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8,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禹服
微禹
禹碑
禹步
使禹
汤禹
刘禹锡
禹启
神禹碑
左禹
禹刑
禹舜
禹膳
纪禹
兴禹
《漢語大詞典》:禹服
书·仲虺之诰:“表正万邦,纘 禹 旧服。” 孔 传:“继 禹 之功,统其故服。”服,王畿以外的疆土。后用以称 中国 九州之地。 唐 王维 《兵部起请露布文》:“亿兆广 尧 封之时,郡县加 禹 服之外,而犬戎小丑,蜗角偷安,动摇远边。” 唐 许敬宗 《奉和执契静三边应诏》诗:“星次絶 轩 臺,风衢乖 禹 服。”
《漢語大詞典》:微禹
语本左传·昭公元年:“美哉 禹 功!明德远矣。微 禹 ,吾其鱼乎!”本为歌颂 禹 治水的功绩,谓如无 禹 治水,则人皆将成鱼。后以为颂扬功德的套语。《宋书·武帝纪下》:“夫微 禹 之感,叹深后昆,盛德必祀,道隆百世。”《陈书·衡阳献王昌传》:“故以功深於微 禹 ,道大於惟 尧 ,岂直社稷用寧,斯乃黔黎是赖。”
《漢語大詞典》:禹碑
即岣嵝碑。凡七十七字,象缪篆,又象符箓。后人附会 夏禹 治水时所刻。碑在 湖南 衡山 云密峰 。 昆明 、 成都 、 长沙 、 绍兴 、 南京 栖霞山 和 西安 碑林等处,皆有摹刻。 唐 韩愈 《岣嵝山》诗:“ 岣嶁山 尖神 禹 碑,字青石赤形摹奇。”
分類:缪篆符箓
《國語辭典》:禹步  拼音:yǔ bù
1.跛行。相传夏禹治水,涉山川,足病而行跛,故称跛行为「禹步」。汉。扬雄《法言。重黎》:「昔者姒氏治水土,而巫步多禹」句下晋。李轨。注:「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
2.道教法师设坛建醮时,为求遣神召灵而礼拜星斗的步态动作。参见「步罡踏斗」条。《南史。卷四五。陈显达传》:「地黄村潘妪善禁,先以钉钉柱,妪禹步作气,钉即出,乃禁显达目中镞出之。」唐。王昌龄 武陵开元观黄鍊师院诗三首之一:「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韵府拾遗 麌韵》:使禹
淮南子舜乃使禹疏三江五湖辟伊阙导瀍涧
《漢語大詞典》:汤禹(湯禹)
大禹 。即 夏禹 , 夏 代开国之君。《楚辞·离骚》:“ 汤禹 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姜亮夫 校注:“ 汤禹 ,歷来诸家皆以为 殷汤 夏禹 。 寅 按古无倒称 汤 禹 之例……《庄子·逍遥游》‘汤之问棘也是已’, 简文 注:‘汤,广大也。’重言曰汤汤,《诗·载驰》‘ 汶水 汤汤’,传:‘大貌。’则 汤禹 犹后言 大禹 也。”《楚辞·九章·怀沙》:“ 汤禹 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姜亮夫 校注:“ 汤禹 , 大禹 也。”
《国语辞典》:刘禹锡(刘禹锡)  拼音:liú yǔ xí
人名。字梦得,唐彭城人,生卒年不详。贞元九年进士,后为监察御史。因与柳宗元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晚年时,曾为太子宾客,故也称为「刘宾客」。刘氏擅长诗文,当时与白居易为好友,诗名相若。著《天论》、《刘梦得文集》。
《漢語大詞典》:禹启(禹啓)
指 夏禹 及其子 启 。 唐 卢僎 《上幸皇太子新院应制》诗:“父子 成 釗 合,君臣 禹 启 同。仰天歌圣道,犹愧乏雕虫。”
分類:夏禹
《漢語大詞典》:神禹碑
碑名。即 禹 碑。在 湖南 衡山 云密峰 。后人附会为 夏禹 治水时所刻,故名。 唐 韩愈 《岣嵝山》诗:“ 岣嶁山 尖 神禹 碑,字青石赤形摹奇。”参见“ 禹碑 ”。
《漢語大詞典》:禹碑
即岣嵝碑。凡七十七字,象缪篆,又象符箓。后人附会 夏禹 治水时所刻。碑在 湖南 衡山 云密峰 。 昆明 、 成都 、 长沙 、 绍兴 、 南京 栖霞山 和 西安 碑林等处,皆有摹刻。 唐 韩愈 《岣嵝山》诗:“ 岣嶁山 尖神 禹 碑,字青石赤形摹奇。”
分類:缪篆符箓
《骈字类编》:左禹
说苑昔者虞舜左禹右皋陶不下堂而天下治此使能之效也
《漢語大詞典》:禹刑
即 夏 之《赎刑》左传·昭公六年:“ 夏 有乱政而作《禹刑》, 商 有乱政而作《汤刑》, 周 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 杜预 注:“ 夏 、 商 之乱,著 禹 、 汤 之法,言不能议事以制。” 杨伯峻 注:“尚书·吕刑序云:‘ 吕 命 穆王 训 夏 《赎刑》,作《吕刑》。’……是相传 夏 有《赎刑》,亦曰《禹刑》,未必为 禹 所作耳。”
《分类字锦》:禹舜
盐铁论禹舜尧之佐也汤文夏商之臣也
分类:偶字
《漢語大詞典》:禹膳
禹王 之饭食。比喻盛馔。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使北徐州参丞御》诗:“千金登 禹 膳,万寿献 尧 鐘。” 唐 沈佺期 《陪幸韦嗣立山庄》诗:“水堂开 禹 膳,山阁献 尧 钟。”
分類:饭食盛馔
《韵府拾遗 麌韵》:纪禹(纪禹)
卢纶诗图秦无旧记纪禹应新凿
《骈字类编》:兴禹(兴禹)
左传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