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7,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沈重
压低
低落
职级
调节
沉重
入迷
松劲
墨彩
土力
高度
七众
比美
方差
密度
《漢語大詞典》:沈重
亦作“沉重”。
1.沉静庄重。意林引 汉 仲长统 《昌言》:“人之性……安舒沉重者,患在后时;好古守经者,患在不变。”后汉书·刘恺传:“伏见前司徒 刘愷 ,沉重渊懿,道德博备。”南史·荀伯子传:“车骑将军 王弘 称 伯子 ‘沉重不华,有 平阳侯 之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仙:“ 水仙 貌少亚,而沉重温克,满座倾谈,惟把酒含笑而已。”
2.分量重。《醒世恒言·杜子春三入长安》:“看你气色这般光彩,行李又这般沉重,多分有些钱钞。” 冯雪峰 《雪峰寓言·苦力父子》:“他们的工作是用肩和背,替商人从码头上把非常沉重的一大包一大包的货物背负到堆栈里去。” 茅盾 《子夜》九:“他闷闷地想着,觉得心头渐渐沉重。”
3.笨重,不灵活。 宋 范仲淹 《奏乞拣沿边年高病患军员》:“如内有年高、脚手沉重人员,并疾患尫弱不堪披带,及愚戇全无精神不能部辖者,并开坐申奏。”
4.犹严重。表示程度深。《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又过了一二年, 张老 患病,沉重不起。” 庐隐 《海滨故人》一:“当她病势沉重的时候,她母亲绝望了。”
5.担子。比喻担负的责任。红楼梦第六七回:“人家陪着你走了二三千里的路程,受了四五个月的辛苦,而且在路上又替你担了多少的惊怕沉重。”《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庄大老爷 只见头朝上仰着天,一手拈着鬍鬚,慢慢的説道:‘诬告大事,本县担不起这个沉重。’” 浩然 《艳阳天》第三二章:“ 马之悦 假装半开玩笑地说:‘你们是造干部的谣言吧?要为这个引起不团结,这个沉重可不小啊!’”
《國語辭典》:沉重  拼音:chén zhòng
1.沉静庄重。《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沉重渊懿,道德博备。」
2.形容物体厚重。《水浒传》第二七回:「一者见伯伯包裹沉重,二乃怪伯伯说起风话,因此一时起意。」
3.形容心情或病势严重。《红楼梦》第一二回:「倏忽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
《国语辞典》:压低(压低)  拼音:yā dī
1.将物品压下去。如:「衣匮里这叠衣物堆得太高了。把它压低些,挪出一点空间!」
2.施加压力,使原来的程度降低。如:「我费尽唇舌讨价还价,老闆才答应压低价钱。」
《國語辭典》:低落  拼音:dī luò
低沉下落。如:「情绪低落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国语辞典》:职级(职级)  拼音:zhí jí
1.职系内职位工作程度的区分。
2.依工作的性质、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条件所划分的职位等级。
《國語辭典》:调节(調節)  拼音:tiáo jié
1.调养。宋。陆游〈居室记〉:「休息取调节气血,不必成寐。」
2.调理节制,纾缓事物的变化,不至于过多或过少。如:「调节水位」。
3.调整曲调以合曲律。
《國語辭典》:沉重  拼音:chén zhòng
1.沉静庄重。《后汉书。卷三九。刘般传》:「沉重渊懿,道德博备。」
2.形容物体厚重。《水浒传》第二七回:「一者见伯伯包裹沉重,二乃怪伯伯说起风话,因此一时起意。」
3.形容心情或病势严重。《红楼梦》第一二回:「倏忽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
《國語辭典》:入迷  拼音:rù mí
专注于某种事物而心无旁骛。如:「他对科幻类的小说很入迷。」
《國語辭典》:松劲(鬆勁)  拼音:sōng jìn
松懈不著力。如:「你得揪住绳子,可别松劲了!」
《漢語大詞典》:墨彩(墨綵)
亦作“ 墨綵 ”。 谓图画中深浅程度不同的墨色。 唐 澹交 《写真》诗:“水花凝幻质,墨綵染空尘。” 阿英 《民元以前的中国年画发展概貌》:“最突出的成就是运用墨彩,就是用不同程度深浅的黑色,取得匀称调和的多彩的效果。”
《漢語大詞典》:土力
土壤肥沃的程度。 宋 梅尧臣 《谨和相国屋上菊丛》诗:“屋上有丛菊,结根深瓦缝;既无地势美,又乏土力拥。” 潘漠华 《冷泉岩》:“山土因为已种了十几年,土力逐渐薄下去;我又没有积蓄,没有本钱可加肥料。”
《國語辭典》:高度  拼音:gāo dù
1.地面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为「海拔」。
2.物体由底部到顶端的长度。如:「这座铁塔的高度约二十公尺。」
3.表程度上的加强。如:「高度机密」、「高度警觉」。
《漢語大詞典》:七众(七衆)
佛教按受戒程度和修行方式将信徒划分为七种。其中出家五种,在家二种,合称七众。大智度论卷十:“佛弟子七众:比丘、比丘尼、学戒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优婆塞、优婆夷是居家,餘五众是出家。”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七众攀号,哀踰青树。” 唐 道宣 《统略净住子净行法门序》:“以三归七众,制御情尘。”
《漢語大詞典》:比美
媲美。谓美好的程度相当。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七:“余与 姚夫人 四十年伉儷,虽未足比美古人,亦庶几其万一。” 孙中山 《与〈士蔑西报〉记者之谈话》:“ 中国 之资财极大,不过无完善之机器以取集之,而又未能遽与列国经历多年之机器互相比美。”《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3期:“《圣济总录》这部书可以和《大观本草》比美,是 宋 代医学承前启后的一部巨著。”
《漢語大詞典》:方差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是用来表示随机变量与其期望之间离散程度的一个量。若随机变量ξ的期望为eξ,则ξ与eξ的偏差平方的加权平均e(ξ-eξ)2,称为ξ的方差,常记作dξ或varξ。随机变量的方差由其概率分布唯一确定,故也称某分布的方差。为使量纲一致,常应用方差的平方根dξ,称为“根方差”或“均方差”。
《國語辭典》:密度  拼音:mì dù
1.物理学上指物体所含物质组织的疏密程度。物质的密度(D)是它的质量(M)和体积(V)的比值。公式为D=M/V,单位是公斤/立方公尺。
2.数量密集的程度。如:「人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