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动劲(动劲)  拼音:dòng jìn
使气力与人竞争。如:「就因为大家都非常动劲,我们才能在这次拔河比赛中顺利夺冠。」
《国语辞典》:单挑(单挑)  拼音:dān tiāo
1.挑捡、选择。如:「满桌子的菜,他总是单挑喜欢的才吃。」
2.一对一的公平竞争或打斗。如:「有本事你就出来和我单挑吧!」
《国语辞典》:竞争力(竞争力)  拼音:jìng zhēng lì
相互竞争的能力。在市场上与同业竞争所表现之优势力量。
《国语辞典》:较劲儿(较劲儿)  拼音:jiào jìn ér
1.比较勇力,指相互竞争。如:「他们两个虽是好朋友,但常常暗中较劲儿。」
2.程度加深,更加严重。如:「这个人真懒,你越说他越较劲儿。」
《国语辞典》:劣等生  拼音:liè děng shēng
1.指智力低弱,无法与同级生竞争的学生。如:「天生我才必有用,在学科成绩表现欠佳的劣等生,却可能是其他领域的佼佼者。」
2.课业不佳,品性恶劣的学生。如:「他本是个惹事生非,令人头痛的劣等生,但在导师悉心引导下,已然蜕变。」
《国语辞典》:选举战(选举战)  拼音:xuǎn jǔ zhàn
选举时激烈的竞争状况,称为「选举战」。
《國語辭典》:多党制(多黨制)  拼音:duō dǎng zhì
一国有多数政党,且各有机会可取得政权的政治制度。如法国的政党政治即属此。
《國語辭典》:对台戏(對臺戲)  拼音:duì tái xì
旧时指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相同的戏以比高下。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如:「唱对台戏」。
《漢語大詞典》:并驱争先(並驅争先)
谓竞争高下。《三国志·蜀志·关羽传》:“ 孟起 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 黥 彭 之徒,当与 益德 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絶伦逸羣也。” 明 李贽 《复邓石阳》:“区区异端之徒,自救不暇,安能并驱争先也?” 清 黄锡璜 《友鸥堂集序》:“ 叔威 诗虽不逮 李 杜 ,置之 元 、 白 、 苏 、 陆 间,则并驱争先。”并,现写作“并”。 鲁迅 《坟·春末闲谈》:“将来未可知,若已往,则治人者虽然尽力施行过各种麻痹术,也还不能十分奏效,与果臝并驱争先。”
《漢語大詞典》:奥林匹克精神
即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为奥林匹克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
《漢語大詞典》:吃通
(1).赌博用语。将各方的赌注通通吃进。引申为竞争时战胜所有对手。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 香港 大户做参的买卖,怎么也做不过汇丰银行,这是大户中的大户,最后他吃通,我们不上那个当。”
(2).比喻到处都行得通。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二部分三:“纵横八九十里,只要以 罗五爷 一张名片,尽可吃通。”
《漢語大詞典》:拚抢
竞争抢夺。例如:两条狗在拼抢一块骨头。
《國語辭典》:生存竞争(生存競爭)  拼音:shēng cún jìng zhēng
同种或异种间的生物,为了维持本身的生命而互相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称为「生存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