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着 → 着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枕戈寝甲(枕戈寢甲)  拼音:zhèn gē qǐn jiǎ
头枕著兵器,身穿著铠甲而睡。形容时时刻刻处于备战中,不敢稍有懈怠。《晋书。卷一三○。赫连勃勃载记》:「朕无拨乱之才,不能弘济兆庶,自枕戈寝甲,十有二年,而四海未同,遗寇尚炽,不知何以谢责当年,垂之来叶!」也作「枕戈坐甲」。
《漢語大詞典》:扎靠
一种穿着轻便的紧身衣服。 丁玲 《母亲》三:“另外还有六七个人,跟班不像跟班,打手不像打手的,穿着紧身扎靠,也站在那里。”
《漢語大詞典》:猥袭(猥襲)
谓降低身分而随意穿着。三国志·魏志·崔琰传:“世子仍出田猎,变易服乘,志在驱逐。 琰 书諫曰:‘……猥袭虞旅之贱服,忽驰騖而陵险,志雉兔之小娱,忘社稷之为重,斯诚有识所以惻心也。’”
《漢語大詞典》:衣马轻肥(衣馬輕肥)
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语本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后用以形容生活的豪华。 唐 杜甫 《秋兴》之三:“同学少年多不贱, 五陵 衣马自轻肥。” 宋 孔平仲 续世说·贤媛:“儿子从宦者,有人来云:贫乏不能存,此是好消息;若闻貲货充足,衣马轻肥,此是恶消息。” 唐 王建 《酬赵侍御》:“别来衣马从胜旧,争向边尘满白头。”
《國語辭典》:衣不重帛  拼音:yī bù zhòng bó
衣著简单朴素,不求质地华美的丝织品。《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苦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异肉。」《晋书。卷七○。刘超传》:「加以处身清苦,衣不重帛,家无儋石之储。」
《漢語大詞典》:短打扮
穿着短装。 曹禺 《日出》第三幕:“进来一个小矮子。短打扮,提着水壶,厚嘴唇向上翻,两个大门牙支出来。”
分類:穿着短装
《國語辭典》:肥马轻裘(肥馬輕裘)  拼音:féi mǎ qīng qiú
形容生活豪奢。参见「轻裘肥马」条。元。不忽木〈点绛唇。宁可身卧糟丘套。混江龙曲〉:「草衣木食,胜如肥马轻裘。」
《漢語大詞典》:归寿衣(歸壽衣)
即寿衣。人死后穿着入葬的衣服。《水浒传》第二四回:“归寿衣正要黄道日好,何用别选日?”
分類:穿着衣服
《漢語大詞典》:旱冰
体育运动项目之一,穿着带轮子的鞋在平坦的地板或水磨石地上滑行。比赛分速度滑冰、花亲戚溜冰和旱冰球三种。例如:旱冰场;旱冰鞋。
《漢語大詞典》:被绣昼行(被繡晝行)
穿着锦绣衣服白天出行。谓富贵而夸耀于人。 晋 陆云 《赠鄱阳府君张仲膺》诗之四:“被绣昼行,昔人攸羡。”参见“ 衣锦昼行 ”。
《漢語大詞典》:衣锦昼行(衣錦晝行)
见“ 衣绣昼行 ”。
《國語辭典》:筚路蓝缕(篳路藍縷)  拼音:bì lù lán lǚ
筚路,以荆竹编制的柴车。筚路蓝缕指驾柴车,穿破衣,以开辟山林。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鼢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唐。孔颖达。正义:「以荆竹织门谓之筚门,则筚路亦以荆竹编车,故谓筚路为柴车。方言云:『楚谓凡人贫,衣破丑敝为蓝缕。』蓝缕谓敝衣也。」后比喻创造事业的艰苦。连横〈台湾通史序〉:「夫台湾固海上之荒岛尔!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至于今是赖。」也作「荜路蓝缕」、「荜露蓝蒌」、「筚路褴褛」。
《國語辭典》:乘肥衣轻(乘肥衣輕)  拼音:chéng féi yì qīng
乘著肥壮的骏马,穿著轻暖的皮裘。形容生活的奢侈豪华。《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会,名公子,以才能贵幸,乘肥衣轻,宾从如云。」《抱朴子。外篇。交际》:「若夫程郑王孙罗裒之徒,乘肥衣轻,怀金挟玉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吐食握发。」
《國語辭典》:穿靴戴帽  拼音:chuān xuē dài mào
大陆地区指文章内容或说话时,充斥著迎合时势的套话。
《漢語大詞典》:春秋装
春秋季节穿着的服装。主要品种有套装、长裙、茄克衫、风衣、毛衣等。款式一般以舒适、随便、自然为主,并日益注重套装的颜色和款式的流行趋势和内外衣的配套。
《漢語大詞典》:轻妆软扮(輕妝軟扮)
谓穿着轻便柔软的服装。《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前至 郢州 界口,忽见一队军马,约有五百餘骑,为首一员大将,轻妆软扮,勒马前问曰:‘来者莫非 张别驾 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