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分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分类词汇(续上)
竹简文
简帛书
二尺四寸
衡石量书
八寸策
纯阳巾
青丝简编
《国语辞典》:竹简文(竹简文)  拼音:zhú jiǎn wén
旧时写在竹简上的文字。目前所见最早的竹简文字实物属战国时期,秦、汉、魏晋时亦多有遗简出土。其内容广泛,如记载陪葬物品的清单(即遣策)、律法、官府文书、卜筮历算(即日书)、故事、议论等,此外尚有甚多珍贵古籍,如西元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即出土《孙子兵法》、《孙武兵法》、《尉缭子》、《六韬》诸书;至于在两汉边陲地区的竹简,则大多为与戍务相关的文书。凡此皆有助于深入探究古代典章制度、民情风俗,并可据以校勘整理文献古籍。
《国语辞典》:简帛书(简帛书)  拼音:jiǎn bó shū
书写于竹简或布帛丝织品上的先秦文字的通称。如近世出土的楚简、楚缯等即是。
《漢語大詞典》:二尺四寸
汉 代一般著作大都写在一尺左右长的竹简上,而儒家经典则用二尺四寸长的竹简书写,因用以指儒家经典。 汉 王充 论衡·宣汉:“ 唐 、 虞 、 夏 、 殷 ,同载在二尺四寸,儒者推读,朝夕讲习。”
《國語辭典》:衡石量书(衡石量書)  拼音:héng shí liáng shū
衡石,秤和秤锤。衡石量书形容国君政务繁忙,文书多到要用秤和秤锤来计算。《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
《漢語大詞典》:八寸策
古代书写论语的竹简。北史·徐遵明传:“ 遵明 见 郑玄 《论语序》云‘书以八寸策’,误作‘八十宗’,因曲为之説。其僻也皆如此。” 章炳麟 《文学总略》:“‘传’者,‘专’之假借……专之得名,以其体短,有异於经。 郑康成 《论语序》云:‘春秋二尺四寸,孝经一尺二寸,论语八寸。’此则专之简策,当復短於论语,所谓六寸者也。”
分類:书写竹简
《漢語大詞典》:纯阳巾(純陽巾)
古代一种头巾。顶上用寸帛折迭成竹简状垂于后。相传因仙人 吕纯阳 而得名。也称乐天巾,因 唐 代诗人 白乐天 而得名。参阅 明 王圻 三才图会·纯阳巾图说
《漢語大詞典》:青丝简编(青絲簡編)
用青丝联缀成的竹简书。泛指古代史册。《类说》卷二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耆旧传·楚王冢》:“ 齐 建元 中,盗发 楚王塚 ,获玉镜、玉屐;又得古书青丝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