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称臣(稱臣)  拼音:chēng chén
尊奉他人为君,而以人臣自居,表示屈服。《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唐高祖皇帝,举兵篡隋时分,也曾听从刘文静之说,称臣于突厥可汗,借突厥之兵力,以开创三百年之基业。」《三国演义》第四回:「卓叱左右扶帝下殿,解其玺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
《国语辞典》:纳贡称臣(纳贡称臣)  拼音:nà gòng chēng chén
献纳贡品,臣服其下。《清史稿。卷三。太宗本纪》:「宜要其纳贡称臣,以黄河为界。」
《国语辞典》:四海称臣(四海称臣)  拼音:sì hǎi chēng chén
全天下的人皆臣服。《西游记》第九回:「天下太平,八方进贡,四海称臣。」
《国语辞典》:俯首称臣(俯首称臣)  拼音:fǔ shǒu chēng chén
低头认输、投降。如:「我队以强大的打击火力,拉开比数,对方不得不俯首称臣。」
《国语辞典》:北面称臣(北面称臣)  拼音:běi miàn chēng chén
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拜见天子则面北,故臣服于人称为「北面称臣」。《史记。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陆贾》:「君主宜郊迎,北面称臣。」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追慕南越,婴齐入侍,北面称臣,伏听告策。」
《国语辞典》:称臣纳贡(称臣纳贡)  拼音:chēng chén nà gòng
小国向大国臣服,定时进贡。《东周列国志》第一七回:「凡汉东小国,无不称臣纳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