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皮笊篱,不漏汤(皮笊篱,不漏汤)  拼音:pí zhào lí,bù lòu tāng
(谚语)比喻人吝啬。如:「他为人小气苛薄,凡事斤斤计较,真是所谓的皮笊篱,不漏汤。」
分类:谚语吝啬
《国语辞典》:羊触藩篱(羊触藩篱)  拼音:yáng chù fán lí
比喻进退两难。参见「羝羊触藩」条。明。徐霖《绣襦记》第一六出:「故园羞回转,生死听天,羊触藩篱,进退两难。」
《国语辞典》:羊撞篱笆(羊撞篱笆)  拼音:yáng zhuàng lí bā
(歇后语)进退两难。羊撞上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物,既撞不倒,羊角又缠住树枝,因而无法前进,也无法后退。如:「我答应了他,却做不到,简直是羊撞篱笆──进退两难。」
《国语辞典》:蕃篱之鴳(蕃篱之鴳)  拼音:fán lí zhī yàn
鴳,麦收的候鸟。蕃篱之鴳指栖息于蕃篱间的鴳。比喻见识浅陋的人。《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夫蕃篱之鴳,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
《国语辞典》:皮笊篱(皮笊篱)  拼音:pí zhào lí
(歇后语)──捞个磬尽。笊篱捞物时往往将水和物品一块捞起,所以皮笊篱有取走全部东西的意思。《西游记》第三九回:「快把金丹拿出来,与我四六分分,还是你的造化哩!不然,就送你个『皮笊篱──一捞个磬尽。』」
《分类字锦》:隔篱抱听(隔篱抱听)
拾遗记贾逵年五岁明惠过人其姊闻邻中读书旦夕抱逵隔篱而听之至年十岁乃暗诵六经
分类:姊妹
《漢語大詞典》:蹲笆篱子(蹲笆籬子)
方言。坐牢。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七:“那是干啥呢?叫我蹲笆篱子吗?”
分類:方言坐牢
《分类字锦》:分借槿篱(分借槿篱)
徐铉 依韵和令公大王蔷薇诗 委艳装苔砌,分华借槿篱。
分类:蔷薇
《漢語大詞典》:藩篱草(藩籬草)
木槿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槿
分類:木槿
《漢語大詞典》:麂目篱(麂目籬)
即麂眼篱。 清 曹寅 《虎丘雪霁追和芷园看菊》:“红姑子烂三塘晚,那及吾家麂目篱。”亦省作“ 麂目 ”。 清 曹寅 《疏影·俊三索题东园看梅词不暇应秋中真州雨窗赋寄》词:“尚记坞迴蹊转,菊苗分几稜,麂目纔架。”参见“ 麂眼篱 ”。
《漢語大詞典》:麂眼篱(麂眼籬)
竹篱。篱格斜方如麂眼,故名。 宋 陆游 《山行》诗:“缘崖曲曲羊肠路,傍水疏疏麂眼篱。”亦省作“ 麂眼 ”。 宋 陆游 《明日又来天微阴再赋》:“短篱围麂眼,幽径繚羊肠。” 清 李调元 唐乐子 等《赵象九亦吾庐种花数株颇有幽致即席联句》:“篱疎编麂眼,砌密长龙牙。”
分類:竹篱
《國語辭典》:寄人篱下(寄人籬下)  拼音:jì rén lí xià
1.寄居他人屋下生活。比喻依附他人,而不能自立。《红楼梦》第九○回:「想起邢岫烟住在贾府园中,终是寄人篱下。」也作「依人篱下」。
2.比喻文章著述因袭他人,而不能自创一格。《南齐书。卷四一。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分类字锦》:采菊东篱(采菊东篱)
陶潜 饮酒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分类:菊花
《國語辭典》:笆篱子(笆籬子)  拼音:bā lí zi
东北方言。指监狱。参见「监狱」条。
《國語辭典》:芭篱(芭籬)  拼音:bā lí
用竹子或灌木等编成的障隔物。《史记。卷七○。张仪列传》:「苴蜀相攻击。」唐。司马贞。索隐:「芭黎即织木葺为苇篱也,今江南亦谓苇篱曰芭篱也。」也称为「篱笆」。
分類:草编障隔
《漢語大詞典》:笓篱战格(笓籬戰格)
古代城墙上的防御设施。由竹或荆柳编织而成,用以遮隔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