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苦竹  拼音:kǔ zhú
植物名。最普通的竹类,高六七丈,初夏生笋,可食用而略带苦味。茎及箨可做家具、编制器具和造纸等。
《國語辭典》:昙花(曇花)  拼音:tán huā
植物名。仙人掌科昙花属,多年生多肉质草本。主枝圆柱形,新枝扁平,绿色,叶状。花喇叭状或漏斗形,长二十五至三十公分,径约十二公分,白色,生在分枝边缘上,多于夜间开放,然不久即凋谢。也称为「琼花」、「月下美人」。
《漢語大詞典》:优昙钵(優曇鉢)
梵语的音译。又译为优昙、优昙华、优昙钵罗、优钵昙华、乌昙跋罗。即无花果树。产 印度 ,我国 云南 等地亦有生长。其花隐于花托内,一开即敛,不易看见。佛教以为优昙钵开花是佛的瑞应,称为祥瑞花。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子良 启进沙门於殿户前诵经, 世祖 为感,梦见优曇鉢花。” 宋 桑世昌 《兰亭博议·临摹》:“ 逸少 笔迹如优曇鉢花,近世罕见。” 清 高士奇 《天禄识馀·优昙钵》:“今 广东 新兴县 有优曇鉢,似枇杷,无花而实,即所谓无花果也。”
《國語辭典》:河豚  拼音:hé tún
动物名。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鲀形目。口小腹大,无鳞,有棘刺,背淡苍色,腹白色,受惊扰则全身鼓胀。味甚美,但卵巢、内脏及血液含有剧毒,食用时若处理不慎,往往致死。也称为「豚鱼」。
《國語辭典》:管子  拼音:guǎn zǐ
1.春秋时的管夷吾。参见「管夷吾」条。
2.书名。旧题周管仲撰,二十四卷。但书中有言管仲以后之事,乃后人所缀辑。原本八十六篇,今亡佚十篇。其注旧题房玄龄撰,但据《晁氏读书志》所载,则知乃尹知章所作。明朝刘绩另撰有《管子补注》。书中除无墨家、名家学说外,关于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阴阳家、杂家等言论,无所不有。也作「筦子」。
《國語辭典》:管子  拼音:guǎn zi
1.圆柱形的中空物。如:「水管子」。
2.箫管的管,俗称为「管子」。
《國語辭典》:飞鱼(飛魚)  拼音:fēi yú
文鳐鱼的别名。参见「文鳐鱼」条。
《漢語大詞典》:法幢
(1).写有佛教经文的长筒形绸伞或刻有佛教经文、佛像等的石柱。 南朝 梁 王僧孺 《初夜文》:“法幢卷舒,拂高轩而徐薄;名香鬱馥,山重檐而轻转。” 明 唐顺之 《题金山寺付僧惠杰》诗之一:“隐隐帆檣外,分明见法幢。” 清 唐孙华 《东林寺》诗:“法幢始何年,本自 远公 作。”
(2).比喻佛法。《剪灯馀话·听经猿记》:“侧闻尊宿建大法幢,不惮远来,求依浄社。”
《漢語大詞典》:鲟鱼(鱘魚)
亦作“鱏鱼”。
(1).鱼纲鲟科。体延长,亚圆筒形。体色青黄,腹白,背部及腹部具五纵行大型骨板。口小,吻尖长,左右鳃膜不相连。尾鳍不正。淡水定居,或淡海洄游。生殖期溯江上游产卵。卵、肉均为富有营养的美味珍品。我国产有中华鲟、达氏鲟、黑龙江鲟等。分布于沿海及南北各大水域。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鲞铺:“铺中亦兼卖大鱼鮓、鱘鱼鮓、银鱼鮓。”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四·鲟鱼:“﹝一名﹞鱏鱼。此鱼延长,故从寻从覃,皆延长之义。” 清 方文 《品鱼·上品·鲔》诗题注:“鮪,即鱘鱼,其形延长而有餘,故名。”
