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符咒  拼音:fú zhòu
道家用以驱役鬼神的符箓和咒语。《红楼梦》第六四回:「芳官竟是狐狸精变的。就是会拘神遣将的符咒也没有这样快。」
《漢語大詞典》:赤灵符(赤靈符)
旧时佩挂胸前以避灾邪的符箓。 晋 葛洪 抱朴子·杂应:“或问辟五兵之道……或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著心前。”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二折:“登楼罢,纵目初,风花恼人空叹吁,教人羞佩赤灵符,情魔怎驱逐?” 清 黄遵宪 《番客篇》:“垂垂赤灵符,灧灧緋交璫。”
分類:避灾符箓
《漢語大詞典》:符文
(1).敕命文书;公文。南史·宋始兴王濬传:“伪司隶校尉 殷冲 、 丹阳 尹 尹弘 并赐死。 冲 为 劭 草立符文,又妃叔父。”《元典章·朝纲一·庶务》:“ 至元 十年六月, 彰德路 承奉中书户部符文。”
(2).指道家、神仙家符箓文字。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昔 吴 世有 介象 者,能读符文,知误之与否。有人试取治百病杂符及诸厌劾符去其题籤以示 象 ,皆一一据名之。”云笈七籤卷五七:“符文者,云篆、明章、神灵之书字也。”
《漢語大詞典》:符图(符圖)
符箓和图谶的合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仙道録》:一经戒,二服饵,三房中,四符图。”
分類:符箓图谶
《國語辭典》:道箓(道籙)  拼音:dào lù
道教的符箓。凡入道的人必受箓。《隋书。卷三五。经籍志四》:「云自上古黄帝、帝喾、夏禹之俦,并遇神人,咸受道箓。」
《漢語大詞典》:灵篆(靈篆)
(1).即赤文。喻指绚烂的文章。晋书·文苑传序:“夫文以化成,惟圣之高义,行而不远,前史之格言,是以温 洛 禎图,緑字符其丕业;苑山灵篆,金简成其帝载。”
(2).指道教的符箓、经文。 唐 杜牧 《赠李处士长句四韵》:“玉函怪牒锁灵篆,紫洞香风吹碧桃。” 南唐 李建勋 《题魏坛》诗之一:“旧碑经乱沉荒涧,灵篆因耕出故基。” 明 高启 《端午席上咏美人钗符》:“灵篆贮纱囊,薰风緑鬢旁。” 金檀 辑注引抱朴子:“午日朱书赤灵符著心前,以辟兵疫百病。”
《漢語大詞典》:黄符
(1).诏敕。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蒙恩主崇禧再用前韵》词:“主判 茅君洞 。有檐间、查查喜鹊,晓来传送。几度黄符披戴了,此度君恩越重。” 明 徐祯卿 《杂谣》:“东市街,西市街,黄符下,使者来。”
(2).符箓多黄色,故称。 唐 杜宝 《水饰》:“黄龙负黄符璽图出 河 ,授 舜 。”
《漢語大詞典》:玉箓(玉籙)
道书,符箓。《中黄真经·释题》“不学不知谓之蒙”注:“学道修行,大忌轻言泄事,纵得玉籙金章,终不成道。” 唐 黄滔 《祭先外舅》:“东寻玉籙,则 龙虎 嵳峩,南访金沙,则 罗浮 突屼。”
分類:道书符箓
《漢語大詞典》:龙符(龍符)
(1).即龙节。借指地方长官。 唐 韩翃 《送高别驾归汴州》诗:“身随玉帐心应愜,官佐龙符势又全。”参见“ 龙节 ”。
(2).指道教符箓。 清 张鉴 《冬青馆古宫词》之一八四:“记得禁中施妙术,龙符一道裂袈裟。”
《國語辭典》:龙节(龍節)  拼音:lóng jié
古代使者所持的旌节。龙形,以金为饰。唐。张仲素 寒上曲:「卷旆生风喜气新,早持龙节静边尘。」
《漢語大詞典》:封镇(封鎮)
粘贴符箓镇魔驱邪。 汉 蔡邕 《广东珠》:“臣闻目瞤耳鸣,近夫小戒也;狐鸣犬嗥,家人小妖也,犹忌慎动作,封镇书符,以防其祸。”
《漢語大詞典》:镇宅(鎮宅)
旧时的一种迷信行为。谓用法术或符箓、器物驱除邪鬼,以安定家宅。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十二月暮,掘宅四角,各埋一大石为镇宅。”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二折:“这口剑曾除了楼上两个妖精,以此掛着镇宅。” 明 杨慎 《墨池琐录》:“ 张东海 名曰能草书,左右缠绕如镇宅符籙。”
《漢語大詞典》:诀箓(訣籙)
指道教的修炼秘诀和符箓之书。 唐 柳宗元 《东明张先生墓志》:“﹝ 张因 ﹞居 东明观 三十餘年,受毕法道行竣异,得众真秘书诀籙。”
《漢語大詞典》:豁落图(豁落圖)
道教的符箓。 唐 李白 《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诗:“身佩豁落图,腰垂虎盘囊。” 金松岑 《古意仿三十六体》诗:“上阳君自何年别,豁落图成鬢已霜。”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腰系着绣有伏虎形的荷包,荷包中盛着《豁落图》,即所谓《道箓》。--‘豁落’是道教术语。”
分類:道教符箓
《漢語大詞典》:上清箓(上清籙)
道教符箓中较为高深的一种。隋书·经籍志四:“其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 唐 顾况 《崦里桃花》诗:“老人方授《上清籙》,夜听《步虚》山月寒。” 唐 崔仲容 《戏赠》诗:“如今身佩《上清籙》,莫遣落花霑羽衣。”
《漢語大詞典》:艾符
古俗,端午日悬艾蒿于门户,并黏贴符箓以祛邪恶。 唐 殷尧藩 《端午日》诗:“不効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昇平。”参见“ 艾人 ”、“ 艾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