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东篱(東籬)  拼音:dōng lí
1.东边的竹篱。晋。陶渊明〈饮酒诗〉二○首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人多用以代指菊圃。
2.元代散曲大家马致远的号。参见「马致远」条。
分類:园圃
《國語辭典》:篱落(籬落)  拼音:lí luò
用竹条或木条编成的栅栏。也称为「篱笆」。
《國語辭典》:篱笆(籬笆)  拼音:lí bā
用竹条或木条编成的栅栏。《儒林外史》第九回:「只见七八间矮小房子,两扇篱笆门,半开半掩。」也称为「芭黎」、「芭篱」、「笆篱」、「篱落」。
《國語辭典》:藩篱(藩籬)  拼音:fán lí
1.用柴竹编成屏蔽的围墙,引申为保护防卫。汉。贾谊过秦论下〉:「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固。」晋。陆机〈辩亡论上〉:「城地无藩篱之固,山川无阜之势。」
2.范围、边界。汉。贾谊 过秦论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也作「籓篱」。
《骈字类编》:篱边(篱边)
唐 杜甫 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 野外堂依竹,篱边水向城。
分类:篱边
《骈字类编》:篱下(篱下)
唐 元稹 西州院 到来篱下笋,亦已长短生。
唐 白居易 知足吟 樽中不乏酒,篱下仍多菊。
《國語辭典》:竹篱(竹籬)  拼音:zhú lí
以竹围成的篱笆。如:「前面围著竹篱的房子就是外婆家。」
《漢語大詞典》:篱菊(籬菊)
谓篱下的菊花。语本 晋 陶潜 《饮酒》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 。”后用以为典实。 唐 刘长卿 《九日题蔡国公主楼》诗:“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 唐 白居易 《履道新居》诗:“篱菊黄金合,窗筠緑玉稠。”
分類:菊花典实
《漢語大詞典》:短篱(短籬)
低矮的篱笆。 宋 苏轼 《小圃五咏·枸杞》:“短篱护新植,紫笋生卧节。” 宋 范成大 《四月五日集陈园照山堂》诗:“短篱水面残红满,团扇风前众緑香。”
分類:低矮篱笆
《漢語大詞典》:篱根(籬根)
竹篱近地处。 唐 高适 《宋中遇陈二》诗:“篱根长花草,井上生莓苔。” 唐 皮日休 《秋晚留题鲁望郊居》诗:“簷上落鬭雀,篱根生晚潮。” 清 汤潜 《雁宕载菊寄谢明王子》诗:“日日篱根下,閒吟兴不穷。”
《漢語大詞典》:篱花(籬花)
指菊花。 清 曹寅 《寄姜绮季客江右》诗:“九日篱花犹寂寞, 六朝 粉本渐模糊。”参见“ 篱菊 ”。
分類:菊花
《漢語大詞典》:篱菊(籬菊)
谓篱下的菊花。语本 晋 陶潜 《饮酒》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 。”后用以为典实。 唐 刘长卿 《九日题蔡国公主楼》诗:“篱菊仍新吐,庭槐尚旧阴。” 唐 白居易 《履道新居》诗:“篱菊黄金合,窗筠緑玉稠。”
分類:菊花典实
《骈字类编》:篱外(篱外)
唐 卢纶 观袁修侍郎涨新池 才闻篱外响,已觉石边深。
《分类字锦》:编篱(编篱)
王稚登 茉莉曲 卖花伧父笑吴儿,一本千钱亦太痴。侬在广州城里住,家家茉莉尽编篱。
分类:茉莉
《漢語大詞典》:槿篱(槿籬)
木槿篱笆。 南朝 梁 沈约 《宿东园》诗:“槿篱疎復密,荆扉新且故。” 唐 王维 《春过贺遂员外药园》诗:“前年槿篱故,今作药栏成。” 赵殿成 笺注引《通志略》:“木槿,人多植庭院间,亦可作篱,故谓之槿篱。” 宋 孙光宪 《风流子》词:“茅舍槿篱溪曲,鸡犬自南自北。”
分類:木槿篱笆
《漢語大詞典》:篱畔(籬畔)
篱边。 宋 徐积 《花下饮》诗:“半青篱畔草,半緑畦中韭。” 欧阳予倩 《黛玉焚稿》第七场:“可怜我没娘儿寄人篱畔,我的娘呀!到今朝大解脱快快升天。”
分類:篱边七场
《漢語大詞典》:篱门(籬門)
竹篱的门。常借指隐居的茅舍。南史·萧眎素传:“独居屏事,非亲戚不得至其篱门。”宋史·隐逸传中·杜生:“所居去县三十里,有屋两间,与其子并居,前有空地丈餘,即为篱门,生不出门者三十年。” 清 顾炎武 《摄山》诗:“一入篱门人世别,几人能不拜 萧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