《漢語大詞典》:京仓大使
主管首都粮食储备的官员。例如:官京仓大使。——·邵长蘅《青门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