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30,分69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典故(续上)
秦嘉
秦堇勇
秦晋匹(又作:秦晋会)
秦客(又作:秦逐客)
秦郎
秦冤(又作:秦牢冤)
秦楼
秦鸾对舞
秦宓论天
秦女山中
秦彭攀辕
秦人策
秦人盆
秦声
秦太虚
典故
相关人物
秦嘉


《玉台新咏》卷一〈赠妇诗三首〉
秦嘉字士会,陇当人也。为郡上掾。其妻徐淑,寝疾还家。不获面别,赠诗云尔。
典故 
秦堇勇

相关人物
堇父


《春秋左传·襄公十年》
「晋荀偃、士丐请伐偪阳而封宋向戌焉。荀罃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固请。丙寅,围之,弗克。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主人县布,堇父登之,及堞而绝之。队则又县之,苏而复上者三。主人辞焉,乃退,带其断以徇于军三日。」晋·杜预注:「『堇父,孟献子家臣。步挽重车以从师。』『偪阳人县布以试外勇者。』『主人嘉其勇,故辞谢不复县布。』『带其断布以示勇。』」

例句

何妨秦堇勇,又有曹刿说。 陆龟蒙 杂讽九首

城险疑悬布,砧寒未捣绡。 韩愈 春雪

典故
秦晋匹
 
秦晋会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世说新语》上卷上《言语》
「卫洗马初欲渡江。」南朝梁·刘孝标注引《卫玠别传》曰:「玠颖识通达,天韵标令,陈郡谢幼舆敬以亚父之礼。论者以为出王眉子、平子、武子之右。世咸谓『诸王三子,不如卫家一儿』。娶乐广女。裴叔道曰:『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例句

秦晋称旧匹,潘徐有世亲。 李百药 戏赠潘徐城门迎两新妇

颇谓秦晋匹,从来王谢郎。 杜甫 送大理封主簿五郎亲事不合亲事遂停

今日幸为秦晋会,早教鸾凤下妆楼。 卢储 催妆

潘杨称代穆。秦晋忝姻连。 卢照邻 哭明堂裴主簿

典故 
秦逐客
 
相关人物
李斯


《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閒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例句

仙公一奏思归引,逐客初闻自泫然。 刘禹锡 闻道士弹思归引

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 张继 洛阳作

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 李咸用 寄所知

已为秦逐客,复作楚冤魂。 李商隐 哭刘司户二首

秦因逐客令,柄归丞相斯。 杜牧 杜秋娘诗

高义尽招秦逐客,旷怀偏接鲁诸生。 韩偓 隰州新驿赠刺史

闽江似镜正堪恋,秦客如蓬难久留。 黄滔 辞相府

典故
秦郎


《苏轼诗集》卷三十六〈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
〈次韵秦少游王仲至元日立春三首〉其三:「词锋虽作楚骚寒,德意还同汉诏宽。好遣秦郎供帖子,尽驱春色入毫端。」
典故 
秦牢冤

相关人物
东方朔
 
秦始皇


《太平御览》卷六百四十三〈刑法部九·狱 〉~302~
旧题汉·郭宪《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幸甘泉,至长平阪上,驰道中央有虫复而赤如生肝状……土召朔使驰往视之。还对曰:『怪哉!」上曰:『何谓也?』朔对曰:『秦始皇时拘系无罪,幽杀无辜,众庶怨恨,无所告诉,仰天而叹曰:「怪哉!」感动皇天。此愤气之所生也。故名之曰「怪哉」。是地必秦之狱处也。」上有诏,使丞相公孙宏按地图,果秦之狱处也。」

例句

自悯秦冤痛,谁怜楚奏哀。 骆宾王 幽系书情通简知己

汲冢宁详蠹,秦牢讵辨冤。 骆宾王 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正学士

典故

《玉台新咏》卷一〈古乐府六首〉
〈古乐府六首〉其一:「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锄,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一解使君从南来,五马立歭躇。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词,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二解东方千馀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馀。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昭明文选》卷二十八〈诗戊·乐府下·乐府十七首·日出东南隅行〉~3~
日出东南隅行,或曰罗敷艳歌。唐·李善注引崔豹《古今注》曰:「陌上桑者,出秦氏女也。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嫁为邑人千乘王仁为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之歌以自明焉。」

