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37,分4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定策
方策
奇策
遗策
策策
发策
简策
献策
散策
良策
下策
振策
短策
一策
神策
《國語辭典》:定策  拼音:dìng cè
1.古代立天子,书其事于简册,以告宗庙,故称大臣谋立天子为「定策」。《汉书。卷八。宣帝纪》:「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职,与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安世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薨。」
2.策划、筹谋。《文选。干宝。晋记总论》:「莫不定策惟帟,委事父兄。」
3.既定的政策。《文选。陆机。辩亡论下》:「敦率遗典,勤民谨政,循定策,守常险,则可以长世永年,未有危亡之患也。」
《國語辭典》:方策  拼音:fāng cè
1.方法、计策。如:「整治河川方策。」
2.方为木板,策为竹简,皆用以记言记事。故以方策泛指书籍。《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也作「方册」。
《国语辞典》:奇策  拼音:qí cè
出奇制胜的计谋。《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誉,自结明主。」
《國語辭典》:遗策(遺策)  拼音:yí cè
1.失策。《汉书。卷五一。枚乘传》:「忠臣不避重诛以直谏,则事无遗策,功流万世。」
2.前人所遗留的计画。《文选。贾谊。过秦论》:「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
《國語辭典》:策策  拼音:cè cè
拟声词。形容风吹落叶声。唐。韩愈秋怀〉诗一一首之一:「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國語辭典》:发策(發策)  拼音:fā cè
策,策问。发策指拆阅策问的试题。后来应对所发出的问题也称为「发策」。《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尹焞传》:「少师程颐,尝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
《漢語大詞典》:简策(簡策)
亦作“简筴”。 即简册。由竹简编连而成。后指史籍、典籍。管子·宙合:“是故圣人著之简筴,传以告后进。” 汉 王充 论衡·定贤:“口谈之实语,笔墨之餘跡,陈在简筴之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古史世本,编以简策,领其名数,故曰録也。” 宋 司马光 《进交趾献奇兽赋表》:“臣等谓宜命协律播之声歌,詔太史编之简策。”金史·选举志一:“前代立贤无方,如版筑之士,鼓刀之叟,垂光简策者不可胜计。”
《國語辭典》:献策(獻策)  拼音:xiàn cè
提供计策。《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傅嘏传》:「时论者议欲自伐吴,三征献策各不同。」《文明小史》第二四回:「金子香满面愁容,周学监问其所以,原来为此,因献策道:『听得我们总教习昨日上院,抚台请他出题目的,我今晚回去,替你作个说客。』」也作「献计」。
分類:献计
《漢語大詞典》:散策
拄杖散步。 唐 杜甫 《郑典设自施州归》诗:“北风吹瘴癘,羸老思散策。” 宋 杨万里 《乙酉社日偶题》诗:“也思散策郊行去,其奈缘溪路未乾。” 元 王恽 《西江月·大河凝冰蔽川而下与一二僚友登白楼俯观》词:“散策暂辞鳧吏,倚楼来听渔歌。”
分類:拄杖散步
《國語辭典》:良策  拼音:liáng cè
筹划细密的好计策。《旧唐书。卷一○一。薛登传》:「断浮虚之饰词,收实用之良策。」《三国演义》第二回:「此长寇之志,非良策也。」也作「良谋」、「良算」。
《國語辭典》:下策  拼音:xià cè
极不高明的计策或办法。《新唐书。卷一六六。杜佑传》:「最下策为浪战,不计地势、不审攻守是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他又奈何我不得,所以出了这个下策。」
《國語辭典》:振策  拼音:zhèn cè
挥鞭驱马前进。《文选。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二首之二》:「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方欲振策燕赵,席卷秦代。」
分類:扬鞭走马
《漢語大詞典》:短策
(1).短的马鞭。《左传·襄公十七年》:“ 左师 为己短策,苟过 华臣 之门,必骋。” 孔颖达 疏:“策,马捶也……必为短策者,私助御者,不欲使人知也。”
(2).短杖。 晋 陆云 《逸民赋》:“杖短策而遂往兮,乃枕石而漱流。” 唐 皮日休 《太湖诗·销夏湾》:“小艖或可汎,短策或可支。”
(3).短的简册。 唐 李贺 《送沈亚之歌》:“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
(4).笨拙的策略。亦用为谦词。 唐 韩愈 《归彭城》诗:“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骈字类编》:一策(一策)
元史食货志蠲免有以恩免者有以疫疠而赈者有以京师人物繁凑而每岁赈粜者若夫纳粟补官之令亦救荒之一策也
《漢語大詞典》:神策
(1).亦作“ 神筴 ”。卜筮所用之蓍草。《史记·封禅书》:“ 黄帝 得寳鼎神策。”《孝武本纪》作“神筴”。 南朝 宋 颜延之 《大筮箴》:“无曰余逆,神策不豫,南人司箴,敢告驰騖。”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七:“推神筴而统天握纪,启象魏而布令宪和。”
(2). 唐 禁军名之一。详“ 神策军 ”。
《漢語大詞典》:神策军(神策軍)
亦称“ 神策 ”。 1. 唐 禁军名之一。 天宝 中 陇右 节度使 哥舒翰 破 吐蕃 时令军史 成如璆 建神策军于 临洮 西。 安禄山 乱起, 临洮 陷, 如璆 令其将 卫伯玉 领兵屯 陕州 ,复号神策军。 代宗 、 德宗 时继由宦官统领,并归禁中定制,分左右厢,衣粮优厚,势居诸禁军上。 唐 亡始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唐 白居易 《宿紫阁山北村》诗:“举盃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餘人。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旧唐书·裴垍传:“今闻其视 承璀 ( 吐突承璀 )如婴孩,往来神策间,益自恃不严,是天亡之时也。” 宋 秦观 《安都》:“府兵废,始置神策为禁军,亦不过数万人。”
(2).用以美称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