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棰辔(箠轡)
马鞭和缰绳。泛指御马之具。汉书·王吉传:“口倦乎叱咤,手苦於箠轡,身劳乎车舆。”
《漢語大詞典》:棰掠(箠掠)
拷打。 宋 洪迈 《夷坚甲志·高俊入冥》:“一部将亦同击,箠掠无全肤。”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官府奉上而虐下,日以箠掠为事。”
分類:拷打
《漢語大詞典》:棰笞(箠笞)
鞭打。《韩诗外传》卷五:“箠笞暴国,一齐天下,莫之能倾,是大儒之勋也。” 清 龚自珍 《与人笺》八:“有家於此……登其堂,有孙攘臂欲箠笞其祖父,祖父欲愬於宾客,面发頳而不得语,此家寧可支长久耶?”
分類:鞭打
《漢語大詞典》:楚箠
拷掠的杖策。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 赞 且孤幼,性甚懵钝,教其读书,终不记忆,其舅……常加楚箠,终不长进。”
分類:拷掠
《韵府拾遗 纸韵》:詈箠
邓韨诗社神走阗阗恐惧违詈箠
《骈字类编》:芦箠(芦箠)
苏轼 草袍芦箠相妩媚。
《分类字锦》:耰锄箠梃(耰锄箠梃)
汉书吾邱寿王传秦兼天下堕名城杀豪杰销甲兵折锋刃其后民以耰锄箠梃相挞击注箠马檛也梃大杖也
分类:偶字
《骈字类编》:竹箠
北堂书钞竹箠长五尺注诸笞者箠长五尺其本大一寸其末薄半寸皆平其节也
《漢語大詞典》:杖马棰(杖馬箠)
执马鞭。汉书·娄敬传:“杖马箠去居 岐 ,国人争归之。” 颜师古 注:“箠,马策也。杖谓柱之也。云杖马箠者,以示无所携持也。”
分類:马鞭
《漢語大詞典》:投棰(投箠)
犹投鞭。 唐 孙元晏 《晋苻坚投箠》:“投箠填 江 语未终, 谢安 乘此立殊功。”参见“ 投鞭断流 ”。
《國語辭典》:投鞭断流(投鞭斷流)  拼音:tóu biān duàn liú
东晋时,前秦苻坚打算大规模进侵,石越以东晋有长江天险阻隔,不宜兴兵。苻坚却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典出《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后比喻军队众多,兵力强大。
《漢語大詞典》:遗棰(遺箠)
丢失鞭子。比喻丧失政权。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 秦 摄利衡以御宇内,执修箠以笞八极,驂服以罢而鞭策愈加,故有倾衡遗箠之变。”
《漢語大詞典》:衔棰(銜箠)
(1).马嚼子与马鞭。 汉 焦赣 《易林·艮之夬》:“驥穷盐车,困於衔箠。”
(2).马鞭相接。谓车马往来不绝。新唐书·郑元铸传:“且 唐 有天下,约可汗为兄弟,使馹衔箠於道。”
《韵府拾遗 支韵》:小箠
旧唐书礼仪志太宗幸国子学观孔颖达讲孝经问曾闵俱称大孝今独为曾说何耶对曰曾孝而全制曰朕闻孔子曰舜之事父母也小箠则受大杖则走今参于父委身以待暴怒陷父于不义不孝莫大焉由斯而言孰愈于闵子骞也
《国语辞典》: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  拼音:pí mǎ bù wèi biān chuí,pí mín bù wèi xíng fǎ
已疲困乏力的马,不怕鞭子打得急;已穷困不堪的人民,不畏惧严刑峻法的压迫。意指为政者,应以仁存心,以民心为取向,切不可一味以严法重惩加之于民,当以民众利益为先。汉。桓宽《盐铁论。绍圣》:「梁氏内溃,不能禁峻法不止,故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虽曾而累之,其亡益乎。」
《漢語大詞典》:走棰(走箠)
挥鞭。指骑马飞奔。 宋 曾巩 《里社》:“黄金日搜尽崖窟,飞檣走箠华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