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分类字锦》:僧粥
高启 吼鲸报僧粥。
分类:
《漢語大詞典》:饧粥(餳粥)
甜粥。 唐 白居易 《赠举之仆射》诗:“鸡毬餳粥屡开筵,谈笑謳吟閒管絃。”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寒食则有假花鸡毬、鏤鸡子、子推蒸饼、餳粥。”
《骈字类编》:粥药(粥药)
宋史李熙靖传既拒张邦昌之命忧愤废食家人进粥药宽譬之终无生意故人视其病相持啜泣索笔书唐王维所赋百官何日再朝天之句明日遂卒
《骈字类编》:晨粥
宋 苏轼 过汤阴市,得豌豆大麦粥,示三儿子 逆旅唱晨粥,行庖得时珍。
《漢語大詞典》:粥糜
粥。糜,谓煮米使糜烂。 清 刘大櫆 《蝠巢翁传》:“ 康熙 甲午岁大祲,乡先生奉观察之命,来溪上为粥糜以賑。” 清 刘大櫆 《天道上》:“为粥糜以食饿者,而己且啼飢;分緼黂以衣冻夫,而己且号寒乎?”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大男被拘繫,无由馈粥糜。”
分類:糜烂
《漢語大詞典》:粥面
浓茶或醇酒表面所凝结的薄膜,以其状如粥膜,故称粥面。 宋 宋子安 东溪试茶录·壑源:“其茶甘香特胜,近焙受水,则浑然色重,粥面无泽。” 宋 苏轼 《过高邮寄孙君孚》诗:“乐哉何所忧,社酒粥面醲。”
《漢語大詞典》:画粥(畫粥)
宋 范仲淹 早年求学时曾寄居僧寺,贫困异常,每日“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见《宋朝事实类苑》卷九引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后以“画粥”为安于贫困之典。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传略》:“兄於世故,雅不欲涉,而戢志以支补者,唯下帷画粥敦孝友,为族党乡邻所推重。” 清 方文 《赠白孟新仲调移居》诗之二:“畜鷄供老母,画粥度荒年。”
《漢語大詞典》:麦粥(麥粥)
小麦屑和豆煮的粥。 清 桂馥 札朴·乡里旧闻·麦饭麦粥:“小麦屑和豆煮曰麦粥,粥供冬之朝食。”
分類:小麦
《國語辭典》:白粥  拼音:bái zhōu
白米所煮的稀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豆至难煮,唯豫作熟末,客至,作白粥以投之。」《太平广记。卷二九三。张诚之》引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我即是地之神,明年正月半,宜作白粥,泛膏于上以祭我,当令君蚕桑百倍。」
分類:白米稀饭
《漢語大詞典》:设粥(設粥)
施粥。 金 马钰 《战掉丑奴儿·自戒》词:“怜贫设粥非求报,建德如偷。”金史·后妃传下·宣宗皇后王氏:“后遂勅有司,京城设粥与冰药。”
《漢語大詞典》:杏粥
用杏仁制成的粥。古时寒食节食品之一。 晋 陆翙 邺中记:“寒食三日作醴酪,又煑粳米及麦为酪,擣杏仁煑作粥。” 唐 韦应物 《清明日忆诸弟》诗:“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國語辭典》:佛粥  拼音:fó zhōu
腊月初八佛成道时以杂米豆果所煮的稀饭。参见「腊八粥」条。宋。陆游 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诗:「今朝佛粥更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漢語大詞典》:淡粥
稀粥。 宋 苏轼 《送柳宜归》诗:“折脚鐺中煨淡粥,曲枝桑下饮离杯。”
《分类字锦》:不粥
礼记命服命车不粥于市
分类:法服
《骈字类编》:粥熟
宋 苏轼 豆粥 卧听鸡鸣粥熟时,蓬头曳履君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