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文韵》:立文
唐书蒋乂传婚礼主人几筵听命称事立文谓之嘉所以承宗庙继后嗣也
分类:立文
《國語辭典》:不立文字  拼音:bù lì wén zì
中国禅宗认为禅法不是经由语言概念来传授的,不以著述立说为事。所以一般把不立文字看作该宗的特色之一。
《國語辭典》:文苑  拼音:wén yuàn
文人聚集之处。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才略》:「观夫后汉才林,可参西京,晋世文苑,足俪邺都。」
《漢語大詞典》:簿正
谓立文书以正其不正。孟子·万章下:“ 孔子 先簿正际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 赵岐 注:“先为簿书以正其宗庙祭祀之器,即其旧礼取备於中国,不以四方珍食,供其所簿正之器度。”
分類:立文文书
《國語辭典》:甘结(甘結)  拼音:gān jié
具结保證的文书。旧日官府断案,凡被告人所写的服判文书、关系人所写的保證文书,均命本人作一情甘遵命的字据,上写花押,称为「甘结」。《儒林外史》第一回:「翟买办道:『害病,就要取四邻的甘结。』」
《国语辞典》:苗文  拼音:miáo wén
苗族使用的文字。为早期文字之一。半从象形立文,无形可象者,立于会意或谐声。亦有不得已,以形意声立者,则附以各种记号。有一字数音者,有数字同音者。
《漢語大詞典》:合钤(合鈐)
立文书契约等,钤印于骑缝处,谓之合钤。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荒政·赈济》:“合鈐图书一半,以防假票冒支。”
不立文字
【佛学大辞典】
(术语)禅家之悟道者不涉文字言句,单以心传心之玄旨,谓之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五灯会元世尊章曰:「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此时人天百万,悉皆罔措,独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世尊言: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大迦叶。」碧岩第一则评唱曰:「达磨遥观此土有大乘根器,遂泛海得得而来。单传心印,开示迷途。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庭事苑五曰:「传法诸祖,初以三藏教乘兼行。后达磨祖师单传心印破执显宗谓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不立文字,失意者多,往往谓屏去文字以默坐为禅,斯实吾门之哑羊尔。且万法纷然,何止文字不立者哉!殊不知道犹通也,岂拘执于一隅?故即文字文字不可得,文字既尔馀法亦然,所以为见性成佛也,岂待遣而后已!」释门正统三曰:「禅宗者,始菩提达磨,远越岭,来于此土。初无不立文字之说,南泉普愿,始唱别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