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9,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端扆
宫端
端雅
杂端
端辰
端端
三端
端操
过端
故端
端懿
端午节
端粹
端简
端介
《分类字锦》:端扆
唐太宗 幸武功庆善宫诗 端扆朝四岳,无为任百司。
分类:威仪
《漢語大詞典》:宫端
太子詹事的别称。明史·陈文传:“及居宫端,行事鄙猥。” 清 孔尚任 《看詹事祖手种海棠用放翁海棠歌韵》:“不知花栽自谁手,但説名在宫端坊。”
分類:太子詹事
《國語辭典》:端雅  拼音:duān yǎ
端庄文雅。《红楼梦》第五七回:「因薛姨妈看见刑岫烟生得端雅稳重,且家道贫寒,是个钗荆裙布的女儿,便欲说与薛蟠为妻。」
《分类字锦》:杂端(杂端)
唐书百官志侍御史久次者一人知杂事谓之杂端殿中监察职掌进名迁改及今史考第台内事颛决亦号台端
分类:台谏
《分类字锦》:端辰
晏殊 元日雪诗 三殿端辰得嘉瑞。
分类:元日
《漢語大詞典》:端端
(1).端正;不倾斜。鹖冠子·泰鸿:“夫物之始也倾倾,至其有也録録,至其成形端端王王。” 陆佃 解:“端端,倾倾之反。”引申为纯正。 汉 王充 论衡·诘术:“端端之日有十邪,而将一有十名也?”隋书·地理志中:“ 兗州 盖取 沇水 为名,亦曰 兗 ,兗之为言端也,言阳精端端,故其气纤杀也。”
(2).庄重。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二》:“某公端端,醉后见疏狂,殆真狂者。”
(3).刚刚;恰恰。 郭沫若 《屈原》第五幕:“真是太不凑巧,端端就在这个时候,我们走到东门大桥,他的话便被国王听到了。”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一章:“他在土围墙的壑口,端端碰上在墙外听声的 姚士杰 。”
《國語辭典》:三端  拼音:sān duān
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合称为「三端」。《韩诗外传》卷七:「是以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南朝梁。简文帝〈舌赋〉:「夫三端所贵,三寸著名。」
《漢語大詞典》:三始
(1).三朝。指正月一日。汉书·鲍宣传:“今日蚀於三始,诚可畏惧。”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唐 李义府 《在巂州遥叙封禅》诗:“三始貽遐貺,万岁受重釐。” 清 顾炎武 《元日》诗:“留此三始朝,归我 中华 君。”参见“ 三朝 ”。
(2).谓仪容端正,态度庄重,辞令逊顺。此三者为礼义之始,故称。《礼记·冠义》“礼义之始,在於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 汉 郑玄 注:“言人为礼,以此三者为始。三始既备,乃可求以三行也。”
(3).指第三个被贬官为 始安 太守的人。梁书·裴邃传:“由是左迁为 始安 太守。 邃 志欲立功边陲,不愿闲远,乃致书於 吕僧珍 曰:‘昔 阮咸 、 颜延 有二始之嘆,吾才不逮古人,今为三始,非其愿也,将如之何!’”参见“ 二始 ”。
(4). 汉 有“七始”之乐,取十二律之七律拟天地人及四时之始。以黄钟为天始,林钟为地始,太簇为人始,因称“三始”。隋书·音乐志中:“《难书·律历志》,天地人及四时,谓之七始。黄鐘为天始,林鐘为地始,太簇为人始,是为三始。”
《漢語大詞典》:端操
(1).正直的操守。《文选·颜延年〈和谢监灵运〉》:“弱植慕端操,窘步惧先迷。” 刘良 注:“言少小立身,慕端直之操,急步随之,常恐先迷其正道也。”
(2).谓端正其操守。后汉书·列女传赞:“端操有踪,幽闲有容。” 李贤 注:“妇人之正其节操有踪迹可纪者。”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怀德践遗芳,端操慙谋己。”
《漢語大詞典》:过端(過端)
(1).过失。韩非子·说难:“贵人有过端,而説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 清 陈确 《近言集》:“ 仲木 曰:‘学者过端极多,不但过是过,即善亦是过也。’”
(2). 水 族节日,按水历是过年。在农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习惯顺序先后过节,人们互相往来庆贺,并举行赛马和文娱活动。
《漢語大詞典》:故端
事故;事端。 克非 《春潮急》七:“有人却很害怕,在暗中阻挠,反对,制造故端,眼下才显得风风雨雨。”
分類:事故事端
《漢語大詞典》:端懿
端庄纯正。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迁 太丘 长,民之治情敛慾反于端懿者,犹草木偃于翔风,百卉之挺于春阳也。”
分類:端庄纯正
《國語辭典》:端午节(端午節)  拼音:duān wǔ jié
民间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相传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后世为纪念他而有吃粽子及龙舟竞渡等风俗,再加上民间的鬼神信仰,家家户户插蒲艾、喝雄黄酒、挂钟馗像来除瘟辟邪。也称为「蒲节」、「端阳节」、「天中节」、「重午节」、「五月节」。
《漢語大詞典》:端粹
正直纯粹。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训俗》:“至中外宣讲之人,固须品学端粹,亦必辩才无碍,始足动人听闻。”
分類:正直纯粹
《漢語大詞典》:端简(端簡)
(1).端庄持重。南齐书·徐孝嗣传:“幼而挺立,风仪端简。”宋史·曹彬传:“ 彬 执礼益恭,公府讌集,端简终日,未尝旁观。”
(2).正笏。谓两手平举捧着手板。 唐 郑谷 《寄左省韦起居序》诗:“端简炉香里,濡毫洞案边。” 唐 高彦休 唐阙史·太清宫玉石像:“工役掘地,得玉石人,涤去泥壤,则簪裙端简,如龙之像。”
《漢語大詞典》:端介
方正耿介。 唐 元稹 《徐智岌右监门卫将军诰》:“端介而不失人心,谦和而能宣朕命。”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陶穀使江南:“ 陶秀实 非端介者,其守可隳,当使诸君一笑。”
分類:方正耿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