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7,分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分类词汇(续上)
食肉寝皮
牲口
茹毛饮血
人面兽心
惊嗥
毛团
敛禽
《國語辭典》:食肉寝皮(食肉寢皮)  拼音:shí ròu qǐn pí
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形容痛恨到极点。《西游记》第九回:「却说殷小姐痛恨刘贼,恨不食肉寝皮,只因身怀有孕,未知男女,万不得已。」也作「寝皮食肉」。
分類:禽兽敌人
《國語辭典》:牲口  拼音:shēng kǒu
牲畜类的总称。或指被人役使的家畜,如牛、马、驴、骡等。《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此刻正是沿途大水,车断走不得,你难道还能骑长行牲口去不成?」也作「生口」。
《國語辭典》:茹毛饮血(茹毛飲血)  拼音:rú máo yǐn xiě
语本《礼记。礼运》:「饮其血,茹其毛。」上古时候,人们尚不知用火,连毛带血生食鸟兽。汉。班固《白虎通。卷一。号》:「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茹毛饮血而衣皮苇。」南朝梁。萧统〈文选序〉:「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也作「饮血茹毛」。
《國語辭典》:人面兽心(人面獸心)  拼音:rén miàn shòu xīn
形容匈奴文化未开,不懂礼仪。语出《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后用以形容人凶狠残暴,如野兽一般。《晋书。卷七八。孔愉传》:「又观顷日降附之徒,皆人面兽心,贪而无亲,难以义感。」《官场现形记》第一六回:「你当他做了官就换了人,其实这里头的人,人面兽心的多得很哩!」也作「兽心人面」。
《漢語大詞典》:惊嘷(驚嘷)
禽兽因受惊而嗥叫。 唐 崔湜 《野燎赋》:“栖禽失窜以惊嘷,伏兽迷奔而堕蹶。”
《國語辭典》:毛团(毛團)  拼音:máo tuán
禽兽、畜生。可借为谩骂之词。《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你这剪径的毛团!我须是认得你。做这老性命不著与你兑了罢!」元。马致远《汉宫秋》第四折:「则被那泼毛团叫的悽楚人也。」
《漢語大詞典》:敛禽(斂禽)
古代将四时田猎所获的禽兽,交三十与腊人制成干肉,供祭祀用,谓之“敛禽”。周礼·春官·甸祝:“及郊饁兽,舍奠於祖禰,乃敛禽,禂牲,禂马,皆掌其祝号。” 郑玄 注:“敛禽,谓取三十入腊人焉。” 贾公彦 疏:“此入腊人者,按上杀者乾之以为豆实,供祭祀,其餘入宾客庖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