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笳吟
胡笳吹奏;笳声萦回。 南朝 陈 后主 《昭君怨》诗:“笳吟度 陇 咽,笛转出关鸣。” 唐 杜甫 《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史》诗:“箭入 昭阳殿 ,笳吟 细柳营 。” 郭知达 注引 赵彦材 曰:“ 细柳营 , 周亚夫 所营,在 长安 。言胡人之笳乃在 汉 营也。” 唐 崔翘 《奉和圣制答张说南出雀鼠谷》:“笳吟中岭树,仗入半峯云。”
《漢語大詞典》:笳笛
古代军中用以指挥节度士兵的乐器。吴子·应变:“凡战之法,昼以旌旗旛麾为节,夜以金鼓笳笛为节。麾左而左,麾右而右;鼓之则进,金之则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不从令者诛。”
《漢語大詞典》:笳音
指胡笳之声。 唐 张说 《幽州夜饮》诗:“军中宜舞剑,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分類:胡笳
《漢語大詞典》:军笳(軍笳)
古代塞北军用的管乐器。 茅盾 《卖豆腐的哨子》:“也不是它那类乎军笳、然而已颇小规模的悲壮的颤音,使我联想到另一方面的烟云似的过去。” 冯至 《海滨》诗:“那边是悲切的军笳,树林蝉声像火焰;波浪把一座太阳,闪化作星光万点。”
《漢語大詞典》:笳喧
谓胡笳吹奏之声四起。 隋 明余庆 《从军行》:“风卷 常山 阵,笳喧 细柳营 。”
《漢語大詞典》:笳寒
形容气候严寒。 北周 庾信 《出自蓟北门行》:“笳寒芦叶脆,弓冻紵弦鸣。” 倪璠 注:“笳寒、弓冻,言北地之苦寒也。”
分類:气候严寒
《漢語大詞典》:笳繁
谓胡笳吹奏之声四起。 唐 骆宾王 《和孙长史秋日卧病》:“节变惊衰柳,笳繁思落梅。” 陈熙晋 笺注:“ 沈约 《郊居赋》:‘驱四牡之低昂,响繁笳之清囀。’” 唐 张说 《扈从幸韦嗣立山庄应制》诗:“骑远林逾密,笳繁谷自虚。”
《漢語大詞典》:笳愁
胡笳吹奏,音声悲愁。多用以形容怀念或悲切的心情。 唐 崔涂 《湖外送友人游边》诗:“雨暗江花老,笳愁陇月曛。”
《骈字类编》:前笳
南北朝 刘孝威 行幸甘泉宫歌 后旌犹五柞,前笳度九嵏。
《漢語大詞典》:龙笳(龍笳)
即笳。借指皇家乐队。 宋 梅尧臣 《祫享观礼二十韵》:“羽仗天街立,龙笳象魏流。”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下:“门人 宗元鼎 梅岑 诗,以风调为主,酷学才调集。七言如……《扬子江》云:‘帆势天涯去不迴,龙笳何惜渡 江 来。’”参见“ 龙笛 ”。
分類:皇家乐队
《漢語大詞典》:龙笛(龍笛)
亦作“ 龙篴 ”。 指笛。据说其声似水中龙鸣,故称。语本 汉 马融 《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后则多指管首为龙形的笛。 唐 虞世南 《琵琶赋》:“叶笙鏞之律吕,叅钟石之经纬,於是凤簫輟吹,龙笛韜吟。” 宋 姜夔 《卜算子·吏部梅花八咏》词:“象笔带香题,龙笛吟春咽。”元史·礼乐志五:“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衔同心结带。”
分類:据说水中
《韵府拾遗 麻韵》:朝笳
苏舜钦诗:朝笳吹馀哀,叠鼓暮不绝。
《分类字锦》:与笳同音(与笳同音)
繁钦与魏文帝笺:时都尉薛访车子,年始十四,能喉啭引声,与笳同音,白上呈见,果如其言。
分类:
《漢語大詞典》:燕笳
胡笳。泛指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乐器。 南朝 梁 江淹 《去故乡赋》:“切 赵 瑟以横涕,吟 燕 笳而坐悲。”
《國語辭典》:胡笳十八拍  拼音:hú jiā shí bā pāi
乐曲名。古琴名曲。相传词曲均为东汉末年蔡琰(蔡文姬)所作。现存琴谱以《五知斋琴谱》所载最具代表性。全曲分十八段,音乐运用宫、徵、羽三种调式,曲调的对比和发展层次分明,表现蔡琰(蔡文姬)思念故土和惜别稚子的痛苦心情,深刻感人。
《漢語大詞典》:笳鼓人
亦称“ 笳鼓之徒 ”。 指衙门中凶恶的吏卒。 明 刘基 《送月忽难明德江浙府总管谢病去官序》:“ 临江 故多虎狼之卒……狱讼兴灭,一自其喜怒。有诉于官,非其徒为之所,虽直必曲;获其助者,反是。百姓侧足畏避,号曰笳鼓人。” 明 刘基 《送月忽难明德江浙府总管谢病去官序》:“下车访民瘼,按宿狱,凡壅滞不决者,皆笳鼓之徒为之。督所属逮捕,穷其姦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