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3,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脱籍
荫籍
乡籍
归籍
籍纳
籍禁
黑籍
郊籍
阮籍途
册籍
出籍
原籍
正籍
家籍
籍帐
《國語辭典》:脱籍(脫籍)  拼音:tuō jí
籍,簿册,官署里的妓女登记簿。脱籍指把名字从官妓登记簿上注销,还其自由身。《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也曾写书切托在京友人,替他脱籍了当,然后图谋接到任所。」也称为「落籍」。
《漢語大詞典》:荫籍(蔭籍)
因先辈功勋而得的官籍。 唐 元稹 《告赠皇祖祖妣文》:“ 燕 寇突来,人士骇散。荫籍朘削,龟绳用稀。” 宋 司马光 《送同年郎景微归会稽荣觐序》:“余又与 景微 以荫籍同官,偕举进士。”
《漢語大詞典》:乡籍(鄉籍)
籍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世子过,目生曰:‘此非异域人。’即有前马者来詰乡籍。生揖道左,具展邦族。”
分類:籍贯
《国语辞典》:归籍(归籍)  拼音:guī jí
回归故乡。《红楼梦》第六三回:「任子孙尽丧礼毕,扶柩归籍外,著光禄寺按上例赐祭。」
分类:回归故乡
《漢語大詞典》:籍纳(籍納)
宋 时将欠户的产业按高价没入官府折还欠钱谓之籍纳。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已经估覆三估不伏定,即以所估高价籍定者,谓之籍纳。惟籍纳产业,方许给还。”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先是殿中侍御史 王奇 ,请籍纳职田以助賑贷。”
《漢語大詞典》:籍禁
古代官府编定名册,限制官吏出入的门禁。 宋 苏舜钦 《论五事》:“古者非有符节,不得輒入君门。降及后来,乃设籍禁,品庶官之高下,限诸门之出入,故东籍而西入者,律令有文焉。”
《漢語大詞典》:黑籍
(1).旧时称吸鸦片等毒品的人为黑籍中人。 沙汀 《淘金记》十九:“当第一天号召那些身居黑籍的可怜虫前来戒烟的时候……来的很是不少。”
(2).指隐瞒或冒充的籍贯。 鲁迅 《华盖集·我的“籍”和“系”》:“终于也明白了,现在写它出来,庶几乎免得又有‘流言’,以为我是黑籍的政客。”
(3).即黑名单。 白韬 《陶行知的生平及其学说·城市生活》:“许多救国领袖如 邹韬奋 等,都名列黑籍。”参见“ 黑名单 ”。
(4).旧说神佛所存的坏人名册。 清 王有光 吴下谚联·因为烧香惹祸殃:“乃一炷清香,投之案下,通陈姓名,面呈情愫,查对黑籍案应死生定罪轻重处分,立时的决。”
《國語辭典》:黑名单(黑名單)  拼音:hēi míng dān
应该被惩治或有嫌疑而被注意者的秘密名单。如:「他与地下组织来往密切,已被情治单位列入黑名单中,暗加监视。」也作「黑单」。
《漢語大詞典》:郊籍
唐 代诗人 孟郊 、 张籍 的并称。 清 姚莹 《论诗绝句》之三一:“更有 张 晁 诗尽好,还如 郊 籍 盛 韩 门。”
《漢語大詞典》:阮籍途
喻指令人悲哀的末路。 唐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茫然 阮籍 途,更洒 杨朱 泪。” 唐 贾至 《送王员外赴长沙》诗:“共叹 虞翻 狂,同悲 阮籍 途。”亦省作“ 阮途 ”。 唐 罗邺 《闻友人入越幕因以诗赠》:“正哭 阮 途归未得,更闻 江 笔赴嘉招。”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奚事哭泣 阮 途,而为乘槎驭骏者所窃笑哉?”
分類:指令悲哀
《國語辭典》:册籍(冊籍)  拼音:cè jí
本子、册子。《三国演义》第一○八回:「乃令一舌辩之士,赍捧册籍,赴吴寨见诸葛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英领事在册籍上一查,没有这个人的名字。」
《國語辭典》:出籍  拼音:chū jí
脱离原来所属的户籍、名籍。《宋史。卷三一三。文彦博传》:「崇宁中。预元祐党籍。后特命出籍,追复太师,谥曰忠烈。」
《國語辭典》:原籍  拼音:yuán jí
父系的本来籍贯。《水浒传》第四二回:「这几时,官司如何不行移文书到那里了?必然原籍追捕。」《红楼梦》第五七回:「苏州虽是原籍,因没了姑父姑母,无人照看,才就来的。」
《漢語大詞典》:正籍
文籍的正本。与“副籍”相对。宋史·食货志上一:“ 嘉定 以来之经界,时至近也,官有正籍,乡都有副籍,彪列昈分,莫不具在,为乡都者不过按成牘而更业主之姓名。”
指赋税。管子·轻重甲:“请以令使贺献、出正籍者必以金,金坐长而百倍。” 马非百 新诠:“正籍,谓民之赋税。”
《漢語大詞典》:家籍
整个家庭的户口册。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三节:“佃客的人身是不自由的,不能随便离开主人。他们的户籍附入主人的家籍中,正说明其封建依附身分。”
《國語辭典》:籍帐(籍帳)  拼音:jí zhàng
簿籍帐册。《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