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空虚(空虛)  拼音:kōng xū
1.中无所有。《孟子。尽心下》:「不信仁贤,则国空虚。」《红楼梦》第一○七回:「那知道家运一败直到这样。若说外头好看里头空虚是我早知道的了。」
2.今多指内心寂寞无充实感。如:「整日沉迷于逸乐,总会让人的内心感到空虚,浪掷生命。」
《國語辭典》:空明  拼音:kōng míng
1.月映于水而生光明。宋。苏轼〈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2.空中。宋。苏轼〈登州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國語辭典》:空阔(空闊)  拼音:kōng kuò
宽大辽阔。唐。杜甫 房兵曹胡马诗:「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三国演义》第四八回:「四顾空阔,心中欢喜。」
《國語辭典》:城隅  拼音:chéng yú
1.城墙角上的女墙。《文选。张衡。东京赋》:「经途九轨,城隅九雉。」
2.城下偏僻的角落。《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文选。卢谌。赠崔温诗》:「消遥步城隅,暇日聊游豫。」
《國語辭典》:空堂  拼音:kōng táng
1.空寂的厅堂。《文选。阮籍。咏怀诗一七首之一五》:「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文选。左思。杂诗》:「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2.没有课的时段。如:「下堂课是空堂,可以到图书馆看书。」
《國語辭典》:莽苍(莽蒼)  拼音:mǎng cāng
郊野苍茫广大的景色。《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宋。陆游 哀郢诗二首之一:「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國語辭典》:泬寥  拼音:xuè liáo
1.空旷无云的样子。《楚辞。宋玉。九辩》:「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2.天空。《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四折》:「效神凤,下丹霄,比翼双飞上泬寥。」
《漢語大詞典》:太无(太無)
空旷虚无之境。文子·精诚:“ 老子 曰:若夫圣人之游也,即动乎至虚,游心乎太无,驰于方外,行于无门,听于无声,视于无形。” 唐 柳泌 《玉清行》:“遥遥寒冬时,萧萧躡太无。”
《漢語大詞典》:廓然
(1).忧悼貌。礼记·檀弓上:“练而慨然,祥而廓然。” 郑玄 注:“皆忧悼在心之貌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祖祭弟文》:“廓然何久,痛矣终天。”
(2).远大貌。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廓然远见,踔然独立。” 汉 扬雄 《法言·问道》:“大哉圣人,言之至也,开之廓然见四海,闭之閛然不覩墙之里。”明史·太祖纪上:“志意廓然,人莫能测。”
(3).空寂貌;孤独貌。文子·精诚:“静漠恬淡,悦穆胸中,廓然无形,寂然无声。” 汉 东方朔 《答客难》:“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
(4).空旷貌。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庭树如故,斋宇廓然。”《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四年九月初十》:“至 清凉山 ,登 翠微亭 ,天清无云,四顾廓然。” 冰心 《往事》二:“四顾廓然,湖光满眼。”
(5).阻滞尽除貌。文选·扬雄〈长杨赋〉:“迺今日发矇,廓然已昭矣。” 李善 注:“廓,除貌。” 唐 张九龄 《请御注经内外传授状》:“微言奥旨,廓然昭畅。” 宋 司马光 《送伊阙王大夫歌》:“拨去虹蜺汛扫氛浊矣,廓然迺得睹夫朝曦。” 明 高启 《评史六篇·李泌》:“谗疑之迹,廓然而云销,涣然而冰释。”
