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虬龙(虯龍)  拼音:qiú lóng
1.一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楚辞。屈原。天问》:「焉有虬龙,负熊以游?」《文选。左思。吴都赋》:「比饰虬龙,蛟螭与对。」
2.形容盘旋曲折的道路。宋。苏轼 后赤壁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
《漢語大詞典》:云书(雲書)
(1).称佛道的典籍。 北周 庾信 《陕州弘农郡五张寺经藏碑》:“琅笈云书,金绳玉检。”云笈七籤卷七:“云书谓之云篆。”
(2).篆字。篆字笔画如云,故称。 唐 皎然 《同颜使君真卿岘山送李法曹阳冰西上献书时会有诏征赴京》诗:“云书捧日去,鹤版下天来。” 唐 王炎 《葬西施挽歌》:“西望 吴王 国,云书凤字牌。”
《漢語大詞典》:垂珠
(1).珠串下垂。 战国 宋玉 《讽赋》:“主人之女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更被白縠之单衫,垂珠步摇。” 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建木灭景於千寻,琪树璀璨而垂珠。” 唐 李白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2).悬挂的珠串。 明 刘基 《郁离子·九难》:“叶如车轮,实若垂珠。”
(3).篆书字体之一。形似垂珠,称垂珠篆字。
《國語辭典》:篆额(篆額)  拼音:zhuàn é
题篆文在碑额上。《旧唐书。卷一九○下。文苑传下。李华传》:「华尝为鲁山令元德秀墓碑,颜真卿书,李阳冰篆额,后人争模写之,号为『四绝碑』。」
《國語辭典》:篆书(篆書)  拼音:zhuàn shū
书体名:(1)广义的篆书,是指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包括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及小篆等;狭义的篆书则指大篆及小篆。相传大篆为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小篆为李斯取史籀大篆省改而成。现今所称的篆书,则多指小篆而言。(2)王莽时六书之一,即小篆。
《漢語大詞典》:烟篆(煙篆)
亦作“烟篆”。 指香、香烟等的烟缕。因形似圆曲的篆字,故称。 鲁迅 《野草·一觉》:“我疲劳着,捏着纸烟……烟篆在不动的空气中上升,如几片小小夏云,徐徐幻出难以指名的形象。” 钱锺书 《围城》六:“ 辛楣 新学会一种姿态,听话时躺在椅子里闭了眼睛,只有嘴边烟斗里的烟篆表示他并未睡着。”参见“ 香篆 ”。
《國語辭典》:香篆  拼音:xiāng zhuàn
1.篆文状的盘香。点燃可用来计测时间。宋。洪刍《香谱。卷下。百刻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已。」也称为「篆香」。
2.香烟袅袅,有如篆字的形状。宋。赵令畤 思远人。素玉朝来有好怀词:「深院落,小楼台,玉盘香篆看徘徊。」
《漢語大詞典》:篆铭(篆銘)
(1).用篆字所刻的铭文。梁书·刘之遴传:“有篆铭云:‘ 秦 容成侯 适 楚 之岁造。’”
(2).铭刻。比喻牢记。 刘亚洲 《秦宫月》一:“父王之言,臣儿句句篆铭心中。”
《漢語大詞典》:篆体(篆體)
篆字的书体。汉字书体的一种。北史·江式传:“﹝ 江式 ﹞篆体尤工, 洛京 宫殿诸门版题,皆 式 书也。”
《漢語大詞典》:隶行(隸行)
汉字隶变的一种。篆字结构移动后的隶定,称“隶行”。
《漢語大詞典》:遗篆(遺篆)
(1).指古文字或古籍。因 先秦 古籍多用篆字,故称。 南朝 梁 沈约 《和竟陵王抄书》:“ 汉 壁含遗篆,名山多逸词。” 宋 梅尧臣 《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诗:“心喜遗篆犹在傍,以臼易臼庸何伤。” 清 胡其毅 《题传经堂赠卓大传》诗:“ 鸿都 劫火悲遗篆, 苕水 春星护下帷。”
(2).指散失的古文字或古籍。魏书·礼志二:“暨 秦 燔,鸿籍泯灭。 汉 氏兴,求拾缀遗篆。” 唐 高俭 《文思博要序》:“搢绅先生聚蠧简於内,輶轩使者採遗篆於外。”
《漢語大詞典》:篆章
用篆字所刻的印章。 清 刘大櫆 《赠张絅儒序》:“余贫且贱,既一意专攻於文学,而又以其餘旁及 秦 汉 以来大小之篆章。”
分類:篆字印章
《漢語大詞典》:篆蜗(篆蝸)
像篆字形的蜗牛。 金 元好问 《玉堂》诗:“玉堂阴合冷窗纱,雨过银泥引篆蜗。”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一:“槛曲看盘鹤,墙阴认篆蜗。”
《漢語大詞典》:隶省(隸省)
汉字隶变的一种。篆字简省后的隶定称“隶省”。 宋 郭忠恕 佩觿卷上:“ 唐 玄度 以弁互为隶省,其不典有如此者。”
《漢語大詞典》:赐篆(賜篆)
皇帝给以题篆字。 宋 苏轼 《谢宣召入院状》之一:“玉堂赐篆,仰 淳化 之弥文;宝带重金,佩 元丰 之新渥。”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宝元元年:“ 皇祐 中,帝为篆其﹝ 王曾 ﹞墓碑曰‘旌贤之碑’,后又改其乡曰 旌贤 。大臣碑得赐篆自 曾 始。”
《漢語大詞典》:颉篆(頡篆)
指 秦 李斯 所作仓颉篇中的小篆字体。 元 雅琥 《上执政四十韵》:“历法 羲 经秘,书文 頡 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