(2).白鲟。鱼纲白鲟科。 汉 马融 《长笛赋》:“鱏鱼喁於水裔,仰駟马而舞玄鹤。”《文选·左思〈蜀都赋〉》:“吹洞簫,发櫂謳,感鱏鱼,动 阳侯 。” 刘逵 注:“鱏鱼,出 江 中,头与身正半,口在腹下。《淮南子》曰:‘ 瓠巴 鼓琴,鱏鱼出听。’”按,今本《淮南子·说山训》“鱏鱼”作“淫鱼”, 高诱 注云:“淫鱼长头身相半,长丈餘,鼻正白,身正黑,口在頷下,似鬲狱鱼,而身无鳞,出 江 中。”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四·鲟鱼:“﹝一名﹞鱏鱼……其状如鱣而背上无甲。其色青碧,腹下色白。其鼻长与身等,口在頷下,食而不饮。颊下有青斑纹,如梅花状,尾歧如丙。肉色纯白。” 清 李元 《蠕范·物名》:“曰秦皇鱼,长五六尺,腹胃有胡鹿刀塑之状,出东海,与鱏鱼同名异种。”
《國語辭典》:被窝(被窩)  拼音:bèi wō
人在睡觉时,把棉被捲成的筒状空间。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四出:「他恋著被窝恩爱,舍不得离海角天涯。」《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挨著身子,靠著那绣枕,一团儿坐在被窝里,胸前围著一个红抹胸。」也指被子。《平妖传》第一三回:「次日问起瘸子衣服被窝都在,还道他不曾远去,叫人四下访问。」《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我带著一条被窝呢,不要铺盖了。」
《漢語大詞典》:鱼罩(魚罩)
捕鱼用的竹器。圆筒形,上小下大,无顶无底。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谢除卢副使等官状》:“抚鱼罩以兴怀,悲羖皮之废礼。” 宋 秦观 《次韵参寥莘老》:“黎明忽自罢,晴日射鱼罩。” 张时鲁 《围鱼》:“这里人们逮鱼的情景实在令人惊叹,他们很少用鱼网捕鱼,甚至连鱼叉、鱼罩也不用。”
《國語辭典》:春捲  拼音:chūn juǎn
一种油炸食品。用面粉制成薄皮,内包菜肴或馅儿,捲成细长形,以供食用。
《國語辭典》:长鼓(長鼓)  拼音:cháng gǔ
乐器名,打击乐器:(1)徭族的打击乐器。鼓身木制,腰细而实,两端鼓腔蒙皮。全身涂漆,并有彩绘花纹。演奏时,斜挎胸腰,边用手击奏边跳舞。(2)朝鲜族的打击乐器。源于古代的细腰鼓。鼓身木制,长约七十公分,鼓腰细而中实,两端为粗而中空的鼓腔。用铁圈蒙牛皮做鼓面,系皮条或绳索,可以调整鼓的音调。演奏时,击带挂于胸前或置于木架上,右手执细长竹制鼓杖敲击,左手大指按鼓框边,其馀四指伸直拍击。技法丰富,节奏繁复,多用于长鼓舞、农乐舞及器乐合奏。
《國語辭典》:高炉(高爐)  拼音:gāo lú
自矿石中提炼生铁的熔煤炉。直立圆筒形,上下两端较小,内壁用耐热材料制成。将矿石、石灰石、焦炭等自上端开口装入,熔化的铁水便从下端出铁口流出。也称为「炼铁炉」。
《漢語大詞典》:瓦筒
即筒瓦。半圆筒形的瓦。 明 杨慎 《蚶子赞》:“蚶子,蚌属,形如瓦筒。”
《國語辭典》:笔筒(筆筒)  拼音:bǐ tǒng
插笔的用具。如:「黄杨木笔筒」。
分類:筒形器具
《國語辭典》:豇豆  拼音:jiāng dòu
植物名。豆科豇豆属,一年生攀缘草本,多缠于他物之上。叶互生,三出复叶。夏季开紫色蝶形花,腋生。荚果狭长,可长二十至九十公分;种子有白、黑、赤褐、紫斑等色。种子及嫩荚供食用;秋季采子,可入药。俗称为「菜豆」,也称为「角豆」。亦有将荚果长二十至三十公分者称「短豇豆」,荚果长三十至九十公分者称「长豇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