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防霜林  拼音:fáng shuāng lín
在常有冷空气流入的地方,为了防止霜冻,损坏农作物而种植的防护林。
《国语辞典》:肺功能  拼音:fèi gōng néng
肺的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呼吸。空气中的氧气经过气道抵达肺泡而进入血流中,当氧气进入血液时,血红蛋白将其携带到全身。另一方面,血流中的二氧化碳则从肺泡经过气道排出体外。
《国语辞典》:都市病  拼音:dū shì bìng
1.因都市空气、噪音、交通混乱等环境因素所引发的病症。症状为胸闷、咳嗽、头晕、眼痛、精神不振、过敏反应等。也称为「城市病」。大陆地区也称为「居室综合症」。
2.人受到都市人重利、现实习气的感染而同流合污。如:「别怪他,他只是得了都市病,才会说这种话。」
《国语辞典》:尘爆(尘爆)  拼音:chén bào
空气中极微小的可燃性物质,如面粉、煤尘、谷尘等,浓度相当高时,遇到引燃因素,如摩擦、静电、火花等,所发生的爆炸。
《漢語大詞典》:自然力锻炼
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锻炼身体的方法。常用的有日光浴、空气浴、水浴等。在户外进行的体育锻炼,也能充分利用自然因素,提高锻炼效果。
《漢語大詞典》:最低气温(最低氣温)
在一定时段一定空间内空气温度的最低值。例如大陆上一日内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拂晓前后。
《漢語大詞典》:最高气温(最高氣温)
在一定时段一定空间内空气温度的最高值。
《国语辞典》:曝气(曝气)  拼音:pù qì
使水与空气接触,以达成气体交换、氧化、除臭等目的之方法。如自来水净化及水产养殖都需要曝气处理。
《国语辞典》:氢爆(氢爆)  拼音:qīng bào
氢气爆炸。空气中氢气浓度达百分之四以上遇到氧气再加上火花很容易燃烧,其燃烧能产生高能量,剧烈燃烧反应就产生爆炸。
《国语辞典》:臭觉(臭觉)  拼音:xiù jué
空气中的气味分子刺激鼻腔内的嗅细胞,从而产生辨别香臭的官能。参见「嗅觉」条。
《国语辞典》:红磷(红磷)  拼音:hóng lín
一种磷的同素异形体。用黄磷在隔绝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制成,暗红色粉末,无毒,遇热不熔化而直接变成蒸气。可用来制造安全火柴。也称为「赤磷」。
《国语辞典》:爆炸上限  拼音:bào zhà shàng xiàn
任何可燃的气体必须搭配有适当比率的空气或氧气时,才能引爆或维持爆炸。若可燃气体的浓度(占空气的体积百分比)过低,则没有足够的燃料来引爆;若浓度过高,则没有足够的氧气来助燃,无法维持爆炸。可燃气体的浓度必须介于这两个浓度界限之间,才能进行爆炸,其浓度界限的较高者,称为「爆炸上限」。
《国语辞典》:爆炸下限  拼音:bào zhà xià xiàn
爆炸范围内气体在空气中或氧中所占有的比率,低于最低界限时则不起爆炸,此最低界限称为「爆炸下限」。
《国语辞典》:饱和空气(饱和空气)  拼音:bǎo hé kōng qì
在某一温度气压下,与纯水面或冰面呈平衡状态的湿空气。为水汽压等于饱和水汽压的空气,其相对湿度为百分之百。
《国语辞典》:雨层云(雨层云)  拼音:yǔ céng yún
暖湿空气上升遇冷,水气大量凝结所形成的云。颜色灰暗,成层状而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