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斩竿揭木(斬竿揭木)
犹言斩木揭竿。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关社引》:“维兹六月,忽有斩竿揭木之事。”
《分类字锦》:长竿檐床(长竿檐床)
宋史礼志大中祥符四年制长竿檐床二副置陵表祝板遣宽衣军士三十二人舆送陵下
分类:宗庙
《漢語大詞典》:斩木揭竿(斬木揭竿)
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语本 汉 贾谊 《过秦论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 东豪俊遂并起而亡 秦 族矣。”《水浒传》第九一回:“臣闻 田虎 斩木揭竿之势,今已燎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詔以安民必在择吏,诚得良吏,自可铸剑戟为农器,否则斩木揭竿,岂条例所能禁止。”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歷稽载籍,一部廿四史中,斩木揭竿,狐鸣篝火,茻然起于草泽之间者,不絶于书。”
《國語辭典》:探竿影草  拼音:tàn gān yǐng cǎo
探竿、影草,皆为渔民聚鱼而下网捞捕的方法。佛教禅宗借以喻开悟后学,随机施予方便法门。唐。慧然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勘辨》:「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
《漢語大詞典》:探水竿
佛家喻指探测道行深浅之法。 明 李贽 《答周柳塘书》:“夫祖师于四方学者初入门时,未辩深浅,顾以片言单词,或棒或喝试之,所谓探水竿也。”
《漢語大詞典》:铁番竿(鐵番竿)
指 元 代 上都 (今 内蒙古自治区 正蓝旗 东 闪电河 北岸) 铁幡竿岭 上所树的铁旗杆。高数十丈。山下有 铁竿渠 ,山洪暴发时,渠水泛滥。 元 时树此竿,以示镇压水患。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之二八:“铁番竿下草如茵,澹澹东风六月春。”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直隶·万全都指挥使司附见开平故卫》
《漢語大詞典》:一竹竿打到底
一直到底。常喻夫妻原配,白头偕老。《水浒传》第四五回:“我爹娘当初把我嫁 王押司 ,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谁想半路相抛。”《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世上只有一夫一妻,一竹竿到底的,始终有些正气。”
《國語辭典》:一竿子  拼音:yī gān zi
1.一根竿子、比喻小物件。如:「一竿子打翻一条船。」
2.比喻一种言语或一次行动。如:「在辩论会中,他一竿子把所有参赛人打得七零八落。」
3.比喻距离很短。如:「我家离公园只有一竿子远,三分钟内就能走到。」
分類:方言一伙
《漢語大詞典》:相竿摩
唐 时俗语。谓以事求人。后汉书·董卓传“﹝ 卓 ﹞乘金华青盖,爪画两轓,时人号竿摩车” 唐 李贤 注:“竿摩谓相逼近也。今俗以事干人者,谓之相竿摩。”
《分类字锦》:小截鱼竿(小截鱼竿)
白居易 洗竹诗 小者截鱼竿,大者编茅屋。
分类:
《国语辞典》:顺竿儿爬(顺竿儿爬)  拼音:shùn gān ér pá
比喻迎合人意,随声附和。如:「见风使舵,顺竿儿爬,都是乡愿的作为。」
《国语辞典》:三竿日上  拼音:sān gān rì shàng
太阳已上升到三根竹竿相接的高度。表示时候不早。宋。陈著〈沁园春。出禁城西〉词:「奈一番雨过,沾衣泥黑,三竿日上,扑面尘红。」也作「日上三竿」。
《国语辞典》:更转一竿(更转一竿)  拼音:gèng zhuǎn yī gān
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有一番言说。比喻较原有的成就更上一层楼。《红楼梦》第一二○回:「后人见了这本传奇,亦曾题过四句,为作者缘起之言更转一竿。」
《国语辞典》:竿头一步(竿头一步)  拼音:gān tóu yī bù
到了某阶段的最高点,并不因此自足,反而更往前一步。比喻不断求进步。如:「他虽在竞赛中取得冠军,仍不断努力练习,期能精益求精,竿头一步。」也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国语辞典》:火染幡竿(火染幡竿)  拼音:huǒ rǎn fān gān
(歇后语)长叹。叹音谐「炭」。指火烧长旗竿,而长旗竿便成了长炭。如:「一想到他悲惨的遭遇,就教人火染幡竿──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