例句

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李郢

空见水名敷,秦楼昔事无。 权德舆 敷水驿

忽忆秦楼妇,流光应共有。 长孙佐辅 关山月

典故
秦鸾对舞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一〈范泰·鸾鸟诗〉~44~
昔罽宾王结罝峻卯之山,获一鸾鸟,王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致也,乃饰以金樊,飨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县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形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绝。嗟乎!兹禽何情之深。昔钟子破琴于伯牙,匠石韬斤于郢人,盖悲妙赏之不存,慨神质于当年耳,矧乃一举而殒其身者哉。悲夫。乃为诗曰:「神鸾栖高梧,爰翔霄汉际。轩翼飏轻风,清响中天厉。外患难预谋,高罗掩逸势。明镜悬高堂,顾影悲同契。一激九霄音,响流形已毙。」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六〈赠妇诗三首〉~87~
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顾看空室中,髣髴想姿形。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何用叙我心,遗思致款诚。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太平御览》卷七百一十七〈服用部十九·镜〉~330~2~
秦嘉与妇徐淑书曰:「顷得此镜,既明且好,形观文藻,世所希有,意甚爱之,故以相与。明镜可以鉴形。」淑荅书曰:「今君征未旋,镜将何施行。明镜鉴形,当待君至。」
典故
秦宓论天

相关人物
秦宓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秦宓传〉~97~
秦宓字子贱,广汉绵竹人也。……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宓迎为别驾,寻拜左中郎将、长水校尉。吴遣使张温来聘,百官皆往饯焉。众人皆集而宓未往,亮累遣使促之,温曰:「彼何人也?」亮曰:「益州学士也。」及至,温问曰:「君学乎?」宓曰:「五尺童子皆学,何必小人!」温复问曰:「天有头乎?」宓曰:「有之。」温曰:「在何方也?」宓曰:「在西方。《诗》曰:『乃眷西顾。』以此推之,头在西方。」温曰:「天有耳乎?」宓曰:「天处高而听卑,《诗》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若其无耳,何以听之?」温曰:「天有足乎?」宓曰:「有。《诗》云:『天步艰难,之子不犹。』若其无足,何以步之?」温曰:「天有姓乎?」宓曰:「有。」温曰:「何姓?」宓曰:「姓刘。」温曰:「何以知之?」答曰:「天子姓刘,故以此知之。」温曰:「日生于东乎?」宓曰:「虽生于东而没于西。」答问如响,应声而出,于是温大敬服。宓之文辩,皆此类也。

例句

黄琬对日,秦宓论天。 李瀚 蒙求

典故
秦女山中


《太平广记》卷五十九〈女仙四·毛女〉~365~
毛女(女原作氏。据明钞本改),字玉姜,在华阴山中。山客猎师,世世见之。形体生毛,自言秦始皇宫人也。秦亡,流亡入山,道士教食松叶,遂不饥寒,身轻如此。至西汉时,已百七十馀年矣。
典故
秦彭攀辕

相关人物
秦彭


《东观汉记》卷十八《秦彭传》
秦彭,字国平,为开阳城门候。后拜颍川太守,老弱攀车,啼号填道。秦彭迁山阳太守,时山阳新遭地动后,饥旱谷贵,米石七八万,百姓穷困。彭下车经营劳来,为民四诫,以定父母夫妻兄弟长幼之序,择民能率众者,以为乡三老,选乡三老为县三老,令与长吏参职,崇儒雅,贵庠序,上德化,春秋飨射,升降揖让,务礼示民,吏民畏爱,不敢欺犯。

例句

秦彭攀辕,侯霸卧辙。 李瀚 蒙求

典故
吾谋适不用
 
吾谋适可用
   
绕朝赠
 
绕朝赠策
  
相关人物
士会
 
绕朝


《春秋左传正义》卷十九下〈文公·传十三年〉
传十三年,春,晋侯使詹嘉处瑕,以守桃林之塞,晋人患秦之用士会也。夏,六卿相见于诸浮,赵宣子曰;「随会在秦,贾季在狄,难日至矣,若之何?」中行桓子曰:「请复贾季,能外事,且由旧勋。」郤成子曰:「贾季乱,且罪大,不如随会,能贱而有耻,柔而不犯,其知足使也,且无罪。」乃使魏寿余伪以魏叛者以诱士会,执其帑于晋,使夜逸。请自归于秦,秦伯许之。履士会之足于朝。秦伯师于河西,魏人在东。寿余曰:「请东人之能与夫二三有司言者,吾与之先。」使士会。士会辞曰:「晋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不可悔也。」秦伯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乃行。绕朝赠之以策,曰:「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既济,魏人噪而还,秦人归其帑,其处者为刘氏。晋·杜预注:「策,马檛,临别授之马檛,并示己所策以展情。绕朝,秦大夫。」

