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宿习(宿習)
(1).谓长久地学习积累。 汉 王充 论衡·逢遇:“学不宿习,无以明名。”
(2).平素所学习的;预先诵习过的。册府元龟卷九五一引 宋 陶岳 五代史补:“ 郭忠恕 ,七岁童子及第,富有文学,尤工篆隶。尝有人於 龙山 得鸟迹篆, 忠恕 一见,輒诵如宿习。”宋史·李穀传:“﹝ 李穀 ﹞发愤从学,所览如宿习。”
(3).佛教指前世具有的习性。 唐 刘禹锡 《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诣河南尹白侍郎》诗:“宿习脩来得慧眼,多闻第一却忘言。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罗卜 三周礼毕,遂即投仏出家,丞(承)宿习因闻法证﹝得阿罗﹞汉果。”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天下之事,有不学而能者,儒家则谓之天性, 释 氏则以为宿习,其事甚众: 唐 以文称,如 白乐天 七月而识‘之’、‘无’二字, 权德舆 三岁知变四声,四岁能为诗。”
(4).旧日的积习。 宋 陆游 《永日无一事作诗自诒》:“得非閔我老,作意鐫其顽。扫除尽宿习,使得终日閒。”
《國語辭典》:积怨(積怨)  拼音:jī yuàn
1.累积怨恨。《淮南子。人间》:「夫积爱成福,积怨成祸。」
2.长期累积的怨恨。《战国策。燕策一》:「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也作「蓄怨」。
《漢語大詞典》:积财(積財)
(1).殷实的财富;积累的财富。管子·事语:“非有积财,无以劝下。泰奢之数,不可用於危隘之国。”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管仲 曰:‘臣闻之,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匱乏於下。’”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今僕散积财而募勇辈,輦寳货以诱义戎。”
(2).聚积财富。荀子·大略:“多积财而羞无有,重民任而诛不能,此邪行之所以起,刑罚之所以多也。”《韩诗外诗》卷三:“故聚敛以招穀,积财以肥敌,危身亡国之道也。”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既任政相 齐 ,以区区之 齐 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汉书·郦食其传:“﹝ 项王 ﹞为人刻印,玩而不能授;攻城得赂,积财而不能赏。”
《漢語大詞典》:层累(層累,層纍)
(1).亦作“ 层纍 ”。重迭。 明王錂《春芜记·献赋》:“见 巫山 互折,步巉巖层累,下临沧漭。” 清 龚自珍 《最录禅波罗密门》:“层纍盘旋,如鸟道而渐上。”
(2).谓逐层积累。 严复 《救亡决论》:“人生之计虑知识,其开也,必由粗以入精,由浅以至奥,层累阶级,脚踏实地,而后能机虑通达,审辨是非。”
分類:积累重迭
《國語辭典》:积分(積分)  拼音:jī fēn
1.累积的分数。
2.数学中已知某函数的微分,而求其原函数的方法。
《漢語大詞典》:积下(積下)
积累下报。报,谓据罪情判之以刑。《汉书·食货志下》:“曩禁铸钱,死罪积下;今公铸钱,黥罪积下。为法若此,上何赖焉?”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下,报也,积累下报论之也。”
分類:积累罪情
《漢語大詞典》:家底
(1).古代 勃泥国 的计量单位,一家底合二十两。宋史·外国传五·勃泥:“ 太平兴国 二年,其王 向打 遣使 施弩 、副使 蒲亚里 、判官 哥心 等賫表贡大片龙脑一家底,第二等八家底,第三等十一家底、米龙脑二十家底、苍龙脑二十家底,凡一家底并二十两。”
(2).指家中长期积累的财产。 崔璇 《在区委会里》:“人家 刘洪文 他们的底垫多厚,我们才积了多少家底?”《人民文学》1981年第6期:“他家五间大瓦房,家底厚实。”
(3).借指个人学识的底子。 吴晗 《再谈神仙会和百家争鸣》:“我这样说,决不是夸大,而是认真了解自己的家底。”
《國語辭典》:奥博(奧博)  拼音:ào bó
1.蓄积富厚。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
2.深奥广博。《明史。卷二八八。文苑传四。瞿九思》:「九思学极奥博,其文章不雅驯,然一时嗜古笃志之士亦鲜其俦。」
《漢語大詞典》:积祸(積禍)
(1).积累的祸害。战国策·楚策四:“今夫横人嚂口利机,上干主心,下牟百姓,公举而私取利,是以国权轻於鸿毛,而积祸重於丘山。”
(2).指聚积灾祸。 汉 刘向 说苑·谈丛:“众正之积福,无不及也;众邪之积祸,无不逮也。”
《漢語大詞典》:积心(積心)
谓积累仁心。吕氏春秋·察微:“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高诱 注:“积累其仁心,思虑其善政,以求致治也。”
分類:积累
《国语辞典》:垒砌(垒砌)  拼音:lěi qì
以砖石一层层的向上积累砌筑。
《漢語大詞典》:积阀(積閥)
(1).累积功劳和资历。新唐书·李自良传:“从 袁傪 讨贼 袁晁 ,积阀至试殿中监。”
(2).指所积累的功劳和资历。 宋 岳珂 桯史·见一堂:“﹝ 鹿何 ﹞去国时,齿髮壮,不少衰,居二年,以微疾卒。或较其积阀,谓虽居位,犹未该延赏。”明史·薛禄等传赞:“ 禄 东昌 、 滹沱 之战, 刘荣 守 永平 , 谭广 守 保定 ,宣力最著。虽策勋之日,未即剖符,而各以积阀受封。”
《漢語大詞典》:积篇(積篇)
谓篇章积累不少。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崔駰 品物,讚多戒少; 李尤 积篇,义俭辞碎。”
《漢語大詞典》:食蹠
(1).比喻善学而知识渊博。语出吕氏春秋·用众:“善学者若 齐王 之食鷄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后足。” 高诱 注:“跖,鷄足踵。喻学者取道众多,然后优也。” 唐 骆宾王 《上梁明府启》:“若乃博闻强记,辨 晋国 之黄熊;将圣多能,识 吴门 之白马。言泉漱迥,惊瀑布以飞澜;文江澹虚,涵濯锦而翻浪。於是功超食跖,位典烹鲜。”
(2).比喻广泛搜求,点滴积累知识。 清 钱谦益 《〈艺林汇考〉序》:“勤学有食跖之能,临文无祭獭之瘁。”
《國語辭典》:财政(財政)  拼音:cái zhèng
政府为支应公共需要,增进人民福利,对财货的取用、管理、收支、建设等,所执行的各项措施之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