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窝别(窩彆)
方言。烦闷;别扭。《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 晁源 要了纸笔,放在枕头旁边,要与他父亲做本稿,窝彆了一日,不曾写出一箇字来。”
《漢語大詞典》:窝瘪
凹下去。例如:眼睛窝瘪。
分類:凹下
《漢語大詞典》:窝脖(窩脖)
(1).方言。缩头。比喻往回逃跑。如:敌人都叫我打窝脖了。
(2).方言。搬运工。《新民晚报》1990.7.7:“﹝老头儿﹞脖子后面长着一个大肉瘤子。大家称他 孙六爷 ,年轻时当窝脖(专扛东西)。”
《國語辭典》:窝铺(窩鋪)  拼音:wō pù
临时搭盖的简陋屋舍。《水浒传》第四七回:「前后两座庄门,两条吊桥。墙里四边,都盖窝铺。」《西游记》第二七回:「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也称为「窝棚」。
《漢語大詞典》:窝穰(窩穰)
拥抱欢好。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不问是谁,便待窝穰。説志诚,説衷肠。” 凌景埏 校注:“窝穰,拥抱欢好。”
分類:拥抱欢好
《漢語大詞典》:窝子病(窩子病)
方言。即伤寒病。因一人患病,常传染全家,故称。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十七:“﹝ 李毛驴 ﹞租种两年地,两个毛驴都贴了,光剩下个外号,小嘎又闹窝子病死去,娘们走道了。”原注:“窝子病,伤寒。”
《漢語大詞典》:窝子班(窩子班)
家庭培育的戏班。《歧路灯》第七七回:“那也是 山东 大乡绅养的窝子班。因戏主病故,那老太太拿定主意,説戏班子在家住着不好,一定不论贵贱要卖。”
《國語辭典》:窝子(窩子)  拼音:wō zi
1.屋子、家。《金瓶梅》第六七回:「俺如今自家还多著个影儿哩,家中一窝子人口要吃穿盘搅。自这两日,媒巴劫的魂也没了!」《红楼梦》第六四回:「再拨两窝子家人过去服侍,择了日子,人不知,鬼不觉,娶了过去。」
2.聚居处。如:「贼窝子」、「井窝子」。
3.位置、地盘。《儒林外史》第一七回:「一个凶神的人,赶著他大儿子打了来,说在集上赶集,佔了他摆摊子的窝子。」
4.清代两淮盐商专利运盐的凭照。《儒林外史》第二三回:「他做小司客的时候,极其停当,每年聚几两银子,先带小货,后来就弄窝子。」
5.妓女。《醒世姻缘传》第七二回:「我也不合他到官,我只拿出小窝子来叫列位看看明白,我再把那老私窝子踢给他顿脚。」也作「科子」、「窠子」。
《漢語大詞典》:窝丝糖(窩絲糖)
糖果名。又名茧糖。 清 陈维崧 有《摸鱼儿·咏窝丝糖》词。自注:“糖出大内遗製,今 西山 一老中监尚能为之,后恐遂失传矣。” 清 方以智 通雅·饮食作“窠丝糖”。
分類:糖果
《漢語大詞典》:窝缩
身体蜷缩。例如:窝缩在一角。
分類:身体蜷缩
《國語辭典》:窝逃(窩逃)  拼音:wō táo
藏匿逃犯。《福惠全书。卷二三。保甲部。功罪赏罚》:「保长勾通匪类,窝赌窝逃,所为不法。」
分類:窝藏逃犯
《漢語大詞典》:窝挑(窩挑)
挑拨教唆。《中国谚语资料·一般谚语》:“劝人双有益,窝挑两无功。”
分類:挑拨教唆
《國語辭典》:窝停主人(窩停主人)  拼音:wō tíng zhǔ rén
藏匿罪犯或赃物的人。宋。洪迈《夷坚支志癸。卷二。李五郎》:「为盗有求不惬,诬为窝停主人,诉于郡,不见察,故陷党中。」
《國語辭典》:窝脱银(窩脫銀)  拼音:wō tuō yín
元代富人对老百姓放高利贷的银子。「窝脱」也作「斡脱」,突厥语,有伙伴之意。元代突厥商人所组商业团体称为「斡脱」,政府为其设置「斡脱所」,通过「斡脱所」所放的高利贷即为「斡脱银」。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我死后,你去催趱窝脱银,就跟寻你那父亲去咱。」
《漢語大詞典》:窝坨儿(窩坨兒)
地址;地点。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我将这田地儿踏,窝坨儿来记。”
分類:地址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