例句

敢献绕朝策,思同郭泰船。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

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绕朝鞭。 李白 送羽林陶将本

赠尔秦人策,莫鞭辕下驹。 杜甫 别苏徯

吾谋适可用,天路岂寥廓。 王昌龄 淇上酬薛据兼寄郭微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王维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离言欲赠策,高辨正连环。 卢照邻 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

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高适 送浑将军出塞

典故
秦人盆


《汉书》卷六十六《杨敞传》附《杨恽传》
「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东汉·应劭注:「缶,瓦器也,秦人击之以节歌。」唐·颜师古注:「缶即今之盆类也。李斯上书云:『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呼乌乌快耳者,真秦声也。』是关中旧有此曲也。」

例句

醉从赵女舞,歌鼓秦人盆。 杜甫 贻华阳柳少府

典故
相关人物
陈轸


《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2300~
陈轸者,游说之士。与张仪俱事秦惠王,与张仪俱事秦惠王,皆贵重,争宠。张仪恶陈轸于秦王曰:「轸重币轻使秦楚之閒,将为国交也。今楚不加善于秦而善轸者,轸自为厚而为王薄也。且轸欲去秦而之楚,王胡不听乎?」王谓陈轸曰:「吾闻子欲去秦之楚,有之乎?」轸曰:「然。」王曰:「仪之言果信矣。」轸曰:「非独仪知之也,行道之士尽知之矣。昔子胥忠于其君而天下争以为臣,曾参孝于其亲而天下愿以为子。故卖仆妾不出闾巷而售者,良仆妾也;出妇嫁于乡曲者,良妇也。今轸不忠其君,楚亦何以轸为忠乎?忠且见,轸不之楚何归乎?」王以其言为然,遂善待之。居秦期年,秦惠王终相张仪,而陈轸奔楚。楚未之重也,而使陈轸使于秦。过梁,欲见犀首。犀首谢弗见。轸曰:「吾为事来,公不见轸,轸将行,不得待异日。」犀首见之。陈轸曰:「公何好饮也?」犀首曰:「无事也。」曰:「吾请令公厌事可乎?」曰:「柰何?」曰:「田需[三]约诸侯从亲,楚王疑之,未信也。公谓于王曰:『臣与燕、赵之王有故,数使人来,曰:「无事何不相见」,愿谒行于王。』王虽许公,公请毋多车,以车三十乘,可陈之于庭,明言之燕、赵。」燕、赵客闻之,驰车告其王,使人迎犀首。楚王闻之大怒,曰:「田需与寡人约,而犀首之燕、赵,是欺我也。」怒而不听其事。齐闻犀首之北,使人以事委焉。犀首遂行,三国相事皆断于犀首。轸遂至秦。韩魏相攻,期年不解。秦惠王欲救之,问于左右。左右或曰救之便,或曰勿救便,惠王未能为之决。陈轸适至秦,惠王曰:「子去寡人之楚,亦思寡人不?」陈轸对曰:「王闻夫越人庄舄乎?」王曰:「不闻。」曰:「越人庄舄仕楚执圭,有顷而病。楚王曰:『舄故越之鄙细人也,今仕楚执圭,贵富矣,亦思越不?』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彼思越则越声,不思越则楚声。』使人往听之,犹尚越声也。今臣虽弃逐之楚,岂能无秦声哉!」

例句

寂寥伤楚奏,凄断泣秦声。秦声怀旧里,楚奏悲无已。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典故
秦太虚