《漢語大詞典》:谽谺
(1).山谷空旷貌。 唐 卢照邻 《五悲·悲昔游》:“当谽谺之洞壑,临决咽之奔泉。” 清 厉鹗 《二月十七日重游洞霄宫探大涤洞天》诗:“穿尽幽篁履苔石,惊见谽谺洞门坼。”参见“ 谽呀 ”。
(2).山石险峻貌。 唐 独孤及 《招北客文》:“其北则有劒山巉巉,天凿之门,二壁谽谺,高岸嶙峋。” 清 金志章 《钤山行》:“ 鈐山 四绕青谽谺, 袁江 一綫盘脩虵。”
(3).犹闪烁。 唐 杜甫 《柴门》诗:“长影没窈窕,餘光散谽谺。” 清 赵执信 《平度州道中望东北诸山》诗:“臺阁嵯峨布空曲,浮金炫碧生谽谺。”
(4).中空貌。 清 史夔 《弘济寺》诗:“戌削寒侵袂,谽谺树隐门。” 清 谭嗣同 《城南思旧铭并叙》:“加北俗多忌,厝棺中野,雨日蚀漏,谽谺洞开。”
《漢語大詞典》:谽呀
山谷空旷貌。 清 吴伟业 《林屋洞》诗:“传闻过险涩,谽呀来天风。”
分類:山谷空旷
《國語辭典》:篝火  拼音:gōu huǒ
原指用竹笼子罩著的灯火。现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柴燃烧的火堆。宋。王安石 寄张先郎中诗:「篝火尚能书细字,邮筒还肯寄新诗。」
《國語辭典》:轇轕  拼音:jiū gé
1.纠缠牵连,难以分解。汉。张衡〈东京赋〉:「云罕九斿,闟戟轇轕。」唐。柳宗元 袁家渴记:「又有异卉,类合欢而蔓生,轇轕水石。」也作「纠葛」。
2.纠纷,指牵扯不清的关系。如:「自此你我各奔前程,不再有任何轇轕。」也作「纠葛」。
3.广阔深邃的样子。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迢峣倜傥,丰丽博敞,洞轇轕乎其无垠也。」
《漢語大詞典》:广莫(廣莫)
亦作“ 广漠 ”。
(1).辽阔空旷。左传·庄公二十八年:“狄之广莫,於 晋 为都。”庄子·逍遥游:“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於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魏书·崔玄伯传:“国家虽统广漠之土,逮于陛下,应运龙飞。”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三:“以 喀木 粮富而 青海 广莫,故令子孙游牧 青海 而 喀木 纳其赋。” 冯至 《在赣江上》:“面前是个广漠的、原始般的世界。”
(2).即广莫风。 晋 木华 《海赋》:“颺凯风而南逝,广莫至而北征。” 明 刘基 《述志赋》:“驾广漠而南征兮,呌 重华 于 九疑 。”参见“ 广莫风 ”。
(3).犹广博。 宋 叶适 《〈徐斯远文集〉序》:“以夫汗漫广莫,徒枵然从之而不足充其所求,曾不如脰鸣吻决,出豪芒之奇,可以运转而无极也。”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玄虚广莫,好事偏攻,而亦洽闻所眤也。”
(4).指冗长空泛。 黄远庸 《中国银行之归部辖》:“但此广漠之文章,究有何种精确之意义。”
(5).指广漠之野。假想的空旷地区。语出《庄子·逍遥游》:“广莫之野。” 唐 陆龟蒙 《和酒中十咏·酒乡》:“广莫是邻封, 华胥 为附丽。”
《國語辭典》:广莫风(廣莫風)  拼音:guǎng mò fēng
八风之一,北方之风。《淮南子。天文》:「不周风至四十五日,广莫风至。」《史记。卷二五。律书》:「广莫风居北方。广莫者,言阳气在下,阴莫阳广大也,故曰广莫。」
分類:八风北风
《國語辭典》:飘渺(飄渺)  拼音:piāo miǎo
又高又远、若隐若现的样子。也作「缥缈」。
《漢語大詞典》:广野(廣野)
亦作“ 广壄 ”。 空旷的原野。墨子·兼爱下:“然即敢问今有平原广野,於此被甲婴胄,将往战,死生之权未可识也。”吕氏春秋·节丧:“古之人有藏於广野深山而安者矣,非珠玉国宝之谓也。”史记·日者列传:“兰芷芎藭弃於广野,蒿萧成林,使君子退而不显众,公等是也。”汉书·晁错传:“﹝胡人﹞如飞鸟走兽於广壄,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
分類:空旷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