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宝箓(寶籙)  拼音:bǎo lù
道家的符咒。唐。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诗:「祯符龙马出,宝箓凤皇传。」
《漢語大詞典》:秘箓(祕籙)
道教神秘的文书。 唐 陈子昂 《洛城观酺应制》诗:“苍极神功被,青云祕籙开。” 唐 殷尧恭 《府试中元观道流步虚》诗:“玄都开祕籙,白石礼先生。” 明 陈子龙 《古乐府·五游篇》:“云笈传吾道,祕籙署我名。”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王曾 ﹞復上疏曰:‘国家受殊祥,膺祕籙,就严城之北隅,啟列真之祕宇。’”
《漢語大詞典》:仙箓(仙籙)
见“ 仙人籙 ”。
《漢語大詞典》:仙人箓(仙人籙)
指神仙秘籍或道教经典。 唐 陈子昂 《南山家园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凤藴仙人籙,鸞歌素女琴。” 唐 王维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诗:“洞有仙人籙,山藏太史书。” 赵殿成 注:“隋书·经籍志:道经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记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亦省称“ 仙籙 ”。 唐 钱起 《幽居春暮书怀》:“仙籙满牀閒不厌,《阴符》在篋老羞看。”《西游记》第四回:“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籙,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挡,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 龟年 疏懒,难随妙工;辞家竟把仙籙诵。”
《漢語大詞典》:仙箓
见“ 仙人籙 ”。
《漢語大詞典》:仙人箓(仙人籙)
指神仙秘籍或道教经典。 唐 陈子昂 《南山家园独坐思远率成十韵》:“凤藴仙人籙,鸞歌素女琴。” 唐 王维 《和尹谏议史馆山池》诗:“洞有仙人籙,山藏太史书。” 赵殿成 注:“隋书·经籍志:道经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书,记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亦省称“ 仙籙 ”。 唐 钱起 《幽居春暮书怀》:“仙籙满牀閒不厌,《阴符》在篋老羞看。”《西游记》第四回:“众天丁知他受了仙籙,乃是个弼马温,不敢阻挡,让他打出天门去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 龟年 疏懒,难随妙工;辞家竟把仙籙诵。”
《漢語大詞典》:金箓(金籙)
(1).道教谓天帝的诏书。初学记卷二十三引 北周 宇文逌 《道教实花序》:“可道非道,因金籙以詮言。” 唐 王维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玉京移大像,金籙会羣仙。” 唐 陆龟蒙 《王先辈艸堂》诗:“金籙渐加新品秩, 玉皇 偏赐羽衣裳。”
(2).道场的名称。隋书·经籍志四:“其(指道教)洁斋之法,有黄籙、玉籙、金籙、涂炭等斋。” 唐 皇甫冉 《宿洞灵观》诗:“明日开金籙,焚香更沐兰。”旧唐书·武宗纪:“召道士 赵归真 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于三殿修金籙道场,帝幸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籙。”
(3).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 宋 乐史《广卓异记·御制诗送贺宾客为道士还乡并宰相已下应制诗》:“﹝ 李适之 《应制》诗﹞仙记题金籙,朝章披羽衣。”
《國語辭典》:图箓(圖籙)  拼音:tú lù
图谶符命一类的书籍。参见「图谶」条。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正纬》:「商周以前,图箓频见,春秋之末,群经方备。」
《國語辭典》:符箓(符籙)  拼音:fú lù
一种道家用来役使鬼神的神秘文字。《魏书。卷六。显祖纪》:「辛亥,帝幸道坛,亲受符箓;曲赦京师。」《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最下者行持符箓,役使鬼神。」
《漢語大詞典》:受箓(受籙)
(1).古代皇帝自称受命于天,接受所谓天赐的符命之书,叫受箓。诗·大雅·文王序“ 文王 受命作 周 也” 唐 孔颖达 疏:“伐 崇 ,作 灵臺 ,改正朔,布王号於天下,受籙应河图。”
(2).指道家接受符箓。 刘师培 《〈文说〉序》:“由是 五祖 传灯, 灵素 受籙,师承所在,罔敢或遗,可谓文章之桎梏矣。”
(3).谓新皇帝登基按道家的仪式接受符箓。隋书·经籍志四:“后 周 承 魏 ,崇奉道法,每帝受籙,如 魏 之旧。”
《漢語大詞典》:黄箓(黄籙)
(1).指道士所做道场。道士设坛祈祷,所用符箓,皆为黄色,故称。 唐 康骈 剧谈录·崔道枢食井鱼:“ 韦 乃 道枢 之姑子也,数日后寄梦於母云:‘以杀鱼获罪,所至之地即水府,非久当受重谴,可急修黄籙道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老苏族谱记:“ 公济 虽得弗问,而愤愤不能堪,诉之於天,许黄籙十坛。” 明 徐复祚《投梭记·奠江》:“一壁厢去请 清真观 道官建黄籙大醮追荐他。”
(2).道家洁斋之法。隋书·经籍志四:“受者必先洁斋……其洁斋之法,有黄籙、玉籙、金籙、涂炭等斋。”后即指隐居修道。 唐 马戴 《失意书怀赠知己》诗:“直道何由启圣君,非才谁敢议论文。心存黄籙兼丹诀,家忆青山与白云。”
《漢語大詞典》:帝箓(帝籙)
天帝的符命。指令为天子。北齐书·文宣帝纪赞:“ 天保 定位,受终攸属。奄宅区夏,爰膺帝籙。”
《漢語大詞典》:鬼箓(鬼籙)
见“ 鬼録 ”。
《國語辭典》:鬼录(鬼錄)  拼音:guǐ lù
死者的名籍。《文选。曹丕。与吴质书》:「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也作「鬼箓」。
《漢語大詞典》:膺箓(膺籙)
谓帝王承受符命。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 后唐 膺籙,赤文候日。” 李善 注引《春秋命历引》:“五德之运徵符合,膺籙次相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太祖 以圣武膺籙, 世祖 以睿文纂业。”旧唐书·窦建德传:“有 宗城 人献玄珪一枚, 景城 丞 孔德绍 曰:‘昔 夏禹 膺籙,天锡玄珪。今瑞与 禹 同,宜称 夏国 。’ 建德 从之。”
《漢語大詞典》:丹箓(丹籙)
道教的名册、簿籍。《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言念高烈,有愴子怀,宜赠徽章,用光丹籙。” 清 龚自珍 《紫云迴三迭》诗:“上清丹籙姓名讹,好梦留仙夜夜多。”
《國語辭典》:法箓(法籙)  拼音:fǎ lù
道教指经典符箓。
《分类字锦》:授箓(授箓)
隋书经籍志其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箓次受三洞箓次受洞元箓次受上清箓箓皆素书纪诸天曹官属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诸符错在其间文章诡怪世所不识受者必先洁斋然后赍金环一并诸贽币以见于师师受其贽以箓授之仍剖金环各持其半云以为约弟子得箓缄而佩之
分类: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