相关人物
秦观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文苑列传六·秦观〉~32~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人。少豪隽,慷慨溢于文词,举进士不中。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与己意合。见苏轼于徐,为赋黄楼,轼以为有屈、宋才。又介其诗于王安石,安石亦谓清新似鲍、谢。轼勉以应举为亲养,始登第,调定海主簿、蔡州教授。元祐初,轼以贤良方正荐于朝,除太学博士,校正秘书省书籍。迁正字,而复为兼国史院编修官,上日有砚墨器币之赐。
《漢語大詞典》:秦嘉
东汉 诗人。《玉台新咏》有 嘉 《赠妇诗》三首, 嘉 妻 徐淑 答诗一首,叙夫妇惜别互矢忠诚之情,为历代所传诵。 清 顾绍敏 《秋日感怀》诗:“ 楚国 有人怜 息嬀 , 蜀 笺无信报 秦嘉 。” 张寿 《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玉臂云鬟劳客梦,风流无奈让 秦嘉 。”
《漢語大詞典》:悬布(懸布)
瀑布。 唐 杜佑 《杜城效居王处士凿山引泉记》:“悬布垂练,摇曳晴空。” 宋 范成大 《龙门峡》诗:“瀑流悬布不知数,乱落嵌根飞白雨。”
分類:瀑布
《漢語大詞典》:秦客
(1).指从 秦 地来的人。国语·晋语五:“有 秦 客廋辞於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
(2).指 秦 时避乱移居 桃源洞 之人。借指避世隐居之士。 唐 韩愈 《同窦牟韦执中寻刘尊师不遇》诗:“ 秦 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3).指 秦 弄玉 之夫 萧史 。 唐 李商隐 《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西施 因网得, 秦 客被花迷。” 冯浩 笺注引 朱鹤龄 曰:“列仙传水经注俱云 萧史 吹簫,能致白鹤、孔雀,自是用 秦楼 萧史 事。” 叶葱奇 注疏:“ 秦 客即指 萧史 ,这里借来指 孙 韦 。”
《國語辭典》:逐客  拼音:zhú kè
1.驱逐由外国至本国游说或任官的人。《史记。卷八七。李斯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2.遭流放贬谪的人。唐。杜甫〈梦李白〉诗二首之一:「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漢語大詞典》:秦冤
秦始皇 时,无辜之人辄遭冤屈。后因称无辜获罪为“秦冤”。 唐 骆宾王 《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自悯 秦 冤痛,谁怜 楚 奏哀?”
《國語辭典》:秦楼(秦樓)  拼音:qín lóu
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与丈夫萧史吹箫引凤的凤楼。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遂为歌舞场所或妓馆的别名。南唐。李煜〈谢新恩。秦楼不见吹萧女〉词:「秦楼不见吹萧女,空馀上苑风光。」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又不比秦楼夜宴金钗客,这的担著利害。」
《漢語大詞典》:秦人策
左传·文公十三年:“﹝ 秦伯 ﹞使 士会 。 士会 辞,曰:‘ 晋 人,虎狼也。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於君,不可悔也。’ 秦伯 曰:‘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 河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杜预 注:“策,马檛。临别授之马檛,并示已所策以展情。”后借指马鞭。 唐 杜甫 《别苏徯》诗:“赠尔 秦 人策,莫鞭辕下驹。”
分類:马鞭
《漢語大詞典》:绕朝策(繞朝策)
春秋 晋 大夫 士会 因事奔 秦 ,为 秦 所用。 晋 人患 秦 之用 士会 ,乃使 魏 寿馀 伪以 魏 叛而入 秦 ,诱 士会 返 晋 。计得逞, 士会 欲行, 秦 大夫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按,策有二义,一为策书,即简策之策;一为马檛,即鞭策之策。 汉 服虔 主前一义, 晋 杜预 主后一义。见左传·文公十三年 杜预 注、 孔颖达 疏。后以“绕朝策”喻指有先见的谋略。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敢献 绕朝 策,思同 郭泰 船。” 唐 李白 《送羽林陶将军》:“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 绕朝 鞭。”
分類:大夫
《漢語大詞典》:绕朝鞭(繞朝鞭)
见“ 绕朝策 ”。
《漢語大詞典》:绕朝策(繞朝策)
春秋 晋 大夫 士会 因事奔 秦 ,为 秦 所用。 晋 人患 秦 之用 士会 ,乃使 魏 寿馀 伪以 魏 叛而入 秦 ,诱 士会 返 晋 。计得逞, 士会 欲行, 秦 大夫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按,策有二义,一为策书,即简策之策;一为马檛,即鞭策之策。 汉 服虔 主前一义, 晋 杜预 主后一义。见左传·文公十三年 杜预 注、 孔颖达 疏。后以“绕朝策”喻指有先见的谋略。 唐 李白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敢献 绕朝 策,思同 郭泰 船。” 唐 李白 《送羽林陶将军》:“莫道词人无胆气,临行将赠 绕朝 鞭。”
分類:大夫
《國語辭典》:赠策(贈策)  拼音:zèng cè
策,马鞭。赠策指春秋时代,晋国的随会投奔秦国,晋国害怕他的才能为秦国所用,便用计劝说他回国。秦大夫绕朝为随会送行时以马鞭相赠,并且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表示自己已看穿晋国招回随会的计谋。见《左传。文公十三年》。后泛指临别时赠送物品或言语,以表明自己的心意。唐。卢照邻〈绵州官池赠别同赋湾字〉诗:「离言欲赠策,高辨正连环。」
《國語辭典》:秦声(秦聲)  拼音:qín shēng
秦地的歌曲。《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分類: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